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预设”之花别样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双重特性。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明显,课堂教学也日益重视课堂生成。同时,在重视课堂生成的过程中也相对削弱了预设。殊不知,如果没有有效的预设,就没有生成的精彩。有效的预设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性,精彩的生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突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也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预设。
所谓“有效预设”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课前的预设是充分的;二是课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紧密的。每一次的预设都是在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课堂前的预设在课堂上的运用直接导向学生的生成,唯有这样的预设才是有效的。正如杜威所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就愈高。”有效的预设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各式各样的预设,力求通过预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课堂教学具有别样的精彩。
一、情境预设
情境预设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学习内容来引入一个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的预设必须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情境预设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最终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时展,尽可能地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超越教材。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温度》一课,教材中创设了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的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地的气温,发现零度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再通过读、写零下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体会负数、负号的特征,从而初步的感受和理解负数。
在第一个班级授课的时候,我直接出示一个天气预报的视频文件,让学生直观感受温度的表示法,然后就直接进入负数的教学。我发现整个课堂比较沉闷。通过反思,我认为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情境中,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导致的。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授课的时候,我就改变了策略。我只出示了一份天气预报图,然后让学生模仿天气播报员来播报一下自己喜欢的城市的气候状况,学生就非常的踊跃。我还要求学生把他们播报的城市的气温用数字表示出来。这时,第一个学生不知零下五度该如何用数字表示。情境预设就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知道了自己还不了解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这样的情境预设,他们对于负数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情境预设的直观、生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情境预设不能滥用,必须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情感预设
情感预设是很多教师所忽视的一种预设情况,因为情感是隐性,它不呈现在教材中,它只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但是,情感预设又是很重要的。有效的情感预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让他们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去学习。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绝佳途径。
情感预设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在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教育氛围中,师生才能敞开心扉、交流体会、切磋论辩,共同提升思想,共享课堂精神之旅。教师在与学生和谐交流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利用这种情感预设生成有效的知识。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也是现代学生所需要的。
情感预设要考虑到个人的因素,要因人而异。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教师必须用不同的情感预设。对待优等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多鼓励,多引导他们寻找解题的方法。不要一棍子把他们打死,或者把他们扔在一个无人理会的角落。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提问后进生,发现他们有进步的地方应适时给予表扬。
情感预设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多元预设
多元预设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和学情做出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预设。教师既可以对教材内容做出不同角度的预设,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层次做出不同侧面或者不同层次的预设,而这样的多元预设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有效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时,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活动一:(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5~6分钟左右)
谈话: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不同形状的物体,老师就带来了几个老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
指名口述三棱柱名称,并且一起亲切地叫三棱柱的名字。(初步认识三棱柱)
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正面是什么形状的?指名口述。
活动二:(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体会“面在体上”。)(20分钟左右)
1.小组合作摸一摸:摸一摸桌子上的物体,并且互相口述摸到的那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画一画、印一印方法验证所看到的那一面是什么图形?
师:请把你摸到的最喜欢的那面印在或者画在纸上。然后比较这一面和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举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4.课件出示:几种交通标志牌,还有硬币、球等,认识物体上不同的形状。
5.猜一猜: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物体
(1)哪个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2)哪个物体的面都是正方形的?
(3)哪个物体的面是圆的?
(4)哪个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6.指名将四种不同形状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其他小组合作把手中的彩色图片按照不同形状分类,并且展示。
活动三:(巩固对四种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的有趣性。)(13分钟左右)
1.教师说明要求
师:拼之前组长进行小组分工,然后进行试拼在磁力板上。拼好后数一数每种图形用了多少个?
2.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图片拼出自己喜欢的物体
3.展示汇报
4.教师小结:我们用手中的图片拼成了这么多不同的物体,看着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多元预设,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探索、体验与创造空间,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四、动态预设
动态预设是指教师的预设不能够单一机械,应能根据课堂生成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应是动态发展的预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在回答有关“怎样才能有效地调控和驾驭课堂,处理好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时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过程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而这样的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绽放,情感正在撞击,视野正在扩大,这比任何所谓的知识目标更为可贵……”课堂生成的重要性也预示着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预设中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动态的随机调整。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练习课时,我原先做了一个情境预设。但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灵活,课堂气氛很活跃,预示就取消了这个情境预设,这样使得整堂课显得紧凑、有序。
再比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面积公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原来的教案进行教学,这部分学生势必不感兴趣,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教者略改了原有的预设思路,引导这部分学生怎样验证出圆的面积公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安排,课堂前的预设是必要的。但教学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教学预设必须是留有空白、留有弹性的动态预设。在教学预设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合理预设并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预设的生成是无目标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无效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们细细品味新理念,批判现实,反思行为,扬长补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使预设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