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播电视民族新闻写作的方法和误区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播电视民族新闻写作的方法和误区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广播电视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本文基于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并改变民族文化的分析入手,探讨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过程中,强化民族意识,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民族新闻的写作方法,避免写作的误区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 民族意识 写作方法

广播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相比,没有识字能力的要求,可以影响更大规模的受众群体;能够跨越空间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广播声音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电视语言的形象性使传播更具影响力。所以,广播电视新闻能够将民族文化在广泛的文化空间中传播,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民族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播。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广播电视对民族新闻的报道。

一、广播电视民族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曾在中国传媒大学作了《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的主题演讲,演讲中提到记者要承担3个主要责任:传播责任、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其中,文化责任的具体内容是“要给读者以准确的知识,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审美观”[1],强调记者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是一种潜在的文化传播,通过记者的传播活动,不仅能够传递给受众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2]

电子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实践着“地球村”的联系与沟通,我国56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与交流。新闻传播仅仅是诸多传播活动中的一个传播渠道,但其在公信力、权威性、专业性等方面是其他传播渠道不可比拟的。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给予新闻业界的启示是:如何在民族报道方面抢占先机,并能进行合乎新闻规律、宣传取向的新闻报道,将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地区的和谐与发展。

关于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已形成共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六大原则,其中为新闻传播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民族新闻的发展、传播可以改进少数民族地区更加开放,信息更加畅通,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阔少数民族的视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别,使社会更加和谐”[3],所以说广播电视民族新闻写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在新闻写作中贯彻民族文化传播的意识,可以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采写和传播,从而协调民族地区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2010年4月14日晨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青海电视台等当地媒体和全国媒体都参与了对地震灾区的报道。尤其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利用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声音和画面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及时发回很多来自地震灾区的现场报道,使得全国和玉树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对于地震救援工作的有效展开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此外,在玉树地震报道中,新闻记者比较突出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敏感,从民族文化视角关注和报道玉树地震。玉树县90%以上为藏族,藏族文化中突出的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文化信息,就成为采写玉树地震报道的新闻记者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整个报道中,尊重民族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得到了突出体现。“火葬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救灾食品有青稞”、“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传统妥善安置灾区孤儿”等相关报道,都是尊重民族信仰的有力见证[4]。

第二,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共处。同志曾指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这一多民族特征归纳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他认为[6]: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新闻写作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其任务之一就是较好地在新闻采写和传播中站在我国民族关系的现实背景来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从而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共处。

第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广播电视新闻的多媒体传播技术,能够通过视听等传播符号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进行生动而丰富的传播,这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跨民族和本民族内的纵横两个不同方向的传播,从而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2010年11月16日,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开幕,主要设置竞赛、表演两大类项目。其中,竞赛项目设有秋千、射弩、武术、摔跤、陀螺、龙舟、抢花炮、吹枪、高脚竞速、马术、蹴球、板鞋竞速等12个项目;表演项目共有85个,分竞技类、综合类、技巧类、民族健身操四类。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民族之声、云南电视台、云南广播电台等多家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都对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行了报道,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发展。

二、广播电视民族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新闻写作与民族文化信息的结合,就是要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民族新闻报道的采写过程中,重视培养民族文化意识,加强新闻报道传播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明确民族新闻的特殊规律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民族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7]对于一般性的新闻而言,其新闻价值体现在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等五个方面,其宣传价值表现为: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等方面。民族新闻的报道除了需要具备以上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内容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民族特色”。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几个原则上[8]:

1.政策性原则。我国针对多民族的国情,制定了相关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报道民族新闻的基本准则。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自由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新闻写作时的前提,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重视研究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出现的新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事业的发展,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情况,避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件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

2.导向性原则。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体现出分布广、人口少的特点。因此,民族新闻报道就少数民族受众而言,受众人口基数少是一个主要的特点,但是受众人口基数少并不意味着民族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小,更不代表其影响力小。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一直是西方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民族新闻的导向上必须采取审慎、慎重、严肃、认真的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适宜性原则。民族新闻报道通常坚持的是时宜性原则先于“及时性”原则。因为我国少数民族种类众多,并且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研究存在族群识别不全面的问题,因此部分民族问题涉及比较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不好将有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对于类似的新闻事件,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梳理问题的本质矛盾,并在考虑大局发展的前提下来对新闻报道进行采写,甚至需要等待相应的时机,在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来才能进行报道。

4.民族性原则。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甚至同一民族因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而存在民族内部的差异。例如,生活在云南省迪庆州的回族,被学术界称为“藏回”。因为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为了适应高原的生存环境,加上人口数量少,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与藏族通婚,参与藏传佛教的相关宗教活动,穿藏装,并学习和接纳了藏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这样的民族文化现象,需要新闻记者从民族自身独特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来了解和分析问题。

(二)广播电视民族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

1.坚持民族团结发展繁荣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9]因此,坚持民族团结发展繁荣的主旋律是我们进行新闻写作的基本前提。如何唱响民族团结、发展和繁荣的主旋律,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吴国清作出了回答:第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忠实记录各民族及其民族地区发展的脚步,及时反映其历史性进程,着力报道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历史性进程;第三,报道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的繁荣昌盛,特别是着力宣传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大繁荣的根本保障。[10]

2. 把握好民族工作和民族新闻报道的特殊性。对于民族地区、民族群众的一些特殊性问题,要特殊处理。对此,民族新闻报道的原则是,利于各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利于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团结一致向前看。注意疏导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一些情绪,协调好关系,防止报道情绪化、观点偏激、方法简单,被一些分裂分子、极端分子等敌对势力所利用。民族新闻报道不能一味赞美。要看到,现阶段我国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一些地区在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对一些相关地方和部门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执行不力、行动过缓的行为,也要综合抓住典型予以曝光,以利于促进工作。对一些一时认识不清、看不准、或疑难问题,要先开展调查研究,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才有助于把握好报道方向。

3.努力学习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熟悉民族历史。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撰写民族新闻的广播电视记者应该重点学习和掌握,作为我们报道民族新闻的立场和出发点。民族知识博大精深,民族历史浩如烟海,只要我们真正学习了,有所了解了,就会产生敬仰感,自然对任何民族都不敢妄自菲薄地乱发议论了,报道的深度与厚度也就在其中了。

4.要怀有真挚的民族情感。民族新闻报道是民族之间心与心的交流,需要记者感情的投入。记者只有深入少数民族群众,关心温饱,体贴冷暖,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感情上的理解和心灵上的沟通。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着特殊感情,只有理解、尊重他们,才能得到理解和尊重。在多些理解的同时,还要少些猎奇。对于少数民族的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不要从猎奇的角度去报道,更不能简单一言蔽之曰“落后”,而应该持有更多的民族情感来进行报道。

三、广播电视民族新闻写作中存在的误区

刘眷歌和金林针对《人民日报》上的“少数民族报道”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政府政策和经济建设报道在数量上位居前两位,多于民族风俗报道。但是在受众认知中,对于风俗文化的认知远远高于前两位。其原因是:首先,新闻记者对于民族习俗文化的报道往往能够抓住最具民族特色的东西,为受众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在政府政策和经济建设报道时没有吸引力。其次,图片新闻中对于图片没有严格把关,图片分布不平衡。尽管大部分图片都能表现出少数民族的民族装束,但是有些图片过于追求民族特色,容易造成摆拍嫌疑。在图片数量方面,“两会”期间的民族图片新闻相对较多,占据了图片总量的27.59%,而其中反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图片新闻则较少。第三,城乡报道比例存在失衡。关于乡村报道的有28篇之多,而关于城市报道的仅有5篇,这样的报道方式很容易让读者忽略了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已经走出乡村,奔向城市。[11]

基于上述分析,民族文化报道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两个:第一,民族文化就是唱歌、跳舞。这是许多人的误区。其实,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语言、工艺、服饰、习俗、婚丧嫁娶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全面认识,从深度上下功夫,就能做出大量有深度、有分量、气势恢宏的报道来。作为民族地区的党报,民族新闻报道是一个很出彩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对民族新闻报道的主体是各种各样的文艺节目和各种各样的节庆日子。这对报纸来说是需要的,但仅有这些动态的消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宏观上的高层面上的报道。第二,民族文化新闻地域性不强。有些民族文化新闻作品尽管主题好,文笔也不错,但如果删去地点,人们也看不出该新闻出自何处,它可以放在任何一个有着同样民族的地区。那些新闻发生地的风貌、风土人情在字里行间无影无踪,既无历史背景,也无现实画面,更缺乏特殊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把民族新闻报道混同于一般性新闻报道。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和思考的。[12]

传播学的奠基者威尔伯?施拉姆在就任美国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时表示:“……它所要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合适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13],他要求新闻学院的学生在大学期间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接受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训练。因此,广播电视民族新闻报道的写作同样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的基础之上,具备民族意识是对报道民族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梁衡:《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记者》,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2010年10月18日。

[2]高卫华:《传媒文化责任与民族文化传播》,《新闻爱好者》,2007年11月。

[3]钟克勋:《康巴地区民族新闻传播的掣肘与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第8期。

[4]王艳:《青海玉树地震:中国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新思路》,《才智》,2010年第20期。

[5]:《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时政>>高层动态,2005年5月28日。

[6]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7]徐利:《民族新闻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8]章波多措:《试论少数民族新闻的时代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7月。

[9]吴国清:《唱响主旋律:把握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着力点》,《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

[10]吴国清:《唱响主旋律:把握新形势下民族报道的着力点》,《中国记者》,2009年第9期。

[11]刘眷歌,金林;《浅析主流媒体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新闻世界》,2009年12月。

[12]步芝梅:《对民族新闻报道的认识与实践》,《新闻窗》,2008年第4期。

[13]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青年项目《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项目编号:09YJC86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双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