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谢稚柳与张大千的艺林佳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谢稚柳与张大千的艺林佳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资排辈,在画家中谢稚柳和张大千、徐悲鸿是同辈,但谢稚柳是最年轻的。张大千比谢稚柳大十一岁。他们的交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谢稚柳的兄长谢玉岑以诗书名重一时,张善子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两人作画赋诗,在当时的文坛传为佳话。张善子的弟弟张大千,便因乃兄的关系与谢玉岑交好。谢稚柳又因谢玉岑的关系,与张大千结为至交。

张谢初交

谢玉岑见弟弟谢稚柳很有艺术天分,又痴迷于绘画,曾多次对他讲起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告诉他善子擅画虎,大千仿石涛可以乱真。还说,张大千食量大,很会说笑话,他的画室叫大风堂,他们是四川人,居上海、苏州两地,当时正住苏州网师园,园内饲有老虎。

1930年冬天,张大千画展在上海举办。二十岁的谢稚柳正在谢玉岑那里,玉岑便带着他前往参观。这天,雨雪交加,参观的人却络绎不绝。张大千见谢玉岑前来,非常高兴,更高兴他还带来了谢稚柳,因为,他也曾闻说谢稚柳才情过人。他看稚柳人才出众,文采风流,一见即知为笔墨中人,相见恨晚,羡慕地说:“玉岑兄,你好有福气,有这么好个弟弟!”稚柳看大千,果然长髯饷埽潇洒非凡。张大千向他问长问短,一口四川腔。他陪谢家兄弟参观。谢稚柳看那满堂的墨彩,为清湘、雪个、渐江、髡残风貌,不胜欣喜。这次见面,拉开了张大千、谢稚柳友情的序幕。

谢稚柳与张大千相识之后,有时也到苏州的网师园――张大千的家中去住几天。在网师园,谢稚柳也挥毫作画。这时,陈老莲的风格也从他的画上表现出来。张大千看出他的路子,就把自己收藏的陈老莲的作品悉数拿给谢稚柳看,谢稚柳欣喜至极。张大千看谢稚柳如此喜欢陈老莲,写陈老莲又那样逼真,就把陈老莲画送给他。张大千写石涛,谢稚柳写陈老莲,互为渗透,互不干涉。张大千见到陌生人,开始总是沉默寡言,熟悉之后,他就摆起四川的“龙门阵”来。他对朋友坦率、真诚,无话不谈,闲暇时,他给谢稚柳讲了许多自己写石涛以假乱真的故事:某日,著名的山水画家黄宾虹持箧到李梅庵家观摩石涛真迹。黄宾虹的鉴赏力同绘画水平一样威震全国。他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看到后来,黄宾虹兴致更好,他从自己箧中取出一卷画来,对李梅庵说:“梅庵公,今天我买了一幅石涛,花钱不多啊!”他随即将画铺展在画案上,面有矜色。李梅庵打开画卷,正在沉吟,一旁的张大千毕竟年轻沉不住气,开腔说:“老师,这不是石涛的真迹,是学生仿作的。”黄宾虹一听,俯身盯视,摇头说:“这怎么可能呢?”张大千气盛,但也彬彬有礼地请他们看宣纸的右下角,在那不起眼的右下角里,果然有一个小小的“爰”字。那“爰”字的写法与众不同,千真万确是张大千的手迹。鼎鼎大名的黄宾虹,做梦也没料到会栽在二十多岁的张大千手里。李梅庵为了下台,连忙厉声说:“季 ,休得无礼!”张大千在长者面前,礼节周到,闻声停止了话题。黄宾虹毕竟是长者,惊诧之余,又复啧啧称赞,觉后生可畏也!

张大千生性坦荡,磊落不羁,只服从真理,不迷信权威,深信后辈可以超迈前贤,对后起之秀谢稚柳非常器重,所以对他敞开胸怀。他侠骨柔肠,他的“龙门阵”是有意无意地勉励谢稚柳走自己选定的道路。

张善子画虎养虎,传为奇谈。他养的那只虎就在网师园里。一天,谢稚柳和张大千坐在花坛边闲聊,那只老虎从他们后面走过来,把一双前爪搭在谢稚柳的双肩上。谢稚柳哪里见过?顿觉毛骨悚然,不敢动弹。这时,张大千站了起来,用手拍拍老虎的前额,唤着:“虎儿,虎儿。”老虎竟温顺地把双爪从谢稚柳的肩上抽了,驯服地卧在地上,望着他俩交谈。张大千告诉谢稚柳如何同老虎玩耍的诀窍,还告诉他张善子以虎为题,集《西厢记》的十二名句,画了十二幅虎。此事谢稚柳是知道的,当时全国为之轰动。只是作品未能谋面。他来迟了,这十二幅画没有见到。

尽管这十二幅虎只留下传说,不无遗憾,谢稚柳在网师园还是看过不少张善子画虎、张大千补景的画幅。

从网师园以后,张、谢切磋艺事,过从甚密。

与张大千同游

1936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后,张大千、谢稚柳、于非一起去游黄山。黄山是我国东南名山之一。历代名人画士在此留下了许多诗画。明代江阴徐宏祖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更是画家争相描摹的题材,在山水画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黄山画派,石涛就画过许多黄山图。张大千、谢稚柳、于非这些山水花鸟画家自然向往黄山。

到了黄山,正好遇到徐悲鸿,就结伴而行。一路山峰峭立,云雾迷蒙,野花烂漫,奇卉馨香。清奇古瘦的劲松,嶙峋突兀的奇石,还有流水、岚气、鸟语,到处是诗是书是画,叫谢稚柳灵感丛生。大家一路观山望景,各自搜集着山中的奇画,也听张大千摆了一路的龙门阵,他有一肚子的笑话。这次黄山之游,谢稚柳受到的启示很多。从黄山山体的劈地摩天,石峰峥嵘,阳刚劲露,他感到亢奋,获得一种雄浑峻峭的意境。他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是艺术家的乳汁,它同现实生活,构成艺术生命的源头。他决意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搜尽奇峰打草稿”。从游黄山以后,谢稚柳开始画山水,以宋人为格。

1972年2月,八十二岁的张大千忆旧游,作《黄山云门峰图》,题词曰:“遥天突兀耸双峰,云气冲门午不溶。可惜少陵看未得,并刀祗解剪吴淞。”可见黄山留给他深刻的印象。谢稚柳看了山水风景,当时不描绘,经过积淀,去粗取精地创造出来。在他以后的画卷中,常有黄山的影子,特别是他的《松瀑鸣琴图》,那石,那松,那瀑流,都令人想到黄山。

黄山归来,次年,谢稚柳又和张大千、于非、黄君璧、方介堪五人,到雁荡山游览。雁荡之游,张大千、谢稚柳在以后的画图中,三致意矣。他们先到了杭州,找到一辆小汽车,向雁荡山进发。雁荡山向以峰岗雄伟严峻著称,在大约方圆六百里内,有一百零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十三瀑等奇景。其瀑布“大龙湫”则以宏伟奇丽享誉,自古以来,就成为诗人、艺术家抒情写意胜地。这次雁荡之游,张大千在雁荡草就《雁荡大龙湫》图画稿,回到上海创作始成。画面清幽奇颖,气象博大高远,是画家这一时期的得意之作。可惜人事倥偬,书卷飘零,张大千此一画卷,经广州商锡永收藏,是从厂甸画肆购得,后商锡永赠送广州友人王贵忱。1978年,谢稚柳南往广州,王贵忱出示此画。谢稚柳略微思量,遂即在画上加题,笔意醇厚娴雅,与张大千原题遥相对称,不仅为画面平添墨彩,又补述旧游故事,相得益彰,使当代画坛佳话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