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早产儿在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早产儿在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感染一直是影响早产儿预后的重要因素,按病原学分为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其中又以细菌感染常见,其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却缺乏特异性,常于隐匿状态下造成早产儿的致命损伤。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标准;早产儿

早产儿感染按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发感染与迟发感染,早发感染大多为宫内感染,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多于生后72 h内发病,常表现为发热、肝脾增大、血小板减少等。迟发感染对于院内留院观察患儿则以医院感染为主,致病菌以往报道革兰阳性菌占主要地位,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革兰阴性杆菌逐渐成为优势菌种,其中又以革兰阴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易感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 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静脉营养、留置胃管等均为早产儿感染的重要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我院43例于住院期间感染68例次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14d(3~35d),胎龄分布:~28周12例;~32周22例;~37周9例。出生体重:900~1000g 5例;~1500 g 18例;-2500g 12例;>2500g 8例。

1.2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方法临床诊断: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一条:①非特异性检查≥2条,包括WBC减少(25 X 10 /L;>3 d者WBC>20×109/L),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0.16;CRP≥8 mg/L;PLT≤100×109/L;微量血红细胞沉降率≥15 ram/h;②PLT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

确诊诊断: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至少一条:①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②如果血培养标本培养出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次(份)血或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头培养出同种细菌。对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易感因素、相关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有利于早产儿感染的治疗。

2结果

2.1 一般资料43例患儿发生68例次医院感染时住院时间:5~7d 10例次,~14 d 24例次,-21d 18例次,~0d 13例次,>30d 3例次,平均发病时间为住院后(13.7±5.2)d。

2.2 主要临床表现 43例早产儿68次感染中,首发症状为呼吸暂停55例(80.9%),喂养不耐受37例次(54.4%),肤色晦暗或花纹并伴水肿21例次(30.9%),反应低下19例次(26.5%),黄疸消退延迟17例次(25.0%),体温异常15例次(22%),出血倾向14例次(20.6%)。

2.3 实验室检查CRP升高41例(60.3%);24例做血培养,9例阳性(13.2%)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大肠埃希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胸部X线异常43例(63.2%);RBC进行性下降26例(38.2%);WBC降低或升高22例(32.4%);代谢性酸中毒13例(19.1%);血小板降低12例(17.6%);血糖异常9例(13.2%)。

3早产儿感染临床检查

随着实验室检查技术的发展,对于上述临床症状,已有了更多更有效的实验室支持证据。首先,白细胞计数作为反映感染的最直观指标,在早产儿感染诊断中同样不可忽视,根据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WBC>20×109 /L或8 mg/L数值,阳性率较低,高敏感CRP检测方法已经于I临床得到提倡,其参考值可降低至3 mg/L且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再次,血培养作为传统败血症的基本检查方法,虽然阳性率较低,却是针对致病菌进行目标治疗的最明确指导,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优势致病菌。此外,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肺部感染证据,是不可忽视的影像资料,本组病例中少数患儿出现典型咳嗽、口吐泡沫等症状,大多数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憋,完善胸片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增粗或斑片影等,支持肺炎诊断。因此,笔者因为,白细胞计数、CRP、血培养及胸片仍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

4早产儿感染因素及预防

目前报道,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侵入性插管、早产低体重、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静脉营养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本研究表明胎龄越小(尤其是孕周

早诊断、早干预,应用有效抗生素,辅以支持、改善循环、微量喂养等方法,早产儿感染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提高,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但其治疗同样显示出很大难度,仍有一部分患儿不可避免重度感染致呼吸循环衰竭,预后不良率较高,因此,做好感染前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围产保健,减少早产、极低体重儿出生及严重窒息的发生;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③重视呼吸道管理,加强口腔护理,包括气管内吸痰技能的训练;④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⑤针对性应用细菌敏感抗生素,杜绝滥用抗生素;⑥加强综合支持治疗,提高患儿对抗感染能力。

参考文献

[1]申永燕 董冬梅 于淑静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4期

[2]王蕙 高危早产儿静脉营养40例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1期

[3]徐玉香 加拿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手卫生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杨玉丽,女,湖南省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从事新生儿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