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缺血性中风发病规律与预防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缺血性中风发病规律与预防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风;发病规律;体质因素;季节因素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05-02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该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辨证各异,即使在同一发病阶段,由于体质、年龄等因素不同,辨证又各有侧重。现将近年来诊治的131例中风病患者,分别以急性期和非急性期并按不同的年龄组进行辨证分析和比较,就其发病与体质、季节、易患因素进行讨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诊治的131例中风病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50例;年龄小于44岁者7例,45~59岁者51例,共58例定为中年组;大于60岁者73例,定为老年组。按病期分类:急性期56例,非急性期(含恢复期和后遗症期)75例。诱发因素:因情绪激动而发病者15例,劳累后发病者8例,饮酒后发病者3例,其余均为静止时发病者。按既往史分类;有高血压病史者63例,低血压者1例,长期嗜烟酒者49例,有头痛、头晕史者30例,有遗传史14例,合并其他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18例。体质方面:肥胖者59例,消瘦者10例,体重适中者62例。按季节分类(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每一季节的开始)春季发病者48例,夏季发病者35例,秋季发病者28例,冬季发病者20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中风病分型标准,中经络分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和阴虚风动5证类,结合本组病例中因肝阳暴亢、阴虚风动证候类似而将2证合并为阴虚阳亢证一并论述;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

1.3 证候分类

主证:半身不遂或麻木无力,或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兼证:阴虚阳亢(头痛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有力或细数),痰热腑实(腹胀便秘、口苦口臭、颜面潮红、躁动、舌红、苔黄腻、脉弦滑),风痰阻络(肢体倦怠、形体肥胖或虚胖、舌质淡或黯淡、苔白腻或白厚、脉滑或缓),气虚血瘀(面色恍白、语言无力、肢体软弱、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涩或弱)。

2 结果

急性中风的39例老年组病人中,阴虚阳亢型13例,痰热腑实型15例,共28例,占本组病人的28/39(71.79%);而在中年组17例中,则以痰热腑实型和风痰阻络为多共12例,占本组病人的12/17(70.58%)。非急性期的75例病人中,老年组34例,其中气虚血瘀型18例,风痰阻络型7例,二者共25例,占本组病例的25/34(73.53%);中年组41例,其中气虚血瘀型20例,风痰阻络型9例,二者共29例,占本组病例的29/41(70.73%),见表1。

3讨论

3.1 老年组和中年组在中风急性期各证型的比较

从本资料中可以看出,在中风急性39例老年组病人中,阴虚阳亢型13例,痰热腑实型15例,共28例,占本组病人的28/39(71.79%);而在中年组17例中,则以痰热腑实型和风痰阻络为多,共12例,占本组病人的12/17(70.58%)。这说明老年组病人在中风急性期以阴虚阳亢、痰热腑实为主要病机,显示老年人多因心火暴盛,或气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互结,上蒙清窍而成中风,和老年人“精血哀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年组则以痰、火(热)、瘀为主要发病因素,急性期发病以实证为主、虚证为副的病理特点。因此老年人中风急性期治疗应以滋阴潜阳为主,兼以清热化痰通腑;中年组则以清热开窍、化痰通腑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3.2 非急性期中风老年组和中年组各证型的比较

在非急性期75例病人中,老年组34例,其中气虚血瘀型18例,风痰阻络型7例,二者共25例,占本组病例的25/34(73.53%);中年组41例,其中气虚血瘀型20例,风痰阻络型9例,二者共29例,占本组病例的29/41(70.73%);提示在非急性期中风病人中,不论是老年组还是中年组均以痰、虚、瘀为主要发病因素,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主,兼以滋阴通便。

3.3 中风与体质的关系

本资料131例病人中,肥胖者59例,体重适中者62例,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消瘦者只有10例,由此看出,中风发病似乎与体质肥胖和体重适中关系密切,与清・沈金鳌之“肥人多中风”相吻合;而体质消瘦者发病机会较少。需要指出的是:本组资料中,肥胖者59例,辨证属阴虚阳亢、痰热腑实者共25例,占25/59(42.37%),而在10例消瘦患者中,气虚血瘀型3例,占3/10,提示在临床辨证时把体质胖瘦作为判断阳虚、阴虚、痰湿、痰热的标准是欠妥当的,因为两种体形中阳虚、痰湿,阴虚、痰热都各占一定的比例,故确切地说,体形只能作为辨证的次要参考指标。

3.4 中风与季节的关系

有关资料显示,中风的发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风中脏腑以冬春为多,夏秋较少;风中经络以秋冬发病较多,春夏较少。本资料显示,中风发病均以春季为多,而且从春至冬发病呈下降趋势,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3.5 中风与易患因素的关系

从本资料中看出,易患因素以有高血压病史者为最多63例,占本组病例的48.09%,几乎一半。提示中老年人要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其次是嗜烟酒者49例(37.4%),烟酒皆辛辣之物,急易生痰生火,痰火上蒙清窍而引起中风,因此,戒除烟酒是预防中风的必要措施;眩晕史者30例(21.9%),元・朱丹溪说“眩晕者,中风之渐也”,提示中老年人要经常进行血脂、血糖、脑血管功能的检查,有病早治,避免中风;情绪激动者15例(17.67%),中老年人要保持快乐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防“大怒则形气绝,血苑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而发为中风。有遗传史者14例(10.69%),合并其他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18例(13.74%),属于此类的中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诱发中风。肥胖者要节制饮食,适度活动,控制体重,以防止“肥人多中风”。

(收稿日期:2007-04-2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