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艺术创新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艺术创新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应当通过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文化环境、艺术实践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 艺术创新教育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万越(1975- ),女,吉林长春人,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22-0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毕业生更是以其独特的技术应用优势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要求,高职高专学生仅仅有操作技能还不够,还要有设计创新的能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在中国早期经济起步、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确实起过很大的作用,但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社会对人才由单一需求转向多元需求,这种设计教育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其不足,最突出的方面就是缺乏创新教育。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更是一个优秀设计人才设计的生命,因此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来说,专业素质需要扎实的设计操作技能,更需要有创新的能力。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我国高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艺术的进步在于不断创新,艺术家不断地打破前人的体式和束缚,追求自己独特的笔法和风格。艺术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审美品位、思想境界及技能表达。人文素养是艺术创新的基本保证。人文素质教育是艺术创新设计的基础,艺术设计院校应该通过提高学会增多人文素养来推动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对于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来说,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艺术境界的提高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当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失和艺术创造精神缺乏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1.学生只重技术,不重艺术之道。庄子提倡“技”和“道”的融合,“技进乎道”,形而下的技要和形而上的道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道”境才是艺术的本质追求。但现代社会过于追求效率和速度,追求经济的发展,关注物质利益,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容易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而只从技术层面掌握技艺。这种状况也与他们本身素质有密切关系。在全国各地的高考招生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被放在最后一批录取,最终被录取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虽然分数不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直接体现,但是分数的高低能反映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欠缺,如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样的情况造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缺乏丰富的人文知识,甚至人文精神出现空白。另外,现代社会电脑网络的广泛普及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消遣娱乐方式,学生们课余时间多半都用来上网,有些学生过分迷恋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以至于逃课或者骗取假条去上网,他们追求现代科技的新鲜与刺激,崇尚时尚与潮流,很少静下心来去学习文化知识,甚至于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现实的物质社会环境使他们抱有严重的功利主义观念,比起花时间去学习人文知识,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考各种等级证书、技能鉴定证书,在他们看来,拿到了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多了一道可以找到好工作的利器,而掌握人文知识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并不能马上变为现实的眼前利益。

2.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不重视艺术理论课程的开设。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学校忽视了在这方面的教育作用。从小学到高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导方向,学校往往忽视了人文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也比较单一化和功利化,他们把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一致看作最大追求目标,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有的学校只要求学生学到相应的技能,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尽早进入工厂进行实践操作。这种片面追求学生就业率的做法,导致了学生机械地进行技能训练。但是对于设计类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要承担的是人类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设计任务,精湛的设计技能是基础和前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设计目的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实际应用的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设计作品要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美的享受。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课程设置重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而人文知识和艺术审美理论课程的比重甚少,即便有,也不会作为必修课程强制学生去学习,这类课程只能凭借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来学习。

作为拥有现代设计理念的设计者,只有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屡出新意并且使自己的作品充满文化内涵和韵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手法。先进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会使他在设计作品时自觉地运用人文观念,使他的作品价值上升到一个高度。当前高职类设计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学生毕业后纵然拥有精湛的设计技能,但设计作品却免不了流俗与肤浅,终究不能达到高品质、高境界的审美效果。

二、高职艺术设计学院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切艺术都是人类摆脱奴隶地位而达到‘自我意识’的产物。”①艺术家需要拥有敏感的艺术感知力,不断摆脱外在和内在的束缚,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式,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艺术创新教育。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要以丰厚的艺术底蕴为根基。对于一个艺术设计者来说,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最难的,一般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的磨炼到最后总会对设计技术和知识驾轻就熟,应用自如,但从技术走向艺术却是艰难的,技术不等于艺术,科学不能代替人文。好的设计作品不光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丰厚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底蕴。设计作品内涵的获得离不开设计者的艺术观念和文化知识积淀。纵观整个艺术设计史,一流的作品无不是倾注了人文内涵的,它们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或者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蕴,给人文化的熏陶,或者阐释自然的美好,带给人心灵的纯净,或者高瞻远瞩地关注人类自身以及人类发展,带给人震颤与思考。由此可见,只有设计者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1.课程设置要突出艺术创新教育。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创造来自厚积薄发,来自个性思维,来自精湛技艺。“我们在艺术上的品位和我们的深层感受密切相关。我们的品位是随着进一步的经验和教育不断提升的。”②大学艺术课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艺术创新教育,是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公共基础课和艺术专业课都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应包含7个模块:中西文学教育、中西文化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和综合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每个模块中以1~2 门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根据需要设置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程,全面覆盖大学生人文素养要求。但要注意人文素养类课程的设立不要走极端,科目不要太多。刘海粟曾说:“创新一定要有旧根源,懂得传统。只有懂得了旧东西不完善,才能创造出新东西。”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所以,高职院校也可以开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等课程,拓宽学生选课的空间,使学生按自己的需要选课,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更应该系统地开设艺术创新课程,如艺术创新概论、艺术创新设计等,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重点的艺术创新教育,并要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估,查看教学效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注重人文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艺术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艺术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创新素质的潜移默化作用。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优秀设计作品的理念、创新思维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展开知识、精神、情感、心灵的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索。学生只有具备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

2.用浓厚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为艺术创新提供文化支持。“艺术作品主要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③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这种氛围应当是活跃的、富有生气的,流动于校园内师生共同创造并遵守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以及共同认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它是维系学校整体的一种凝聚力或向心力。校园文化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文明的举止、高尚的追求、审美的品位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如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的设计规划等,特别是艺术设计学院要更体现美的设计和熏陶,每一个角落的布置、每一种造型的设计都要体现人文的关怀和美的情愫。校园环境的软件方面如各种艺术设计比赛活动,诗歌的朗诵比赛、舞蹈等艺术活动,学院可以经常请一些知名教育家、艺术家、社会学家等,举办各种讲座,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眼界;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络等校园媒体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构建。

3.开展艺术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艺术设计要体现自主创新的特点,才能赢得市场、获得收益。学生体验和改造艺术世界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艺术的表达。学生要善于把艺术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艺术行为。只有学生真切地用艺术的方式来感知生活、感知生命,才能使艺术真正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设计者要对媒介加以完全的利用,对材料加以独特的利用④,才能创造出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艺术实践的途径,如学校可以推荐学生参与公司企业的设计项目、参与政府公益项目等,学校也可承包各种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学到的设计技能运用到实践,在与设计界和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创造能力会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结合国际设计趋势,改造传统设计因素,充分发挥求异发散思维,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作品。

艺术就是要通过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给人积极的引导。另外,艺术作为精神创造活动,要不断地突破传统和束缚,寻求自身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要意识到艺术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提高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迫切性。设计师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更要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求。所以,高职艺术设计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承担着更多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任务,他们的作用不但是为人们设计出具体实用的作品,更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引导者。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在教育培养目标上要切实加强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

[注释]

①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95.

②(美)马丁,雅各布斯.艺术和人文[M].包慧怡,黄少婷,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9.

③④(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