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生态移民类型及其效益对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生态移民类型及其效益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移民这个概念是美国科学家考尔斯提出的,他首次将群落迁移的概念导入生态学。生态移民是指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实施的移民。只有意识到继续在原地居住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造成严重后果,才会产生生态移民(一迪,2003)。在我国,生态移民遍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员组成上涉及全国各个民族,特别是涉及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移民类型之一。

一、生态移民类型

生态移民从不同的角度,可分出不同的类型:

根据移民的态度可分为:自愿移民和非自愿(强迫)移民。这是比较早的移民划分类型,上世纪50年代皮特森(Petersen)按迁移力量所做出的强迫、自愿两极对立的分类方案,至今仍为人们广泛引用(李强,2000)。

根据组织形式把生态移民分为: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三种类型(文冰,2005)。

参照许德祥的迁移地域分类法,将生态移民分为:就地移民和异地移民。就地移民,即本乡本土就地安置的移民;异地移民就是离开本乡本土,到其他地方定居的移民(孟琳琳,2004)。

根据生态移民原从事行业可分为,退耕移民、退牧移民和退猎移民(宝鲁,2005)。退耕移民是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带动下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和沙化土地或沿湖地区退出,进行移民,在退耕地种植草木或使其自然恢复的移民。

根据其迁出形式可分为:整体搬迁移民和插花式搬迁移民。内蒙古前几年生态移民的迁出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整体搬迁与插花式搬迁。本文重点分析不同模式下的以上两种移民效益。整体生态环境较脆弱,绝大多数牧户自愿搬迁的嘎查(行政村)实施了整体搬迁的形式;嘎查部分草场退化、沙化严重,且部分牧户自愿搬迁的地区实施了插花式搬迁形式。

二、近几年内蒙古生态移民回顾

生态移民是新世纪内蒙古实施的最主要的牧区人口转移形式之一,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关于实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的意见》,各盟市及其旗县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和指导了本地区移民工作。

在生态退化的现实困惑和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从2001年开始,内蒙古农村牧区进入大规模移民阶段,到2007年共移出40.57万人。移民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投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等,以前两项为主。2001~2007年国家移民搬迁总投资19亿元,人均投资4790元。

当时各地区主要以奶牛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建立奶牛养殖移民点,组织农牧民转移。各盟市移民奶牛点的建立和移民的入住,解决了农牧民移民后的生产转移一即生计,并带动了内蒙古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鲜奶产量超过100万吨,2002年奶牛存栏头数达到100万头,先后实现了“双百”;此后,第二个100万头奶牛的增长仅用了2年,2004年超过200万头,同时实现了鲜奶产量的4培增长,鲜奶产量接近500万吨。此时,内蒙古与其他部分省市同步迎来了奶牛市场的超常规增长,出现“奶牛热”。大量移民转入奶牛养殖业,成为“奶牛热”的原因之一。

总之,2001~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共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其中不少生态恶劣环境的农牧民在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搬迁到交通便利,吃水安全方便,电、电话、电视畅通的移民点或进入城镇,不仅脱离了原先严酷的生存环境,而且居住、子女受教育、生产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年人均纯收入得到持续增长。同时,承包的草场(或耕地)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搬迁牧户的草场禁牧后,单位面积产草量持续提高,不仅满足自家需求,还出售部分牧草,成为牧民新的收入增长点。但是,在农牧民转移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部分移民点出现移民回流,移民收入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迁出地生态恢复较慢,移民资金短缺等。

三、不同移民类型的效应对比分析

(一)奶牛模式中的整体搬迁与插花式搬迁移民效益对比分析

1、整体搬迁

案例1:XXX旗A嘎查,2001年12月整体搬迁到所属镇所在地附近的国道旁,18万亩草场全年、全境围封禁牧。移民使嘎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在畜种结构、品种结构、畜群结构上彻底改变,原有的8800多头大畜、小畜全部出栏,引进300多头奶产量较高的黑白花奶牛,成为锡林郭勒盟第一个整体搬迁的牧区生态移民嘎查。

A嘎查整体搬迁后,迁出地草场采取了如下管护措施:一是草场全境、全年禁牧;二是嘎查边界围栏全部进行维修、更新,防止邻村牲畜进入;三是嘎查派专人,对草场进行长期监管,防止偷牧。A嘎查有效的草场管护,使草场得到较好的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恢复。据计算,A嘎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直接生态效益为149.6万元/年,生态恢复后得到的维持大气C02与0:的平衡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和净化环境污染的价值等三项间接生态服务功能增值为3.8万元,年,合计共153.4万元/年。

在经济效益方面,A嘎查奶牛养殖户,在“奶牛危机”中同样也受到了市场冲击,很多移民户人均纯收入比起搬迁前明显下降。据嘎查年终统计,该嘎查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2323元/年,2004~2005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94元和1393.57元,只有搬迁前的42.79%和59.99%。但奶牛养殖中A嘎查仍保持了整体盈利,主要原因之一是禁牧后恢复较快的嘎查草场给养殖户提供了较充足的奶牛饲养所需的青饲料,使养殖成本较大幅度降低,有效抵御了“奶牛危机”。

2、插花式搬迁

案例2:XXX旗B奶牛移民点2004年建立,入住移民160户,迁入牧民来自旗内各苏木、镇。目前,移民点留住牧户只有50~60户,2/3的牧户已回流,恢复原畜牧业经营模式。在B奶牛移民点a移民户走访中了解到,a家承包草场共计8800亩,2004年1700亩草场划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围封禁牧项目区,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迁入到B奶牛移民点。享受的优惠政策与A嘎查基本相同,政府统一提供住房、暖棚、青贮窟和水、电、电话、电视等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只要移民户自筹5000元可搬迁到移民点。同时,移民户购进每头奶牛,旗财政提供1万元的三年免息贷款和4000元的购牛补贴(每户限4头)。

与A嘎查所不同的是其草场没有全境禁牧,项目区以外的7100亩草场仍在放牧。访谈中了解到B奶牛移民点其他移民户的情况基本相同。因为迁出地仍保留了部分牲畜,所以“奶牛危机”中卖牛、锁门回到迁出地恢

复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因此,插花式移民搬迁后,除了全年禁牧的项目区以外,其它草场无论生态还是产草量没有得到任何恢复。因为移民户户籍和年终相关数据统计仍归于原嘎查,所以本文没有计算B移民点的奶牛养殖效益。

(二)二三产业转移模式中的整体搬迁与插花式搬迁移民效益对比分析

奶牛移民模式冷却后,农牧民转移逐渐偏向城镇二三产业。“奶牛热”时期,部分农牧民转移也转到二三产业,但是一个嘎查整体或大部分牧户向二三产业转移例子未发现。

1、整体搬迁

案例3:2006年,XXX旗C嘎查的77个牧户集体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中值得注意的新形式之一。C嘎查位于XXX旗东北部,距旗所在地75公里。畜牧业是嘎查支柱产业,占总收入的72.45%。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为9308头(只),草场总面积3.5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24万公顷,实有畜棚4695平方米、畜圈7578平方米,机井11眼,饲草地36公顷,青贮窖34座。嘎查总户数为93户,总人口为297人。其中,77户(16户未转移,在原地自家承包的草场放牧)牧民2006年底,转移到旗所在地XXX镇。77户移民总计288人,18岁以下53人、19-54岁210人、55岁以上老人25人。

搬迁时,给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具备经营能力的5个牧户提供106-132平方米的商业楼,牧户自筹6万元,政府补贴5万元;其他转移牧户提供68平方米的住宅楼(新建的移民楼),牧户自筹5000元,政府补贴4.5万元;对禁牧草场补贴18.6元/hm2,连续补贴5年,2007年,为嘎查转移户共发放草场禁牧补贴42.46万元。

2006年,c嘎查搬迁前一年牲畜出栏总收入708400元、饲草料费用408100元,牲畜出拦纯收入为300300元;外出务工者共计15人,人均务工收入1200元计算,共计18000元;搬迁77户总纯收入为318300元(牲畜出拦纯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合计),人均纯收入为1105元。

2007年,c嘎查搬迁第一年牧户自主创业收入234500元,外出打工收入为145500元;77户总草场面积22828公顷,2007年共补贴424600元;搬迁77户总纯收入为804600元,人均纯收入为2794元,扣除草场补贴也高于前一年。

C嘎查77户转移进镇后,搬迁后(2007年)的人均纯收入是搬迁前(2006年)的253%,并住(搬进移民楼)、医(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老(旗财政统一纳入养老保险管理范围之内,个人之交纳1%的费用)都得以解决。同时,嘎查大部分牧户整体搬迁,草场全年禁牧有力地保障了生态自然修复。

但是,2007年收入中草场补贴占到52.77%,期望5年禁牧后恢复的草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我区服务业较落后,一个旗所在地小镇或周围地区就业岗位非常有限,能否满足下一个整体向二三产业转移农牧民的就业需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2、插花式搬迁

案例4:2007年,xxx县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D镇实施农民进城一条街工程,转移进城农民200人a移民户土地承包权不变更的前提下,与所在嘎查(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D镇移民户经过县里劳动就业培训,搬迁后全部在镇里二三产业就业,并搬进了移民小区,为XXX县促进城镇化发展、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开辟了新的探索。

三、相关建议

农牧民转移特别是生态移民(含生存移民),在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中面临众多困难和现实问题。但是,人口转移对迁出地生态修复、提高农牧民收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移民是生存环境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

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项不可置疑、必须完成的重大目标。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牧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困难重重。目前,在内蒙古乃至全国需要移民的人口很多,并且年龄、文化、技能、地域等结构非常复杂,所以,自治区移民工作要切忌急躁,需要稳步推进,保障搬得出、稳得住、富起来。

(二)移民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

需要迁移的农牧民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移民工作的地域性、灵活性和差异性。“奶牛热”时期,内蒙古从东到西推进的“奶牛模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移民工作在不同的区域或同一个区域内绝对没有万能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从农牧民不同的结构特征和需求出发,灵活制定迁移形式。目前,我区很多盟市正在较大范围内推进移民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这对内蒙古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有着积极作用。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它的负面效应或适应性。例如,移民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城镇水、大气等自然环境容量和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等社会环境容量,否则移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给迁入地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农牧民转移工作必须与农村牧区教育和农牧民培训紧密结合

语言、年龄、文化背景成为众多生态恶劣地区中老年牧民转移无法跨越的障碍,使他们成为农牧民转移工作中的难点。因此,中老年农村牧区人口不宜过多向二三产业转移,必须转移的情况下,可采取向城镇郊区第一产业转移或与其他地区插花式转移人口置换土地的措施,转移到农牧业经营较适宜的地区;农牧民技能培训应更多地倾向于农村牧区青年人口,使他们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适应城镇就业要求,保障转移成果;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防止新的文盲出现,同时为未能向高级中学或更高学府升学的农村牧区孩子提供在职业高中、职业大专、中专免费学习的机会,实现每人离开校园时掌握某种生产(含农牧业)技能,推进新型农牧民的培育和转移。

(四)建议推进农用土地流转、继承权改革。保障农村牧区人均耕地或草场的实际需求面积

农村牧区人口超载是农牧民返贫、农村牧区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在农村牧区可推进家庭耕地、草场只允许一个子女继承或人均拥有耕地、草场面积的最低标准,不符合规定的人口政府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转移,防止农村牧区人口超过土地承载力。

(五)进一步鼓励生态恶劣地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的整体转移.建造无人无畜区或有人无畜区.促进生态环境自然修复

解放后,内蒙古很多地区生态环境的迅速退化与人口高速增长期同步出现,说明了人类过多地向自然索取是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较短期内减少甚至禁止农牧业活动是生态恶劣地区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单位:1、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2、山东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