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充分利用课程时间,发挥教学活动最大功效,是教育领域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加强课堂高效性的研究,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概念,剖析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效率低下,脱离现实生活,教师教学懈怠,学生提不起兴趣等问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高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是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概念

高效教学是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想教学状态。课堂高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教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收获及个人的发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取得更快的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只培养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同学,做到共同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授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被理解为公式、习题的集合体,学生学习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不知道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曾以部分地区为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生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自我封闭性,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教学,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如奥赛选手)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

2.教学方法单一,未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独白式”的授课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仅是听教师讲解,完成习题,课堂上没有交流和互动。“专制”和强迫的色彩使教室有点类似“牢笼”,“(它)扼杀我们的活力,遏止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气,使我们的课程暮气沉沉,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了‘塞在象牙嘴里的牡顿’”。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脱离现实生活,缺少交往与沟通,抑制了学生现实的丰富情感体验,学生的创造灵感被埋没。

3.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习的效果

传统教学理念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成绩好学习效果就好,因此,学生仅看重知识的积累,出现了“读死书”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仅能够解决课本上的问题,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真正的教育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而不是仅看重分数。就小学数学授课内容来说,应不仅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包括分析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数学教学中,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措施

(一)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高效的课堂教学依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变现为师生观、教学观等。正确的教学理念是立足于学生的“学”,研究教师的“教”,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学生学习的规律探索教师的教学规律。自主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活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筋的好习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

(二)引入情境式、启发式等多样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因其学科特点,很难提起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情境式教学是以直观的方式将课本上的事物表现出来,变抽象为形象,让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启发式教学是在分析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以上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三)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要想对所学内容深刻理解,并能触类旁通,必须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思考。学生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问题解答完就完成任务了,事实上,对结果的合理性思考和对解题过程的评价、反思才是真正提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也就是对解题结果如何进行评价和反思。当做完一道数学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总结规律,这既是知识的再现过程,也是思维延伸拓展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评价、反思,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论

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行了粗略研究,提出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概念,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改进措施。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等的限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成熟,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http://blog.cersp.eom/index/l093283.jspx?articleld=904389.

[2][美]小威廉姆E.多尔等主编,张文军等译.课程愿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秦芝.浅谈小学数学的多途径教学方式[J].新课程.小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