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写《〈论语〉读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写《〈论语〉读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我的《读本》,这是在20年前我的《浅解》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年来,我在学校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对《论语》的学习、研究和介绍。回顾这20多年的过程,也有一些体会。

围绕着百家讲坛的一些节目,展开了一场关于普及文化经典的讨论。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经典与读者(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注释、讲解、传授文化经典,目的全在于让读者(听众)了解经典,使经典得以传承。而要达到此目的,就要架桥;注释、讲解、今译都是架桥的工作。20年来,我也是逐步认识到这一点的。

回顾这20年来注《论语》、讲《论语》的过程,深感架桥之不易。我们要架的桥,一端是经典文本,另一端是读者(听众)。但是我们不可能直接连通这两端。在两端之间还要经过三个跨越。第一,要读懂经典文本,跨越经典文本、先贤思想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把古人的思想、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在开始学习、研究,准备教学和写作的时候,我读过陈寅恪先生为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所写的审阅报告。其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要写哲学史,必须对古人思想“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为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此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不只是读懂文本文字,还要了解文字后面的作者,理解古人的心,古人的思想才能为我们所了解。否则,只凭自己的现代的观念去理解、去写、去讲,结果所写所讲的就会只是自己的思想,而与古人无关。第二,要跨越古代和现代的差异,把握古代思想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对古代的思想作出新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解释和选择,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否则,古代的思想观念不能与现代社会相衔接,也就不能为现代的读者(听众)所接受。第三,要跨越自己与读者(听众)之间的距离,把已经达到的认识,用读者(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结合读者(听众)关心的问题,传达给读者(听众)。做不到这一点,自己的认识再深刻,不为读者(听众)所接受,也是没有用的。这就好像是要建一座三孔桥,中间需要建两座桥墩。想要跳过中间环节,没有河中的两座桥墩,桥是架不起来的。

二十年来我大体上正是依着这三个跨越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最早做的介绍《论语》的工作,是1988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浅解》。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做的工作,基本上限于对《论语》本文的注释和文字大意的转述。对于联系现代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论语》的思想做出新的解释和分析,虽然主观上也注意到了,但当时自己对这个问题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因而在书中也就不可能有较清楚的说明。有的地方也谈到一些,但不系统,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一些问题上的观点,还带有否定传统的那个时代的明显的痕迹。用架桥来比喻,可以说,做的只是筑第一个桥墩的工作。

筑桥墩,是可以一次完成的;对经典原文的解释理解则不能一劳永逸。近年来地下简帛的出土,提供了许多新材料,使我们对《论语》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做出新的解释。这些新的认识,要随时补充到原有的认识中,并纠正原来认识中的一些错误。2001年,应出版社约稿,写了《儒学的圣典――》。在那本书和《读本》中,部分地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是在不断推敲修改中接近准确的。例如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读本》初稿中曾经这样写:“就是所有道德规范、要求,都已经成为自己内心自觉的要求,自己所想、所做,一言一行,都不会违背道德。”后来觉得前半句不准确。《论语》的精神,是强调道德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外加给人的。而这样讲,道德就是外加的了。最后改成了“心中已没有丝毫与道相悖的杂念”,才比较准确了。

在学习研究中,对于如何对传统文化作分析和批判继承的问题,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认识。即以分析传统文化的二重性为基础,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的具体形式中,找出其具普遍性的基本精神;抛弃其时代性的形式,继承其普遍性的精神;并把它运用于当代社会,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这样的结果,传统进入了现代,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也进人传统,赋予传统新的活力。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提出的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例如:“奥运会金牌只有一块,怎么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传统文化重义轻利,阻碍经济发展”等等,也促进我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研究和思考。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联系看得比较清楚了,同时对经典文本、先贤思想的理解也加深了。这次修订《浅解》的时候,主要的修订也是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在修筑第二座桥墩上前进了一步。

至于第三个跨越,在写《浅解》的时候,就曾注意到文字的通俗易懂。在这方面,自问还可以差强人意。但是逐渐的,我认识到仅只这样还很不够。除了文字语言的通俗,还要注意从读者(听众)关心的问题出发,还要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到达对岸。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内容,第一次我是从经典出发,考虑的主要是怎样把经典解释清楚;第二次,做了一个改变,试着从现实出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讲,落脚到今天怎样用传统思想帮助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两次讲座,内容和引用的材料基本相同,效果则大不相同。第二次受到了听众的欢迎。从这里发现了过去存在的缺点,就是只注意了自己尽心尽责,讲清楚经典,而没有注意对象的需要和感受。只看到这一端,没有看到另一端;这样即使讲得再好,听众听不进去,还是达不到对岸。而近来电视讲座节目的成功,也给了我很大启发。就是还需要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今后在普及文化经典的工作别要努力学习、提高的。

走过了20年,架桥工程尚未成功,还需继续努力,不过,思想更明确了,今后会做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