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非连续性文本,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非连续性文本,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一扇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语文阅读,依功能分主要有为了文学体验的阅读和为了信息获取的阅读两大类型。长期以来,以文学体验为目的的阅读,如写人叙事类文章、小说、散文、诗歌等,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受到学生的偏爱。而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阅读,如说明性文章等,因稍显枯燥的内容、繁杂的条理、抽象的语言,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一、转变文本呈现形式,梳理文章思路

非连续性文本融合了多种表达元素,如表格、图形、 符号、文字等,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独特优势。在阅读内容与条理显得冗杂的说明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转换,如列提纲、画图表、填写表格等,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理解掌握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文章第四自然段篇幅较长,内容抽象。尽管作者在介绍时清晰有序,但当大量的信息通过阅读涌入到大脑中时,很多学生理不清条理,读文印象模糊。教学时可以运用表格辅助教学,使冗杂的条理变得一目了然。

二、整合信息联系比较,形成解释推论

在说明文的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联系比较,形成解释推论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在连续性文本中,关键的信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不便于联系比较。而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能将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易于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从中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与雷达》一课,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科学家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原理的三次实验,再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形成推论: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用“简图+文字”的形式呈现蝙蝠和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联系,形成解释: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超声波,接收装置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这就是仿生学。

三、图解理解困难语句,降难度增趣味

图解,就是利用图来解释或分析。说明文阅读中,某些语句意思比较抽象,或离学生的实际很远,仅依靠读文本,学生难以领会。此时,如果能化理解困难语句为可观、可感的简图,则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阅读领会。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中,是这样介绍黄河成为“祸河”的原因的:“问题就出在这四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一幅简图画下平常生活中见到的河,知晓河床和河堤的概念,了解平常河流地势低于两岸的特点。再尝试边读这几句话,边画文中的黄河悬河简图(如下图),了解黄河部分河段河流地势高出两岸的特点。通过做图解,相信学生对“悬河”的理解一定不再是朦胧的。

除去在阅读意思比较抽象的语句时可运用图解外,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语句也可以运用图解的方式砜疾煅生的掌握情况。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鲸呼气时的喷水图,鲸聚在一起的睡觉图。这一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又化单调的文字为学生喜爱的图画,调动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总之,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说明文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阅读说明文予以方法的指导,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同时,这样的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融合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升着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