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独立”走向“互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独立”走向“互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教师文化环境。基于相互竞争的教师独立生存文化割断了教师间的分享与流,导致教师封闭的心智模式,使得教师缺失外界的情感支持,滋生教师职业孤独感。基于心理互依、价值观多元、行为互利的教师合作文化,在营造资源共享、精神相遇、个性自由表达的生存空间过程中,帮助教师在“协作、共享”中实现职业幸福。创设合作生存文化形成的环境,教师真心参与教研活动,互帮互助中发展教师文化自觉,是教师生存文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生存文化 心理互依 合作生存 独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62-02

课堂上神采飞扬的独舞,作业批改时的专注,研究学生时的沉思,钻研教材时的投入,课后的独立反思……,教师工作无不显现“孤独”的特征,无怪乎有人说“教师越来越成为一项孤独的职业”。从发展历程来看,教师职业诞生之时就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发展至今,教师劳动仍然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性。劳动个体性使得教师生存状态表现出独立性特征。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内在联系,要求教师成为合作开放型教师。这需要教师改变“独立”的生存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合作生存文化。

一、教师独立生存文化内涵及成因分析

1.教师独立生存文化的内涵

教师独立生存文化也可称为教师个体文化。在这种教师文化生态下,教师之间彼此隔离、彼此设防,“老死不相往来”。在独立生存文化背景下,教师非常关注教学权力的不可侵犯、教学过程的自我独立、教学艺术的保护等问题,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缺乏基于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从这些特点来看,教师独立生存文化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强调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价值,以及在独立状态(或自我修炼)下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独立的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拒绝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1] 他们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外界输入的信息,也不愿意向外界输出信息,割断了与同事之间的交往,阻碍了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改善;导致了教师封闭的心智模式,不利于教师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教师职业孤独,不利于教师获得外界的情感支持。[2] 这使得教师工作越来越个体隐私化,教学问题解决越来越靠单打独斗,好坏任由他人说。如此发展只会使教师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缺乏职业幸福感,职业倦怠、敬业精神降低也会随之而生。

2.教师独立生存文化产生的原因

(1)传统文化中个人主义色彩的影响

儒家学派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倡导每天多次反省自身;三国时的《典论・论文》中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谈论。可以说,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内省反思是个体成长的主要方式,孤芳自赏是个体的生存态度,文人相轻被视为交往的心理状态。这种传统文化氛围再加上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培育了教师独自生存的土壤,使得教师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合作,那种“师傅留一手、秘方不外传”的思维方式使得教师互助成为青年教师的一厢情愿;学校文化中过于关注个人业绩、忽视团队建设的制度,使得教师更加信奉“个人至上”的观念,忽视基于合作的教师团队的发展。

(2)学校鼓励竞争的制度文化的影响

学校制度是基于某种标准构建的、用以规范个体行为的学校文化,对教师的行具有导向、规范和控制作用。目前,我国大多学校实行的仍是“科层制”管理制度文化,晋级、奖励与惩罚多基于个体业绩。为了能够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受到管理层的关注,教师之间会采取“不见硝烟”的恶性竞争:封闭优质教学资源与信息,独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保守自己的教学艺术、拒绝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在教学生活、教研活动中,大家消极合作、疲于竞争,缺乏真挚的互勉共享,缺少基于团结协作的教师智慧的交流,缺失孕育新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肥沃土壤,从而阻碍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3)学校共同精神文化缺失的影响

学校共同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学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以及发展愿景的认识与接纳程度,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积极的精神面貌,体现“校荣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一般蕴藏于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以及行为中蕴含的大家共识的价值和信念。一个缺乏共同精神文化的学校,个体对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漠不关心,仅仅关注个体的发展与成功,如此背景下的教师教学也仅关注个人的教学成绩,“教师往往强调学科身份的认同,忠于自己的任教科目,从而在教学中各自为政、互不干涉”。[3]教师越来越把自己孤立在自己的小学科圈子中,不参与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拒绝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奉行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其实质是拒绝基于合作的互助成长。

二、合作生存文化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教师合作生存文化的内涵

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把教师合作文化分为人为合作和自然合作文化两种类型。自然合作文化是建立在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基础之上。[4]基于自然合作的教师生存文化关注教师的生存幸福指数与发展,是教师在自发自愿、相互扶持、携手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凝聚而成的教师存在文化。它倡导为教师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遇、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情感流动的生存空间,使教师在“协作、共享”中找寻自己职业生活的本真意义。[5]在合作生存的文化环境中,各位教师相互信赖、心理相容、相互支持,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2.教师合作生存文化的特点

(1)共生共存的心理相依性

心理相依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心理上相互依赖、行动上相互信赖的心理特征。心理相依是教师合作生存的基石,也是教师精神文化的核心。心理相依的前提是教师之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而且能意识到个体行为对团队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目标的实现关乎到团队目标的实现,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在心理相依的团队中,每位教师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并有着共同努力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之间必须具备宽容的心理氛围,具备优质资源共享的品质,在解决教学问题时互助互依,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同发展。

(2)主体价值观的多元性

教师合作生存文化的关键是“合作生存”,但合作生存并不消解教师的个体特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要进行个性教育必须有个性张扬的教师。在合作生存文化中,每个教师都是具有特色教学观的主体,同时又构成具有合作特征的团队主体;也就是说,合作生存文化并不强调教师教学观的统一性,因为在静如止水、没有任何冲突的“和谐”情境中,难以产生思维交流的火花,难以产生观念的碰撞与冲突,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就归于平淡,这样就难以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与成长。

(3)行为结果的互利性

基于合作生存的教师劳动具有群体性特征,教师的主要生存方式是合作交流。合作交流过程是一个双向活动,合作行为的结果应是互利的。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和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习得青年教师的鲜活思想;年轻教师可以获得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同时给合作团队带来诸如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等鲜活的气息。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摩擦与冲突,这应是交流必要而正常的状态。随着问题的解决,团队认识会有所提高,每位成员的知识结构、教学素养会得到完善,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也会达到更高的高度,实现团队利益最大化,同时促进每位成员的成长。

3.合作生存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当今社会正逐渐走向一个学习型社会,课程教学改革也要求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的研究型教师。如果教师研究行为仅局限为个体行为,那么由于教师知识结构、教师精力以及能力的限制,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目标也受到较大局限,个体研究成果很难转化为教师群体劳动成果。唯有在合作文化背景中,才能形成知识结构完整、研究能力互补、具有整体研究优势的研究团队。在这种研究团队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真正提升个体的研究能力。

(2)促进教师从孤立竞争走向互依成长

当前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仍以孤立的个体劳动为主,教师之间的关系仍是竞争为主,缺乏必要的合作,教师成长呈现出个体的、零散的、速度缓慢的态势。合作生存文化可以在教师之间构建合作共生关系,提升教师合作意识,得教师在相互扶持中互依成长。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3)利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教师个体发展来讲,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交往的重要平台。发展共同体的形成需要目标协同、心理相容、功能互补的氛围,需要教师自觉、自愿、主动的参与态度,需要团队成员之间无尽的关怀。在合作文化中,大家互相帮助,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丰富各自的教学实践知识,学会应对环境的变化,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促进认知的发展,在分享、对话中实现经验的共享,在实践创新中促进专业精神的养成,从而促进教师共同体的构建。

三、教师生存文化由“孤立”走向“互依”的策略

1.学校要营造利于教师合作生存的环境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没有优秀的教师,学校不可能成长;同样,学校是教师长的土壤,没有良好的学校环境,教师也难以顺利发展。因此,教师合作生存文化的形成既受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学校外部条件的制约;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构建教师合作生存文化。所以,学校应积极策划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进教师交流的活动,倡导基于关怀理念的教师互帮互助式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基于开放、分享理念的教师交流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才能实现教师生存文化由“孤立”走向“合作相依”。

2.在教研活动中确立发展的共同愿景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合作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有着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发展目标,并逐渐演化、融合为教研团队发展的“愿景”。愿景代表大家共同认可的目标,或说是成员对这个共同体的期望。美国学者沃伦・本尼斯曾指出: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6]在教研活动中,大家应努力把自己对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自我的感悟转化为教研团队共同认可的发展愿景,使之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维系力量,从而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

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基层组织是教研组。传统的教研组活动多集中在学科教学层面,难以在教育科研层面有所前行;在年轻教师培养方面,教研组采用的“结对子”形式也主要是在同学科内开展,很少体现跨学科的协作。新课改倡导课程结构的整合,以提升学习者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研组活动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制定教研组发展的愿景;选择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实现愿景中培养教师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师的交流、合作与研究能力。

3.在教师文化自觉中形成心理互依

教师文化自觉是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投身教育事业,研究教育的展规律,从而激发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教师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7]教师文化自觉是教师文化发展的至高境界,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涵建设。在充满文化自觉的教师团队中,教师会从团队目标出发,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吻合团队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并对合作团队产生积极的互依心理。

积极的心理互依是教师合作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积极的心理互依就难以发生真正的合作发展。由个人至上走向心理互依,这是教师生存状态从“孤立”走向“合作”的表现,也是基于共同目标和愿景形成的新型教师生存环境。在充满心理互依氛围的团队中,个体会克服个人成功引发的个人英雄主义,走向积极的合作共享;每位教师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孤立走向合作,在团队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实现团队目标基础上促进个体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艳.论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 (06):19-21.

[2] 邓涛,孙启林.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7,(06):26-30.

[3] 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93.

[4] 马玉斌,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48-154.

[5] 刘波.在小学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阻力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177.

[6] 赵炳辉.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6,(04):6-10.

[7] 徐红.教师文化自觉是教师发展的理想目标[J].现代教学,2010,(04):27.

基金项目:河南教育厅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文化与教师发展研究与实践(2016-JSJYYB-129)”、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师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2016B18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