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岔河镇石漠化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岔河镇石漠化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了三岔河镇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危害,结果表明:三岔河镇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 673.8 hm2,其中极重度石漠化479.1 hm2,强度石漠化755.6 hm2,中度石漠化782.7 hm2,轻度石漠化656.4 hm2。为防止全镇山地石漠化程度继续加强,提出了以适地适树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P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01303

1三岔河镇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

三岔河镇地处乌蒙山南部延伸带。境内东部为龙海山,最高海拔在老尖山2 687.6 m。西部是平坦开阔的陆良坝区,面积达86 km2,占全镇总面积的70.8%。最低点是中源泽,海拔1 860 m,南盘江老河从中迂回过境。全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冬干夏湿气候区。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据陆良县气象站多年观测数据,年平均气温14.8 ℃,年平均降水量941.9 mm。

1.2社会经济情况

据2012年度统计年报,全镇辖24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32.7 km2,坝区面积92.9 km2,总人口120 969人,农业人口109 742人,2012年实现GDP 82 459万元,人均GDP 6 816.5元;财政收入32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 319元;粮食总产5 068.6万kg,人均有粮419 kg:林业产值2 054万元。

1.3森林资源状况

全镇林业用地面积34 821 hm2,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9%,有林村委会13个。有林地4 646.4 hm2,疏林地86.5 hm2,灌木林地753.5 hm2,竹林15.4 hm2,宜林荒山荒地49.4 hm2,未利用地199.8 hm2,活立木蓄积87 440 m3,森林覆盖率26.05%。纳入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的面积,林业总产值2 025万元。

2石漠化土地现状

三岔河镇土地总面积12 140 h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 673.8 hm2,其中极重度石漠化479.1 hm2,强度石漠化755.6 hm2,中度石漠化782.7 hm2,轻度石漠化656.4 hm2。

3石漠化综合治理布局及原则

3.1总体布局

本期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主要布置于三岔河镇魏白河流域、中源泽河流域,计划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人工造林人工造林955.07 hm2。其中:防护林868.55 hm2、经济林86.52 hm2。分流域建设计划为:①魏白河流域建设人工造林527.41 hm2,其中防护林440.89 hm2,经济林86.52 hm2。②中源泽河流域建设人工造林427.66 hm2,为防护林。“陆良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标示碑7块。

3.2综合治理的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人工造林结合立地条件,选用防护效果好适应石漠化区生长的树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三岔河镇各造林地块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乡土树种,或采用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同时选用种源充足、抗病虫害强的树种。坚持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坚持营造混交林的原则。根据海拔、气候条件,设计针叶、阔叶树种,并充分利用天然乔木、灌木,形成天然人工混交林。坚持良种壮苗的原则。造林采用Ⅰ、Ⅱ级苗。坚持科技兴林,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根据资金条件,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保证建设质量。

4人工造林治理设计

4.1立地类型划分

在收集全县土壤普查,植被调查,气候、地质、地貌及以前的立地类型表等详细资料的基础上,以影响树木生长的海拔、坡向、土层厚度等主导因素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

依据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的布局,参照《云南森林立地分类及其应用》,结合项目区的立地环境和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人工造林编制了4个立地类型。

4.2造林树种选择

4.2.1树种选择的原则

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根据三岔河镇各造林地块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乡土树种,或采用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同时选用种源充足、抗病虫害强的树种。充分利用地块的散生木和灌木树种,造林后形成人工、天然混交林。选择速生树种和兼用树种,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4.2.2树种选择

根据树种选择的原则和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陆良县三岔河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选择的树种主要有川滇桤木、圆柏,经济林选择的主要树种为金银花。根据各小班的立地条件差异,为了保证造林成效,除金银花采用裸根苗造林外,其它树种一律采用营养袋植苗造林。

4.3营造林技术设计

4.3.1造林地块和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陆良县的实际情况,人工造林地块属龙海山魏白河流域和中源泽流域的石漠化荒山,土壤为红壤,海拔在1 890~2 680 m之间,树种选择依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石漠化生长的川滇桤木、藏柏、核桃等树种造林。

4.3.2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包括林地清理、整地、苗木规格及每亩用苗量,造林时间、方式、方法、密度及幼林抚育方式、次数、年限、管护措施等。

(1)林地清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为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应尽量保护原生地被物,因此防护林的林地不需要清理,核桃栽植在农田内,也不需要清理。

(2)整地方法。为了尽可能减少土壤、水分流失,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防护林造林地40 cm×40 cm×30 cm,整地时间在造林前一个月进行(3~5月);经济林造林地80 cm×80 cm×80 cm,整地时间在造林前一个月进行(11~12月)。

(3)造林密度。川滇桤木、藏柏设计密度为167株/亩,株行距2 m×2 m,造林采用品字形配置,沿等高线布设;核桃设计密度为19株/亩,株行距6 m×6 m。

(4)抚育管理。幼林抚育是人工造林到林分郁闭前的一项技术性管理措施。通过抚育保证幼林成活,同时增强幼林自身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护林抚育管理:一般在栽植后次年开始抚育,每年于5~6月抚育1次,连抚二年。具体措施是:松土、除草、除萌修枝、补植等。

经济林核桃抚育管理:每年旱季浇水2次,雨季揭膜排涝,11月至次年1月,每株施尿素或复合肥200 g,采用穴施或环状施肥,每年松土,除草1次。

4.4种苗需求量

整个工程设计需苗量为220.04万株(袋)。其中:藏柏174.06万株、川滇桤木43.51万株,核桃2.47万株。

4.5用工量设计

通过各道工序测算,人工造林955.07 hm2需用工8.60万个工日:其中:防护林868.55 hm2需用工7.82万个工日,经济林86.52 hm2需用工0.78万个工日。

4.6森林保护设计

4.6.1森林防火

陆良县设有森林防火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三岔河镇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防火制度,配备了专职、兼职人员开展群防。充分利用农田、道路等天然屏障作为防火线和防火带;经过多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设备、电台、电话、对讲机、人员配备齐全,能满足项目区的防火要求。

4.6.2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做到:加强苗木检疫、检验,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工作,一经发现积极组织防治。定植后,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一旦发生病虫害,立即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2016年1月绿色科技第2期

5效益分析

5.1生态效益

5.1.1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草盖度

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后,项目区植被将逐步恢复,森林、耕地等得以休养生息,水土流失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更加明显。

林草植被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后,将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新增防护林868.55 hm2、经济林86.52 hm2,充分郁闭后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14.2%,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一是土地有森林的庇护,旱季(冬、春)不再因风蚀造成风沙危害,雨季(夏天)不再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保护山下的耕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还将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灰尘、杀灭细菌等生态功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增大,有利于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和林木采集植物产量的增长。通过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等综合治理,有效提高项目区草地植被,增强蓄水保土能力,逐步改善项目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取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沙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5.1.2水土保持、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效益

参照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功能评价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每亩林地每年可增加蓄水25 m3、保土4 t、减少土壤中氮磷钾流失折合化肥56 kg,每亩林地每日吸收二氧化碳67 kg、释放氧气49 kg。该项目的森林郁闭后,年释放氧气25.62万t,还可吸收二氧化碳35万t;每年可保土5.7万t,每年相当于保住有机肥802 t;年可蓄水35.8万m3。

5.2经济效益

5.2.1直接经济效益

人工种植核桃经济林86.52 hm2,3年后进入挂果期,平均产值1.5万元/hm2,年产值达129.8万元;8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产值达3万元/hm2,年产值达259.6万元。通过羊棚圈、青贮窖建成后可养殖羊2 500只,每年可出栏羊1 200只,每只2 000元,年产值240万元

项目区蓄水池工程实施后,解决了项目区管护人员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问题,可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巩固和保证本次治理的长期效果。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预计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99.6万元。

5.2.2间接经济效益

项目人工造林增加防护林868.55 hm2,全部郁闭后,每亩年平均生长量0.08 m3木材,年增森林蓄积量10422立方米,年林业产值364万元。

5.3社会效益

5.3.1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

项目实施955.07 hm2林植被建设,带动项目区林果业、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年建设期,按6工日/亩计,将为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约10.2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增加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

5.3.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粮食单产提高,林地、果园面积增加,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并趋于合理。

5.3.3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农民的食物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将有明显提高。

5.3.4提高农民生产技能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内将有一大批农民接受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显著提高生产技能。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16(2):113~120.

[2]李玉辉.喀斯特的内涵的发展及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岩溶,2000,19(3):260~267.

[3]刘方,王世杰,刘元生,等.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05,25(3):639~644.

[4]张发明,耿弘,李玉辉,等.中国路南石林喀斯特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4~8.

[5]张嘉宾.森林生态经济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