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众说“晨氏唯美表现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众说“晨氏唯美表现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晨晓出身于浙江名门世家,曾多次参加浙江省

85新空间画展、浙江省美展和全国美展。

1986年晨晓远赴澳大利亚留学,1988年由

澳大利亚移居新西兰,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

学院,获得视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

晨晓的作品被世界众多知名美术馆、博物馆、

新西兰国会大厦、总督府等公共机构和著名商业机构

以及西方收藏家广泛收藏。

2012年末在中国美术馆上演了一场关于色彩的艺术盛宴,给这个冬日里灰暗雾霾的北京城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与生命的欢欣,这就是新西兰华裔艺术家晨晓归国后的首次个展―晨晓的色彩世界,也是即将展开的为期4年、历经24个城市的全国巡展首站。开幕式当天,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晨晓展览学术研讨会。马鸿增、王镛、曹庆晖、赵力、朱虹子、邵亦杨、韩劲松、张敢、郭红梅等十余位美术界重要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本文选取了重要嘉宾的发言内容进行整理与编辑,从晨晓的艺术语言、创作理念以及创作成就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评价。

赵力(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晨晓早年所受到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浸养,令他越是接近西方越是不能割舍内心的那份思恋,而作为某种的具体表达,晨晓变得不由自主地要去表现“中国意味”。在创作中,“中国意味”对于晨晓而言,并不仅仅是指所谓的笔墨程式及其画面的意境,而是对于传统深度研读之后的气质表现和精神提纯,也就是说是从文化观念上的那种认同体会。晨晓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中国意味”,并可能通过自己的创作对西方读者产生影响力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这样的新的审美趣味。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我觉得将晨晓的作品称之为“色彩表现主义”或者“色彩写意”、“油画色彩写意”更为贴切。晨晓的色彩表现是他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其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就是因为他注入了自己强烈的个性化情感。其次是形式的简化。他的图像构成简约,色彩语言单纯,因此现代感比较明显。晨晓的油画作品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也具有地标性质。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晨晓的油画实际上是中国文人画传统里的“画乃心画”,我能从作品中体会到中国文人一直强调的诗性,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的流动感、力度感,特别是画面的气韵流动感以及色彩斑斓的感觉,这种观画感受非常明显,艺术家在这方面也表现得非常充分。西方的风景画不同于中国传统山水画,而晨晓的部分风景画尤其是树林、港口船帆之景可以称为山水画,因为它有很多内在的人文涵义。

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我认为晨晓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家,他的画可以被老百姓接受和看懂,而非并故作姿态。晨晓的画面首先具有一种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并非是选择了何种地标,而是一种公共符号。另外,晨晓的绘画是公共性的,他的画非常适合公共空间,适合一种大型室内的公共空间布置。此外,他的画面有一种控制力,尽可能地避免走极端。特别是艺术表现力与现实物象之间的关系,晨晓把握得非常好,控制地很到位。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副社长):首先我认为他从“形”的解放来构建自己的框架,建立起一种非常自由的观察世界、表达世界的方法。“形”的解放是一个过程,在晨晓的作品里,他借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包括一些程式化的塑造,平面化的色彩块面。其次是中国概念,特别是画中的树与山,均吸收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图式表达,这和他理性表达的追求较为一致,在吸收过程中做到了真正的融合。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晨晓的艺术都不属于那种极端的类型,它们属于传统绘画语言与极端的形势探索之间的过渡。我们可以在晨晓的绘画里看到明显的东方元素,这是晨晓色彩语言主观性 、独立性的体现。

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晨晓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又转到新西兰,他亲历了多元文化交织的过程,所以他的作品就更加自由地贯穿中西,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艺术境界。所以我觉得他作品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自由,穿越于中西,穿越于具象与抽象的自由表达。我认为晨晓先生在画画时,并没有考虑太多中国元素或者西方元素的事情,而是就想把这幅画画好,将他心中的风景画出来。这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表达,我认为这与晨晓先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韩劲松(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中国人通常会把表现性绘画做的黑呼呼的,而晨晓用一种极为单纯的色彩描绘出来,像糖果色一样。他的画面中除了大色块以外,黑色也用得恰当好处,这使画面变得更结实,结构性更强。既有甜腻腻的糖果色,还有一种力度在其中,这是他借用黑色支撑的效果。在晨晓的画面里,表现性与审美性并存,所以他的画非常耐看。

郭红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员):晨晓将中国古典绘画中的“高远”法加以转化成了俯瞰的视角,这是对中国“三远”构图的一种新的诠释。虽然晨晓在新西兰生活了近三十年,那里成为了他的第二祖国,但他对上帝的敬畏之心并没有西方人那么严重,所以晨晓以上帝的视角去俯瞰他想看的一切。还有他画面中的地平线往往抬得非常高,五分之四的空间留给了地面,只有五分之一留给了天空。从这个角度看,感觉艺术家有一些英雄情结。他构图中的英雄情结和色彩的纯真正好抵消了,他那种纯形式感就被削弱了,这就是他运用两种语言产生的画面效果。

孙国胜(《芭莎艺术》专栏编辑):晨晓的新画在他多年积累和真性情的表达下,有意识的将视角拉回中国。我觉得晨晓在今后可以不单单专注于地标性风景,可以更多的寻找真正触动他内心的景象,就像深深吸引他20年的新西兰景色。

朱小钧(《艺术市场》杂志副社长):贡布里希的名言“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让我感受至深。而晨晓作品中表现的火山爆发就是一种静穆情绪的传达,这是我观画最直观的感受。

王萌(中国美术馆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这次晨晓的展览不仅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而且还在中国最具公共性的展览平台上展示了“色彩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面对“未完成的现代性”,进一步补“现代主义”的元气,具有积极意义。

策展人:赵力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8展厅

展览时间:2013年4月9日- 4月22日

开幕式:2013年4月9日 下午14:00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协办单位: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

学术支持:CCAD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