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论道德(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论道德(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理清古代思想脉络,孔子是最先需要了解的人物。《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集中了孔子在治政、修身、处世、学习等各方面的思想言论,相比其他历史文献,更为可靠而精准。据此,本刊将分期推送《论语》中的孔子经典言论,分六大类加以详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爱人。

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做出了仅有两字的简短回答。“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后世学者论“仁”,无论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告子上》),还是“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都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的阐发。《论语・乡党》记载:孔子退朝,听说马厩失火,立刻问道:“有没有伤到人?”而没有去问马和其他财物的损失情况。这是“爱人”的行为表现,充分说明“仁”的践行对象,不是神灵,也不是其他生物或物件,而一定是“万物的灵长”―― 人。人,不论地位高低贵贱,都应享有作为“人”所应有的基本权利,都可感受来自同类的共情关怀。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花言巧语、装作和善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

孔子把仁看作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需要付出毕生努力去实现。追求“仁”,两种态度必须贯穿始终:一是真诚,二是信义。孔子批评的这种表里不一者,往往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邀宠于人,行为看似善良,却不出于本真;承诺说得漂亮,根本无法兑现。这样的人一多,风气焉有不败之理?所以孔子回答弟子司马牛关于“仁者”标准的问题时说:“仁者说话是慎重的,因为事情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说起来能不慎重吗?”孔子这句话,一方面教导我们做人要真诚,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警惕“无事献殷勤”的人。但世事并非绝对,也没有必要因此就时刻板着面孔。朱自清先生曾说:“有些事必得会说话的人去干,譬如宣传员;有些事必得少说话的人去干,譬如机要秘书。至于我们这些平人,在访问,见客,聚会的时候,若只是死心眼儿,一个劲儿少说话,虽合于圣贤之道,却未见得就顺非圣贤人的眼。”(《论说话的多少》)出于与人为善的目的,风趣的言语、可亲的表情,无疑是人际交往中的良好剂。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仁人是这样的,要想自己站得住,就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要想自己做得到,也要帮助别人做得到。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位列“孔门十哲”,以言语著称。一次他请教孔子:“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施舍他人而周济民众,可以算得上仁吗?”孔子感叹说:“这岂止是仁,这已经是圣人的境界了。”继而解释,仁的基础,就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便是舍弃私心的修行途径。若始终局限于自己的利益中,必然做不到为他人考虑;超越出自我的微小范畴,便能看到更广阔与更长远的时空,自然会懂得仁的真理。香港电影导演王家卫执导的影片《一代宗师》中将人生自我完善的几个阶段表述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正是儒家精髓融入中华文明每个角落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几乎已成为“仁”的标准阐释之一。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是接近仁的。

“刚”,即刚强,与“欲”相对,刚是不为欲望所动,无欲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毅”,即坚毅,不肯在威胁下低头,即“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木”本指面无表情,“讷”本指言语迟钝,这里是表示一个人的淳朴与谨慎。一个德行高尚或有所成就的人,在生活中一般都是清心寡欲、心思稳定、谈吐举止有礼有节的,遇事时则会显示出强大的内心和果断干练的作风。那些靠巧言善辩立足于世的人,不仅德行不高,更难成就大事。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会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

仁德。

这句话后来简化为四字成语“杀身成仁”。孔子看重生命,热爱生活,但是,当面临生死与仁义、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孔子的回答是“杀身以成仁”。孟子亦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儒家以实现“仁”之大道为己任,赋予了个体生命神圣的历史责任,有意义地死去,便成为弘道的一部分。这句话鼓励了许多有志之士为了事业、民族和国家,在最艰难的境遇下保持独立人格,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衣带里发现一首遗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用生命实践了平生所学;这种坚贞,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面临仁德时,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老夫子”式的教条陈腐,在孔子那里是几乎没有的。他不会刻板地要求弟子压抑自身以彰显师道尊严,而是鼓励弟子在实践“仁”的大道上,不妨与老师并驾齐驱,甚至快行一步。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把这种师生平等、共同求道的精神详释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可谓切中肯綮。“师”与“道”孰重的问题,同样摆在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面前。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身为柏拉图的高足,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模仿论”“灵感说”等美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判,而批判部分尤有价值。亚里士多德有一句传世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面对信仰与真理,东西方哲人做出的选择具有共通的

智慧。

(选自《孔子语录》,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