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 提高认识。”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能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智力与能力。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快。一个人学习仅靠“苦”是行不通的,还得讲究有效地学习,讲究学习方法。
首先,我根据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总结, 及对优秀语文课的观摩, 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 及周围教师的探讨,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来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重视字、词、句的训练。 我们应该为阅读打好基础,也就是加强字词句的训练,俗话说万 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害。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 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又好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 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
其次,注重语段教学。 抓好语段教学,学好阅读初步的方法,为整篇文章的阅读找到开启的钥匙。 有了扎实的基本,就好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我们就要学会运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那么,语段教学正好就是我们阅读的起点。可学生对语段分析的恐惧要远远大于作文,因为作文要是写上几百字数还可以,不离题多少是有点分数的, 可语段就不同了, 特别是课外语段有些学生是无从下手。 试想短短的一个语段都无从下手,更何况一篇文章了,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还得从语段教学入手。
最后,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阅读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学会了零碎的阅读,我们就应该对阅读进行整合,学会从整体来阅读,真正学会阅读、感悟阅读。语段的教学是为了给文章的阅读作好准备工作,它的方法自然同样适用于整篇文章的阅读,语段阅读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决定着文章整体阅读的成败。但是语段阅读始终是零碎的,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整体的阅读能力, 这就要让我们老师花一番心思了。那么,在最后我们就要为学生的阅 读创设良好的环境,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方法,指导好学生的阅读, 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实践。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心理障碍影响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调查中发现约 16.59%的小学生跟老师说话时感到 “很紧张” ,约 37.07%的小学生当众讲话时“不知说什么好”,约 3.51%的小学生在老师提问时“害怕得不希望叫到自己” 。还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怕说”的心理障碍。所以,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要体现人文精神。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消极被动行为, 而是双方相互交流信息与情感沟通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这样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 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口语交际能力。
所谓 “阅读” 就是我们既要教好学生 “阅” 的能力,也要教好学生“读”的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渗透、提炼、内化、外显”,可以充分发挥学法指导的作用,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我们不要过多地强调阅读的成绩,我们的目的是要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 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 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处处 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那么就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作者单位:牙克石市乌尔旗汗镇第一中小学学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