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环境质量指标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境质量指标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王志彬、赵和璧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指标体系建立分析

1.1指标体系整体框架根据当前国内外就环境评价体系的构造研究,本文参考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1-9],构造3层指标体系,由下至上分别是三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见表1)。三级指标共有16个单项指标:分别为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率、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每单位废水需氧量排放量工业产值、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量工业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水资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这些指标都与二级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二级指标有5个单项指标,分别为大气环境参量、水环境参量、固废环境参量、噪声环境参量、生态环境参量等,全面反映了环境质量所包含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一级指标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各地环境问题有不同特征与表现,通过一些单项指标虽然可以从不同方面解释地区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发现地区性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但单项指标无法体现地区环境与经济之间总体的关系,也不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为此,基于单项指标,建立了一个综合性指标———环境质量参量,限于各单项指标量纲的不同,对各项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予权重,经检验分析表明,权重合理,该综合指标可行,可以以此来判断和评价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

1.2.1大气环境参量(1)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气排放量工业产值是指以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燃料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大气的含有污染物的气体总量,以标准状态(273K,101325Pa)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亿立方米。(2)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往年存储量)×10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排放量。(3)工业粉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率=工业粉尘处理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往年存储量)×100%,其中工业粉尘排放量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颗粒物排放量。(4)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空气质量等级是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确定的污染指数分级以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目前,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①空气污染指数(API)0~50为一级,空气质量为优。②API51~100为二级,空气质量为良好。③API101~200为三级,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④API201~300为四级,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⑤API大于300为五级,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该分级标准是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实施标准,也是进行城市环境功能分区和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1.2.2水环境参量(1)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水排放量工业产值是指以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放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亿立方米。(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100%,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是指报告期内废水中各项污染物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废水量,包括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经废水处理后排放达标以及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达标的。(3)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是指以每亿元的工业产值为单位量,统计用来处理废水的设施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在一个最佳均衡度上。(4)每单位废水需氧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废水需氧量工业产值是指以废水中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化学需氧量,COD)为单位的工业产值。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单位是亿元/万吨。

1.2.3噪声环境参量(1)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目前我国尚无对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标准,在对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中一直沿用GB3222—94中的方法,以考核城市道路总体噪声水平,将各路段监测的道路交通噪声值按路段长度加权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全市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2)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情况在我国,区域环境噪声采用“网格法”布点监测,遵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即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引用GB/T14623标准,监测方法按GB/T14623执行。

1.2.4固废环境参量(1)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产值每单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产值是指以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单位的工业产值,单位为亿元/万吨。(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往年储存量)×100%。(3)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往年储存量)×10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报告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理量代替。1.2.5生态环境参量(1)人均水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对水资源的定义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量,并适合对某地水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这里提到的水资源就是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总和。(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生态市达标值为大于等于11m2/人。具体计算时,公共绿地包括:公共人工绿地、天然绿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绿地。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单位为米2/人。1.2.6综合指标———环境质量参量环境质量参量是建立在上述单个指标基础上,用以综合反映某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将三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6个三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用二级指标乘以三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个单一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对处理后的指标进行求和,得到环境质量参量,用下式表示:式中,S为环境质量参量,Wi为Xi所对应的指标所占比重,Xi为各项单一指标归一化指数。环境质量参量是反映地区环境质量水平的综合性指标,S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越高。

2实证分析

2.1应用案例选取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和陕西分别代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就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各地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年。

2.1.1大气环境参量比较由表2可知,大气环境质量最好的是广东省,北京、辽宁、上海和陕西的大气环境质量大致在同一水平,其中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在2008年有明显好转,这可能与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实施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有关;其他地区在2008年变幅不大。

2.1.2水环境参量比较由表3可知,水环境质量水平最好的是上海市,且呈现逐年直线上升的情况,广东省自2005年开始,水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好转,至2008年一直以较快速度大幅上升。其他3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水平都出现隔年波动的状况。

2.1.3噪声环境参量比较由表4可知,陕西省是各地区中噪声环境质量水平相对平稳的地区,一直保持在中间水平,其他各个地区每年的噪声环境质量波动幅度较大,这可能与噪声本身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

2.1.4固废环境参量比较由表5可知,各个地区的固废环境质量水平基本一致,除了广东省在2007年和2008年的下滑幅度较大以外,其他各省市总体上以较高的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2.1.5生态环境参量比较由表6可知,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没有明显的、有规律的发展趋势,不过从大体上来看,各地区均表现出隔年起伏波动的情况,这一点陕西省表现的最为明显,甚至出现了“W”型的变化趋势。

2.2五地区环境质量参量比较由表7可知,广东省的环境质量水平最高,并且在趋于改善;上海市与陕西省的环境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改善,而且改善速度很快;北京和辽宁的环境质量水平就2003年到2008年这6年来看,虽然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处于不稳定的变动。

3结果与讨论

(1)通过环境质量水平的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的实际应用发现,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较真实地反映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环境质量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通过横向比较,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技术水平高、资源产出率高、污染物处理率高,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同时,环保投入较多,比如亿元工业产值废水处理设施数、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烟尘处理率等指标得分较高;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是全国重工业基地,该地区大量发展工业,从而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水平较低,从而影响了该地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但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经济增长处于粗放阶段,对资源的利用率低,生态环境质量较低且总是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动中。(3)纵向比较发现,各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说明全国各地现在已经普遍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其中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是上海市、广东省和陕西省,均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北京市和辽宁省的变化趋势不是很稳定,有上下波动的情况,这可能与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压力和政策变化有关。(4)就单个指标来看,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固废环境质量对综合的环境质量影响程度较大,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上述的单项指标可见,各地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与综合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