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基础教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就应当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开展创新教育,改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中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较差,受互联网的大,他们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是打游戏、上网聊天。他们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不认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时遇到麻烦,都不会及时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实践操作课的兴趣也不大,在机房里上实践课时学生经常偷偷打游戏。这样他们很难表现出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热情和积极性。要改变这各现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专业知识相对来说都比较枯燥,学生开始时学习时兴趣会比较高,但过一段时间后学习兴趣会明显下降。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有趣味性的内容。如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背景时,教师就可以加入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照片作为桌面的背景。这样学生就会特别想知道怎样把自己的照片放到桌面背景上,从面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让学生感受成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难易适当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WORD的学习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版面难易程度要适中,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完成。太难的教学任务,学生很难完成,反而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太容易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太轻松,学生会产生轻学思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既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比枯燥,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物,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计算机硬件部分时,教师应把硬件的各个部件带到教室,让学生认识实物,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会印象深刻,才容易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各个实物图片制作成PPT课件,展示给学生。
(2)操作部分多用演示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很多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口头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现场讲解和演示计算机基础操作部分的内容,使各种操作具体化。这样不仅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立即上机操作理解所学内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WORD等应用软件的教学中,很多操作教师都可能演示给学生,让学生领会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分层次教学法。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学生的个性、学习潜质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会比较突出;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满足不同差异学生的需求,按照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思想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实现分层教学效果。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应将具体的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将预定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任务当中,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如在讲网络部分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鼓劢学生通过搜索引擎加强自学,增强遇到问题时通过百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中职教师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2009(6)
[2] 刘振国 马淑英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