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丰之意在“闲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丰之意在“闲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散文是抒发作者对生活独特感悟的文体,情感和感悟的独特性是散文的最大特征,因此,读出散文中的独特情感、感悟是散文阅读的难点和重点。作用通过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感受到抓散文文眼是发掘作品主旨的重要手段,散文教学应紧扣关键词,开掘题旨。

关键词: 散文教学 独特性 文眼 关键词 题旨

为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我首选了《记承天寺夜游》。磨课过程中发现,此文字字珠玑,意蕴深远,简约却绝不简单,作者的月下情感很复杂。王荣生教授说:“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就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教学不能忽视散文中的“这个人”,如果我们不能走进“这个人”的心灵世界,那么散文教学只能在门外徘徊。作者苏轼自称“闲人”,这是走进作者心灵的一把钥匙,在执教中我紧扣“闲人”这一文眼,引导学生联系背景并以读贯穿,让学生穿透这个“闲”字的字面意义,最终领悟“闲”字的要旨与意趣。

一、导入

师:国庆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吧?你去了哪里?

江山多娇,访名山大川,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一大美事。今天我们一起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跟随苏轼到湖北黄州承天寺游一游。

二、初读字音、停顿(略)

三、解读大意

1.请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注解和工具书,也可以和同学和老师讨论,好,现在就开始吧。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苏轼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散步赏月(赏景)。

总结并过渡:通过这个环节,我们理解了文意,文中的画面映入脑海,下面继续求知、享受、品美景之美。

四、赏读

结合关键字词,说说苏轼眼中的月景有何特点?

以这样的思路:从_______可见月景_______,因_______。

追问:

1.氛围如何?明确:宁静、舒适、合人心意。

2.院子里一定还有别的景,为何只写月、竹柏?(这两个景物有何特点?)

提示: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的,关注的对象也是有意为之,看世界的眼光取决于人的心境。

皎洁宁静的月色,竹子刚节,松柏坚贞。

3.能否从景语中读出情语?

空明反映的是作者的心境,他追求内心的澄明,不受功名俗世困扰的超脱。心如止水,淡薄澄净。甚至,那藻荇都像他自己。(胸无尘俗)

朗读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先自己读;悠然宁静的氛围,舒缓的节奏;后师生探讨得出:前几句速度慢,“盖”开始略快,体现夜游的兴致,发现的喜悦。

过渡:诗人这样的心境产生于何种境况之下?

五、悟读

1.找处境

抓“闲人”:①“闲人”的意思:不汲汲于名利;②“闲”的表现:

(1)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只因“无与乐者”就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闲人”之举;而张怀民竟然“亦未寝”,在夜深人静之时兴致盎然地与作者“步于中庭”,可见张怀民也是一个“闲人”;

(2)月照庭院,树影摇曳,本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景观,然而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只有“闲人”才会有“闲情”观察得这样仔细,看得这样清楚。

总结:正是因为他们都是“闲人”,才会“结伴夜游”。

正是因为他们都怀有“闲情”,才能欣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色。

2.这样“闲”的生活是坡本来的追求吗?(背景链接)

资料1:苏轼的旷世奇才:二十岁中进士,殿试第二名,达到他所处时代文人所从事的各个领域的巅峰,每一项成就足够一个有天赋的人穷极一生去追求。文章位列唐宋家,书法为宋四家之首,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画也为当时的大家。

资料2:苏轼的政治抱负。

追问:有如此志向的苏轼,真的愿意做一个闲人么?

作者是旷世奇才,又有济世理想,竟长期被贬,不平愤懑自不可免,但因有豁达乐观的心态,因此邀好友共同赏月,将自己融身于美景之中,在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中抒发超脱、悠然的情怀。

3.总结:旷世奇才,有济世理想,屈居小官却成为“闲人”,还能不汲汲名利,从容流连。可见此阶段他的人生态度怎样?(淡薄、超脱)

4.你看他发出怎样的感慨?

分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得出感慨:美好的景致处处有,只要有超脱豁达,不受世俗功名困扰的心,像我们这样。

朗读,领悟哲理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生探讨得出:

(1)段1、段2:两个问号读出疑问语气,“如吾”后面语气加重。

(2)齐读段1段2,悟出人生哲理。

朗读指导:段1慢,延长音阶;段2质疑,感叹――带学生齐读――再齐读最后一句,老师只领前两个字,突出学生声音。

总结:本节课的设计以“闲人”为支点,并以此进行两大内容的设计:一是赏景,二是悟情。并将赏景和悟情结合起来,从景语中读出情语,并且找到两者间的桥梁,再用朗读深化。在赏景环节,通过寻月下之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舒适空明的景物正是其心如止水,淡薄澄净心境的体现。在悟情环节,我出示背景资料,使学生得知,坡是旷世奇才,又有济世理想,竟长期被贬,他说自己是“闲人”,一定有被闲置的苦闷,更有受自然启示,从而体悟淡泊名利、从容休闲的情怀。至此,文章的题旨、作者的情思被充分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2]刘恩樵.精彩语文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