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课程思维导图主题活动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思维导图凭借其强大的思维梳理功能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凸显其在思维引导方面的优势。本文根据学生已学知识,围绕思维导图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希望在体现思维导图综合操作技能的同时,拓展新知,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的迁移。设计的重点是渗透思维导图的功能特征,即根据事物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梳理,从而提高学生对零散知识整理、提炼、归纳、总结的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前情分析
思维导图教学单元为河北省信息技术电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使用的软件为XMind 7 (Update 1)。本单元内容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性介绍和XMind软件的具体操作,涉及主题的插入、调整、修改、修饰,以及结构与模板的使用。
主题活动面向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在前面课时中已经学习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插入、调整、修改分支主题与子主题的基本操作;能够根据主题间的关系建立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结构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结构和模板进行关系的表达;能够根据主题关系对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美化与修饰。这些都为主题活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主题活动设计
主题活动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要求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内容的规划与设计,然后综合运用思维导图的相关操作,共同完成一份思维导图。整个主题活动流程分为内容规划与任务分工、素材搜集与整理、思维导图制作与合成、作品检查与总体评价四个阶段。本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利用可视化工具规划、梳理自己学习与生活的能力,以及提升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表达想法的意识。
1.主题选择
主题活动提供了读书笔记、作文思路、解题步骤、旅游计划、知识点梳理、错题集6个选题。在思维层面,包含设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方面;在内容层面,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同时延伸至生活中的旅游计划等。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选题,旨在引导学生主题选择的思考方向,在不同课程中,思维导图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数理课中,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思路,建立逻辑思维;在设计课中,有助于他们归纳想法,发展创新思维;在复习课中,可以用来梳理知识,帮助他们记忆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也可以提出合适的选题进行设计。活动主题虽然选择范围较广,但在选择时也要注意体现技能与思想。既要体现思维导图各项技能操作的综合应用,也要体现思维导图归类梳理、引导思维的特点。以制作中心主题“解题步骤”的思维导图为例,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会涉及思维导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在思想上体现为数学学科有不同类型的题型,解题步骤各不相同;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的过程,也是对原有知识回顾、记忆、梳理的思考过程。
2.工具选择
主题活动不限定工具,可以选择本地思维导图、在线思维导图或其他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
(1)本地思维导图。可以使用已经学过的Xmind软件,也可以使用其他可以安装到计算机中的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jet Mind Manager、Free Mind,即不限于单一的本地思维导图软件。
(2)在线思维导图。与本地思维导图软件相比,在线思维导图的优点是不需要安装到计算机中,就可以直接在线使用。例如,百度脑图可以直接使用账户登录,功能简单,操作方便。当然,在线思维导图还有其他类型,如可以实时在线协作的ProcessOn软件,它可以实现小组成员共同在线一起制作同一张思维导图,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3)其他软件中的相关功能。除了专门的思维导图软件,还有一些软件具有形象化、可视化、结构化的表达功能。例如,Microsoft office(包括Word及PowerPoint)中的SmartArt图形,明确对象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使用这些功能直观呈现(如下图)。
设计意图:①介绍其他工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告知他们可视化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多种多样,不局限于教材中学习的XMind软件。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其他工具的选择,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他可视化工具与所学XMind软件的异同。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硬件条件的限制,如设备、网络等,提供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③从操作的角度来说,小组内部选择同一种工具,方便整体合成,但若不选择同一种工具,正好可以引发思维导图合成的现实需求,让学生学习合成思维导图的多种方法以解决问题。
3.活动过程
在活动阶段小组需要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内容规划、任务分工、素材整理、制作与合成等。
(1)组内讨论,完成选题。小组商讨,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为作品起一个响亮的名称,并根据主题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梳理。每组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归类整理并细分子主题。以“错题集整理”为例,小组成员可以从学科角度(语文、数学、英语等)进行任务分工,寻找不同学科的错题。
设计意图:让小组根据现有条件共同确定选题,为下一步内容的具体细化做准备。
(2)任务分工。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教师要求组内分工时每位成员至少选择一个分支主题。以“错题集整理”为例,若小组成员为4人,可以分别负责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与社会等主题,并根据分支主题搜集错题资料,也可以围绕一个学科分成不同方面,每人负责一个分支。
设计意图:确保分工明确,任务均衡,人人参与。当然,这里的分工主要是为了便于搜集素材,具体思维导图制作时需要根据实际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
(3)素材整理。资料搜集完成后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小组实际搜集的资料考虑可能的归类情况。以“错题集整理”为例,具体到学科内部如语文,可以从题型(写生字、组词、连词成句等)或者知识点(叠词、反义词、量词)等方面继续细化分类。按照小组对每门学科的归类,每位成员对自己的素材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一起讨论素材归类情况,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加深每位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整体了解,而不是仅仅关注一个分支主题,同时也可以增强小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4)作品合成。笔者考虑到学生选用不同的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所以介绍了两种将分支主题合成为完整的思维导图的方法:①在思维导图软件中合成。小组成员的作品分布在多个文件中,为了快速实现作品的合成,学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命令来完成。在XMind的帮助文件中分步讲解了如何将两个XMind文件的中心主题与分支主题进行合并的方法。②在图片处理软件中合成。学生学过“画图”与“美图秀秀”软件,因此可以将小组成员的思维导图导出为图片,再在图片处理软件中合成,也可以使用“画图”程序,按照展示的顺序将图片“复制”“粘贴”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思维导图图片,还可以使用“美图秀秀”软件,利用“拼图”中的“自由拼图”命令完成作品的合成。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回忆单个思维导图文件中的“复制”与“粘贴”命令,引导学生尝试多个思维导图文件间的“复制”“粘贴”操作,并比较两者的异同。如果学生使用“美图秀秀”合成思维导图,则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使用“自由拼图”命令。因为思维导图有一定的顺序,不适合采用其他拼图功能。
(5)检查与保存。作品完成后,检查作品内容是否存在问题,检查作品展示的层次顺序是否正确,并保存。
设计意图:确保作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4.评价设计
学生展示小组作品,并分享交流。小组其他成员需要随时记录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还要在欣赏他人作品时进行记录评价(如下表)。
设计意图:①如果小组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合成作品,分享时要求学生通过子主题隐藏与打开的方式逐级展示作品,以便达到突出重点、逐层细化的目的。②作品评价表主要是让观察者有依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欣赏他人的作品,而不是主观判断作品的好坏,这样思维导图的主题创作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主题活动设计特点
思维导图主题活动在设计上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组织合理化
思维导图的主题内容不仅涉及生活层面,如旅游计划、日常作息安排等,还涉及学科层面,如语文、数学等,甚至涉及思维层面,如设计思维、逻辑思维等。虽然与其他主题活动一样,主题内容同现实生活相关联,却没有过分地“生活化”使知识变得零散、构建不完整等。学生可以从技术工具、技术活动与技术思想三个层面分析主题活动。技术工具,指动手做的技术。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先要考虑使用哪一类甚至是哪一种工具,并对其相关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以了解。技术活动,指如何做的技术。在掌握了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的基本技能后,如何使用这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如作文思路的梳理、错题集的归类整理等。技术思想,指为何做的技术。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上,探索思维导图背后的思想意义,由具体到抽象聚类出思维导图的本质特点,即通过思维的发散、归纳,以直观可视化的图示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创建思维的网络系统,帮助建立知识的链接,促进大脑的记忆。
2.活动思维可视化
思维导图将知识以文本、图形、图像的形式进行组合,并加以美化修饰,实现了文本知识可视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对象关系清晰化、层次结构明了化的效果。通过小组成员呈现自己的思维导图,观察者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该成员在完成该任务时的思维梳理过程以及知识组织方式。在主题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可能会出现小组合成的思维导图的分支主题思路迥然不同的现象,这也是思维导图可视化思维的优点。通过展示小组作品,学生观察其他成员的思维过程,自我反思,拓宽视野,突破思考界限,取长补短,学习和借鉴他人构建知识结构的最佳方式。
3.工具选择多样化
思维导图单元的基础内容以思维导图软件如Xmind为主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在信息时代,有类似功能的软件层出不穷,所以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工具的使用活动中,笔者呈现了多款思维导图设计软件,如百度脑图、SmartArt等;通过创设相似的情境,拓展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导图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迁移。而且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所以个人工具的选择与小组任务的合成方式密切相关。组与组之间或组内成员之间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选择相同或不同的工具进行各自思维导图的制作。
4.知识梳理系统化
在知识点梳理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规划和设计主题内容,进行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学生根据主题发散思维,联想记忆,将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融入到思维导图的框架体系之中。只有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可视化地呈现主题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学生才能够把握主题内容的重难点,才能在已有知识结构中融入新的内容,最终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5.思维导图定位多元化
主题活动从两个方面关注思维导图。其一,思维导图作为学习内容。作为单元主题活动,内容没有局限于已学知识的简单综合运用,而是逐步提升与拓展。例如,工具选择的多样性,在线思维导图需要学习后加以应用,而SmartArt的应用也能帮助学生对其形成新的认识。又如,思维导图合成的两种方法,在单元基础课中都没有涉及,而这些都是学生在主题活动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其二,思维导图作为认知工具。在许多学科中应用思维导图都是将其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本主题活动中,思维导图也同样体现出这一功能。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所选主题进行归类梳理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主题内容认识、思考的过程,使思维导图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
本文围绕“思维导图”从技术与思想两个层面设计主题活动,意在强调思维导图归类梳理的特征,如对主题间关系的明晰与表达、对思维的梳理与呈现、对知识的归类与结构化等。因此,在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知识呈现的功能,而应充分强调其对思维、关系的表达,凸显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