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主要包括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推行专业对接产业、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强化学院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78-01

通过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湖南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围绕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培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农业类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建合办农业类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等开展研究,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文化传承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制定高效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教育为本,综合考虑学院内外的发展环境,对湖南省高职农业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获取资源、构建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具有借鉴作用。

1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对于传统产业相关专业应当善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其向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紧抓当前“互联网+”大好机遇,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既要大胆尝试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又要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问题的出现。应当紧密对接国家重点战略方向,重点建设特色鲜明、适应需求的专业群。以不断推进国家产业升级为目标,积极建设专业示范基地,力争打造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共同进步、发展。对于湖南省高职农业院校来说,应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为目标,将专业调研、深度分析等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去,并力争全面掌握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及其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力量[1]。其次,不断创新进取,建立专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优良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成人”与“成才”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校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动工学结合,以“专业-产业(企业)-职业”三业联动为切入点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专业自身特点探索适合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其中优秀案例:观赏园艺专业构建出 “专业+公司(基地)+师生”的培养模式;“五环节、七学期,交替循环”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大胆尝试;生态养殖专业的“三边联动、532循环”成效显著。以上告知农业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性人才。

2 不断推行专业对接产业、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

首先,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根基,也是连接社会需求、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的纽带、桥梁,也是提升人才素养、强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加强专科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其为校企深度合作、产业发展以及如何获取社会认可方面明确了具体任务与方向,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全方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改良就业环境的重要基石。此外,加强专业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坚持内涵发展的中心工作,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其次,注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其核心思想是总结过去、借鉴国内外成功模式、结合当下经济形势而构建起来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课程观。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是未来高职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现代化农业市场经济的具体需求。构建“模块组合、能力递进” 的中、高职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建成开放共享型专业资源平台,能满足教学、培训与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3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首先,高职农业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特色,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要突出效益,校内实训基地发展思路要突出超前。在夯实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尝试拓宽实践教学渠道,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方式共同建设产学实践基地。积极主动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体系,涵盖委托培养、人才培训、课程进修、信息交流、服务咨询以及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3]。其次,在对高职农业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构建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高职农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这一体系由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内容组成。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体系实践,使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专业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特色培育专业。课题组成员大多参与或指导学院的“六个一工程”(主持或主要参与一个教科研项目、建好一门课程资源、挂靠一个企业公司、结交一个企业朋友、练好一门技艺、服务一个地方企业)建设项目,提升了学院内涵建设水平。

4 强化学院内部管理,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扶持、资金资源,并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建立教师培养新机制。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力,与行业技术要求、管理规范、工业流程等行业标准对接,形成标准化教学体系。在人事管理上,从“三定”发展到“四定”,即由原来的“定编、定岗、定责”,改为了“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采取淘汰机制、民主机制、赏罚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绩效工资改革上,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岗变薪变、向教学一线倾斜为原则,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方法,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50%,使绩效与收益挂钩更紧密,与一线教师的劳动付出联系更紧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内部管理文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实施办法》等。“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用人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进修体系;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合适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平台[4]。

其次,文化是一个人独立完整可持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灵魂在于校园文化,其是展现院校形象、凝聚人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学生最为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必须有真正载体,必须要以促进学风塑造人的品质为目的。农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自身的高职特色、职业特色、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更有利于充分整合教师、合作单位等各界资源,进而充分激发起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此外,校园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带有企业文化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相关课程;二是开展科技节、体育界、文化节以及读书节等文娱活动,也包括开展文化论坛、讲座及学术报告等;三是与其他兄弟院校开展文化活动交流;四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稿件等进行形象宣传;五是学校教学环境设计应当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实现的功能(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且有特色鲜明的系(部)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科技文化、学术文化)等。

5 参考文献

[1] 陈姿含.湖南农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 S享苟.地方高职院校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9-22.

[3] 蔡健,王薇.农业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4):72-74.

[4] 纪文婷,夏金星.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6):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