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淡化文体”之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淡化文体”之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即文体类特征的淡化。《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受高考作文要求的影响,2000年成了中考作文的分水岭,“淡化文体”的作文要求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铺开,不少语文教师也把《语文课程标准》及某些考试中出现的“淡化文体”现象,理解为在教学中忽略文体知识的渗透。下面我将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对“淡化文体”要有清醒的认识

十几年前的中考过多地出现涉及文体知识的考题。如中考曾经出现过“写小议论文”;如果考说明文的话,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都会在考试中涉及,并且难度很大,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为避免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体强调过细,轻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加强学习语文的人文性色彩,《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这是明智之举、科学之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虽然对文体方面的学习不能过多,但也不能丢弃。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体》一文中指出:“一篇纯粹是叙述、议论或抒情的却很少,但只要看全篇的总旨,它的属类立刻可以确定。”

各种文体在各自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立的个性。过分淡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势必抹杀其个性。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虽要适当淡化文体,重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但也不要以为“淡化文体”就是不用分清文体。不管考试中会不会涉及文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面对不同的文章,学生们需要具有分辨它的属类,并能用其所属类别文章的语言特色去理解分析它的能力。

二、正确理解“指挥棒”的涵义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运用得好,就有利于教学,否则便可能会对教学过程造成干扰。对于“淡化文体”的要求,一些刚工作不久的教师会以为这是必然的;工作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师则半信半疑,觉得考试“淡化文体”的要求似乎不太合理。不过即使有疑问,但大势所趋,大家也会跟着“指挥棒”走。

近几年的小说和散文考题尚未涉及文体知识,考的主要是“分析词语…‘理解某句话的意思及作用”“分析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现象”等题目。看了这样的考题,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果真实施了“淡化文体”教学,甚至大胆舍弃了文体知识的复习。更为严重者,认为在语文课上讲解文体知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们很少能听得到教师讲文体知识了。然而,2008年和2010年广东省的中考议论文考题,均与文体知识相关。看到学生们在答题吋手足无措的状态,很多教师方才认识到自己对“淡化文体”教学的误解。那么,这种误解是如何产生的呢?

1.太过迷信“指挥棒”。考纲中“淡化文体”的要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支指挥棒,引领着教学理念和备考工作。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认真研究考纲和中考的共同要求,把它当做教学和复习的指挥棒,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把文体知识当做可以忽略不教的内容。学生缺乏文体知识,如何能写好作文呢?初中三年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中期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这不是钻研几年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习几种模式化的题型就可以达到的。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指挥棒”。“指挥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而改变。况且,它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任何一次课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对“淡化文体”这一说法,人们褒贬不一。但是,作为语文教师,不管怎样都要跟着“指挥棒”行事,只是很多教师在执行过程中慢慢发现,没有了文体知识,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就更加困难了。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对此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缺失文体素养培育,是语文教学的结构性缺损,由此必将导致学生语文素养的结构性缺损。”“‘文体感’甚至比‘语感’更重要,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

三、坚持自认为正确的教学观点

中学语文教师黄伟在《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一文中指出:“文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文体素养的缺失而带来的诸多弊病也越来越突出,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反,近年来,文体几乎被逐出语文教学园地。”我相信,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都会有同感。新编语文教科书中,文体概念确实已经淡出。阅读教学不再关注文体,更甚者,不论学习什么样的文章作品,都无法脱离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情感体验的套路,很多语文教师为此感到困惑。

语文教学如果摒弃文体知识,很有可能给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结构性的缺损。不仅如此,中考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和特长,标举“文体不限”的大旗,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对文体的忽视。尽管有识之士一再呼吁“不限文体不是不要文体”,但事实上,学生作文中文体模糊、语体失当的现象非但没有受到制约,有时反而得到张扬。从近些年中考的高分卷和满分卷中可以看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非驴非马的“文体”,那些煽情或矫情的文字,正在被视为“富有人文内涵”而受到青睐。我们心里是有一百个不赞同,可为什么还依样画葫芦呢?为什么就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用自己认为对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呢?

近两年,我们也发现,网络上对“淡化文体”之说有着一片质疑之声。作为语文教师,渐渐地,也会听到同事埋怨“淡化文体”对学生的危害,以至于很多学生连记叙文都不认识。很多教师都由淡化文体提出之初的啧啧称赞,转为现在的怨声载道,认为此路不通。但是,因为《考纲》还没有改变要求,明明知道“淡化文体”会导致学生文体知识缺失,对阅读和作文教学会起到负面的影响,教师们还是会很无奈地执行。

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灵活一些的教师干脆走起“复古”的道路,甩开“指挥棒”,在课堂上认真地把文体知识渗透给学生。如果说《考纲》是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挥棒,那么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所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肯定能对教与学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需要学生掌握各种语文知识。而语文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连贯的、由一系列的知识点构成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急于求成。这就好比建构一个金字塔,中间任何一层忽略掉都无法堆砌而成;也好比一张网,要想把它拢起来,必须结结实实地用线串联好每一个点。既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渗透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作为承接作用的教师,若能正确地理解“淡化文体”的含义,对语文教学将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