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社会公共和公益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额不断扩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表明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事业单位的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对其管理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不仅要确保其安全、完整,而且要保证其使用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购置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的资产,是确保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造成固定资产潜在流失。第一、单位固定资产不按照财务规定核算,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管账与管物脱节,形成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账卡不符。有的单位资产领用、保管、台账记录不健全,无定期盘点制度或长期不进行盘点。第二、接受捐赠的资产、抵账的资产不及时办理入账手续,无法认定其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总量。

2.未按财务规定处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流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实际上仍有部分单位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核销现象。甚至对已到报废期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堆放在仓库里,或是到处乱扔乱放、无人管理,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3.重购轻管思想普遍,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各单位往往只从本单位需要出发,“两手向上,伸手要钱”,不怕摊子大,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而财政部门往往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对已形成的实物性资产如何做到集中管理、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方面考虑得不多,无计划购置、重复购置现象普遍。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管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

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增强有关责任人的管理意识,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本单位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逐步健全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维修、报废制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同时及时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有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入账的新增固定资产进行核对、确认,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结合事业单位构建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列支的实际,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并将其列于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下方,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固定资产净值”一栏,反映固定资产净额。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从而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额,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为了使事业单位的整个会计核算体系比较完整,建议增设“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改建、扩建工程等转入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这样,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为单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随着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资产管理员作为各级资产业务的具体经办和管理人员,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应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文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要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业务,保证账实相符。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使会计人员能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4.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鉴于目前事业单位存在账外固定资产的情况,地方政府应联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核实。按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明确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范围及工作目标、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查工作时间,彻底查清账外固定资产底数,然后按制度规定登记造册,评估入账,纳入固定资产,做到账、卡、物相符。对于盘盈或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通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单位能够准确地掌握固定资产实存及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落实资产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为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产、完善资产调拨手续及部门资产账簿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极大地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工作,应该与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管理体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克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和增强单位的竞争力都极其重要。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整率,使其充分发挥效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