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梁代文人乐府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梁代文人乐府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梁代;乐府;文学

乐府始于汉代。一方面乐府是汉代音乐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乐府又逐渐成为了一种文体,指经由乐府机构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部门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

汉乐府内容比较广泛,大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内容体制多样,包括三言、七言、四言、五言等,体现了四言向五言的过渡。由汉入魏,乐府诗又一变,其中曹操、曹丕、曹植等对汉代乐府诗进行创造性发挥,其内容突出表现了个人的情怀。逐渐改变了汉代质朴的文风,而开启了私家模拟的风气,文人乐府逐渐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诗在梁代出现了一个高峰。根据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我粗略统计,南朝梁代文人乐府诗歌多达618首。其中文人拟作《郊庙歌词》27首,《燕射歌辞》38首,《鼓吹曲辞》43首,《横吹曲辞》27首,《相和歌辞》148首,《清商曲辞》170首,《舞曲歌辞》22首,《琴曲歌辞》27首,《杂曲歌辞》108首,《杂歌谣辞》8首。梁朝文人乐府作家如梁武帝、简文帝、沈约、吴均、梁・昭明太子、刘孝绰、刘孝威、刘孝标、柳等多达70多人。

从总体上讲,南朝梁代文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文学逐渐由汉魏时期的刚劲、质朴趋向于华丽、绮靡。《文心雕龙・明诗第六》:“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隽矣。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由此可知晋世以来,文学开始讲究文采,追求声律、对偶,竞新追奇。在其基础上南朝梁竞新追奇势头达到极致。这种状况一方面得益于南朝宋齐以来四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文章讲究声律、对偶,“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另一方面也得益当时社会民歌的发达。郭茂倩《乐府诗集》说:“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南朝民歌那种声情并茂的风格特色,被当时文人所吸收,推动了文人文学的发展。再就是统治集团好文学,如上述所举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简文帝萧纲等人的文学思想中都具有新变的成分。而当时社会流行的民间歌曲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这种状况表现在他们一方面创作宫体诗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文人模拟乐府诗的新的高潮。宫体诗和文人乐府诗具有一定的相似点,表现在讲求声律、对偶以及对女色的描写等方面,但二者有区别。宫体诗主要是描写女色为主,讲究声律对偶,而文人乐府则不尽相同,文人乐府形式多样,风格各具特色。南朝梁代文人乐府诗就是在这种形式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文学样式。

南朝梁代文人乐府所咏唱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祭祀、宴饮宾客之礼、征战行役之苦、边塞之旅、游侠豪放之讴、对人生之慨叹、对社会之忧虑、男女相思之歌、声色兴盛之辞以及对神仙的仰慕等方面。南朝梁代文人乐府诗在内容上更加广泛,既有汉魏文人乐府诗注重现实生活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借用乐府诗歌形式抒发个人的情怀和志气。梁文人乐府对战争边塞题材的涉足以及对女色、声情的细致描绘,显示了对文人乐府诗歌题材的拓展,因而在中国乐府诗歌发展史甚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就南朝梁代乐府诗歌的语言形式而言,梁文人乐府也更加丰富,既四言体,又五言体,七言体,还有一些六言体,以及一些杂言体。更为重要的是,南朝梁代的这种文人乐府形式对前代乐府诗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语言风格特色方面,梁代文人乐府属对更加精切。与汉乐府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它的这种声律特征。与之相适应,梁代文人乐府诗较前代较多短篇,正如刘跃进先生所说:“自永明以后,五言八句、四句及十句的诗体已成为当时诗坛的主要形式。相比较而言,长篇句式日渐减少。”与此相一致,其语言风格上也逐渐趋向亮丽、华美,甚或圆转流畅。而且这种诗风的形成也得意于南朝民歌的启发,正如刘加夫所说:“南朝文人乐府诗中真正体现了浅近自然、婉转流畅语言风格的,是那些受南朝乐府民歌影响的作品。南朝乐府民歌体制短小,多为五言四句体;内容以写男女情爱为主;风格生动明快,清新;语调流利和谐,极具可歌性。由于俗乐与民歌在南朝社会的流行,南朝乐府民歌这些内容和艺术方面的特点,都对当时文人的乐府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受到魏、晋、刘宋时代一些具有赋化倾向的乐府诗的影响(实际上这种赋化倾向的乐府诗在汉代就比较发达),梁代一些文人乐府相应地也习染了这种风气,出现了一些具有赋化倾向的诗风,简文帝就是其中之一。与此相一致,这种具有赋化倾向的文人乐府诗歌就相应地具有一种不同于亮丽诗风的富丽丰赡之美。

另外梁代文人乐府也不乏一些豪迈粗犷之作,这些多保留在文人所拟作的《鼓吹曲辞》和《横吹曲辞》中。除此之外,也包括一些雅正风格的文学作品,这些多保留在文人拟作的《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中。

所以从总体来看,梁代文人乐府风格多样,不同篇章、不同体制的作品风格不一,就是同一体制,又由于表达的内容不同,风格也不一样。

客观地讲,南朝乐府诗歌也有局限,梁代也不例外,这种局限就是倾向于模拟古体,陈陈相因,但其创新的一面仍然居于主流地位,呈现出一种向上一路发展的趋势。关于这一点,刘加夫先生论述得较为充分:“由于乐府诗多用古题写成,在题材、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易流于因袭模拟,又由于自汉魏以迄南朝文人创作中相当严重的模拟习气,故而南朝的文人乐府较多陈陈相因的现象,艺术质量整体看来并不甚高。但南朝毕竟出现了鲍照这样优秀的乐府诗人,梁、陈边塞乐府也颇引人注目。不仅如此,总观南朝文人乐府诗的发展,其创变的轨迹亦清晰可见,说明几代作者对乐府诗也如同对非乐府诗的创作一样,努力探寻着推陈出新的路子。就同题乐府诗的创作来看,因循模拟固然难免,但不同的作者也往往各尽所能,意欲使作品翻出些许新意,不致泯然众作;后来者尤其欲与前人争胜。这样一种创作态度使得南朝文人乐府诗的艺术水准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简单重复,而是在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稳步上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