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长,请慎用奖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长,请慎用奖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家庭教育;奖励;适度

在当今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大潮的影响之下,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应有的天真与活泼、淘气与顽皮,取而代之的是成堆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课外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片面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并不容易发现的心理问题:有的学习成绩异常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取得第一名,却为了听写单上偶尔出现一个错别字大哭;有的上课专心听讲,从不调皮捣蛋,但只要老师一提问,他就手足无措、惊恐万状;有的孩子善于读书,小小年纪就成了百事通,但从不知道讲究卫生,课桌下总是废纸成堆。这些问题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或许这和家长们不合理的奖励不无关系。家长的不合理奖励直接诱导了孩子片面发展的倾向,成为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

一、奖励过于频繁

在当今社会,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六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再加上如今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优越,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在家长看来,自己挣来的钱就是为孩子花的,孩子不吃饭了,给孩子一个大玩具哄他;孩子考试得了100分,就带孩子去吃“肯德基”“德克士”;孩子哭闹了,哄着给孩子买巧克力……久而久之,孩子对于这些奖励也越来越漠然。孩子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有时必须等到家长承诺奖励才开始做,甚至是先得到奖励才去做。一些不易做到的事,孩子干脆哭闹着期待不劳而获。天长日久,奖励失去了应有的效应,反而成了孩子要挟家长的武器。

二、奖励过于单一

孩子有了进步,有了成绩,当然应该奖励。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仅仅把奖励停留在吃和玩上。从孩子早上起床开始,家长把能为孩子做的穿衣、洗脸、刷牙、整理书包、收拾文具等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都包办代替,孩子只需要自己完成吃早餐便可。有时遇到孩子不愿吃饭的情况,家长不得不采取奖励政策:吃完早餐,就买喜欢的玩具。上学路上,家长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听讲、好好学习,学得好就带你去吃德克士。”下午,孩子回到家,家长又逼迫孩子读书学习,然后奖励大大的布娃娃、遥控赛车或奖励孩子几小时的上网游戏时间。然而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哪里懂得美味食物其实只是垃圾食品,哪里懂得会丧志,只要一听到奖励,马上两眼冒光,兴奋不已。而家长们长期使用食物、玩具等物质奖励,长此以往,这些唾手可得的奖励对孩子来说便不再具有吸引力,家长们也没有办法再用这些“鸡腿”“汉堡”“遥控赛车”“布娃娃”“小游戏”等来诱导孩子做家长希望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认为,一种强化物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决于强化物运用得是否恰当。奖励实质上也是一种强化,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及需要,恰当选择强化物和强化行为,才能使奖励真正起到强化作用,才能真正使孩子表现大人所希望的行为。

三、奖励直奔分数

现在的家长,在“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的高考制度的逼迫下,把眼睛紧盯在学习上,紧盯在分数上,使得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心为了“小恩惠”,忽略了所有学习以外的如品行、道德、健康人格等对孩子成长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

曾听一位家长聊起,只要孩子得了100分,就带他去吃德克士,一次孩子把100分的听写单弄丢了,就大哭大闹,非要让姨妈(当时由姨妈照顾她)给找出来不可,说是爸妈还没有看,看不到他就吃不到德克士。

这个小事例值得我们深思。孩子得了100分是否就应该受到奖励?如果题目简单,孩子难道不应该取得100分吗?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本应是孩子的份内之事,为什么非要奖励呢?长期这样奖励,孩子就会把得100分作为自己的惟一目标,而对于其他方面,诸如品质、心理、卫生和劳动习惯等,会因和“德克士”无关而不去关注,这样下去学生怎么能健康成长呢?对于根本不可能得100分的孩子,难道我们就要剥夺他吃德克士的权利吗?再说即使家长剥夺了,在他看来不吃也罢了,反正我也得不了100分,干脆不努力了。我们的孩子年幼无知,只知道奔着奖励而去,哪里晓得家长正在用他独特的奖励扼杀他们美好的未来。

四、奖励言而无信

孩子就是孩子,在他们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规范意识的形成。孩子为了那非常不容易的100分,为了父母的“奖励”,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结果回去向家长要奖励时,家长一句:“一边玩去!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这会深深刺痛孩子的心,孩子从此可能会不再努力,不再用功。

奖励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奖励不能滥用。在家长们平日的育儿过程中,要慎用奖励,注意奖励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首先,不要单纯地把奖励目标认定为促使孩子学习,奖励要着眼于给孩子全面的引导,从孩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来考虑。除学习之外,通过奖励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卫生习惯及人际交往习惯,促进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个性、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样非常重要,这些综合因素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才是更为关键的。

其次,不要只把奖励放在吃穿上。奖励千万不能停留在吃的、玩的等低层面上,家长可以奖励带孩子去公园玩,可以奖励为孩子买一本喜欢的故事书,可以是教孩子滑滑板,可以是让孩子看一会儿喜欢的电视节目……总之,奖励一定要贴近孩子的生活,结合孩子的实际需要,要注重对孩子兴趣、爱好等精神层面的引导。

再次,奖励要视孩子的进步情况而定,不能过于频繁。所谓奖励,不应该是只要孩子完成某一件事,不管这件事对他来说有没有难度,家长都给予奖励。奖励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不断进步。例如,家长在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个积习已久的坏习惯,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但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及时奖励。任何一种奖励手段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很可能一种奖励手段的优势恰恰也是它的劣势。所以我们在奖励过程中,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方法。

其实,“奖”是为了“不奖”,“不奖”才是我们“奖”的最终目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慎用奖励,言而有信,这样才能使奖励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实验小学,晋城,0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