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物描写的绘画艺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物描写的绘画艺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是哈代的经典作品,体现了较高的文学水准和艺术价值。作者在多处借助绘画艺术表现小说的主题,在刻画人物时尤为突出。哈代运用印象派手法刻画人物外貌,使人物如一座座浮雕展现在读者面前;借助黑、白、红等多种色彩,生动地诠释了多变的人物性格,升华了文章主题;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绘画艺术的使用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个性,也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苔丝;人物描写绘画艺术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创作于1891年,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经典作品。他描述了资本主义对原始的农村经济的入侵和吞噬。威塞克斯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被迫转化成工人阶级,只有为资产阶级劳动才能谋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苔丝的农村姑娘,由于贫穷她被迫攀附了一个富有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少爷阿历克是个的好色之徒,了苔丝。经历了生活的折磨后,苔丝在奶牛场打工时遇到真爱安琪儿。新婚之夜在互相坦白时安琪儿得知苔丝的过去,也离开了苔丝。为了生存,苔丝被迫又回到阿历克的身边。不久安琪儿悔恨自己的冷酷无情,从国外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意识到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阿历克,鼓起勇气杀了他。苔丝最终被处以绞刑,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一、作者哈代与绘画的渊源

哈代是一个具有艺术审美的文学家,这与他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1840年,哈代生在英国南部农村多赛特郡,那里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风光。树林里长满了茂盛的参天大树,浓密的灌木和野草掩映着古老的大树桩,蝴蝶飞舞,鸟儿鸣叫。哈代年幼时住的是草顶的小屋,周围野花遍地、绿草如茵。这种美丽的自然风光陶冶了哈代诗人的气质和艺术家的审美。生活在这种宁静幽美的环境中,与自然亲密的接触,铸就了哈代对于光和色彩的感受力和敏感度。哈代绘画般的艺术眼光不仅来自于童年的田园生活,而且与后天的艺术熏陶和个人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哈代是一个努力好学的人,虽然只受过六年的学校教学,但坚持自学。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对绘画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哈代文学创作的启蒙导师是亚瑟.布鲁姆菲尔德,他不仅是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还是一位优秀的水彩画家,在他的引导下哈代接触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绘画。在与众多绘画艺术家朋友的接触和浸染中,哈代培养了一种艺术家特有的眼光,使他的小说一开始就有强烈的绘画特色。哈代对绘画的了解不只停留在兴趣的层面上,他一度停下小说创作,学习绘画知识。哈代曾四次造访意大利,去接受艺术的熏陶。哈代对著名的画派和画家颇有了解,在他的作品里多次直接使用绘画术语。哈代还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画风吸纳到作品中,用于塑造人物、表现心里或者是营造环境。

二、人物描写中的绘画特色

这部小说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成功的景物描写,英国农村的绿野风光在哈代的笔下让我们一览无遗。本小说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人物描写,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外貌、性格特点。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各个独有的特点,特色鲜明。哈代运用了大量绘画手法刻画人物外貌、诠释人物性格和传达人物内心。(一)以印象派手法刻画人物外貌小说中对于苔丝外貌和神情的文字描写极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人物外貌描写是采用肖像画法,直接描写人物的脸型、肤色、眼睛、嘴巴等特征。哈代在描写人物时不仅采用这种方法,更多的是借鉴了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哈代通常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通常把人物神采奕奕的肤色和亮丽的服装色彩衬托在暗色的背景中,这种手法使人物跃然纸上,犹如一座浮雕突现眼前。作者曾将苔丝形容为“一尊玉石浮雕”,使人物有很强的立体感。哈代在描写人物外貌特征时注重从轮廓、曲线、色彩方面着手,同时还注意捕捉人物的眼神,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在描述少年时代的苔丝时,作者写到我们可以从她的面部想象到她二十岁是的模样,从她嘴角的曲线上偶然看到她五岁时的样子。嘴角的曲线这样细致入微的个人特征也逃不过哈代敏锐的观察力,被他用来展现人物特色。哈代还很注重对人物眼睛、嘴、皮肤和神情的刻画,他把苔丝的眼睛比作钻石,何等美丽、珍贵。哈代把苔丝的嘴比作是“含着白雪的玫瑰”,把皮肤比作是“缎子”,用“王家的气派”来描写她的气质。哈代用现实中具体可以感知的物品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让读者可以容易的联想出这样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印象派画家认为在强弱不同的光照下景物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很注重对光和色的使用。哈代在描写苔丝时并没有直接地去勾勒身体的轮廓,而是注重描绘人物在强光或微光下给人的整体感觉和印象,用画面的形式展现人物的神韵。哈代使用不同的色彩来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达到艺术的效果。在小说中,在描写苔丝挤奶时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此时她正这样挤着老美人,太阳正巧照在挤奶的一面,直射着她穿着粉红色长袍的身形、白色的遮阳女帽和她的侧面面影,仿佛是用母牛的黄褐色做背景的一尊玉石浮雕……”(第132页)在描写苔丝眼神时,哈代用蓝色、灰色、紫罗兰色来形容她眼睛里发出的光芒。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奇幻而又高贵的感觉,足以表现出哈代美丽而高贵的内心。与苔丝初次见面,安琪儿认为苔丝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异常现象和一种令人温暖的玫瑰色幻影。用色彩来代替对一个人的印象,印证了印象画派的风格,以宏观的感受表现细致的情感。作者借鉴印象派的表现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外貌,使人物的形象突出,传神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物的感情,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二)以色彩诠释人物性格小说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苔丝、阿历克和安琪儿,哈代没有直接的去评价他们的性格,而是借用不同颜色的词语来暗示人物的性格。作者将色彩和象征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内在性格的冲突外化为视觉上的色彩冲突。白色代表着纯洁、美丽,哈代在小说中多处用这个颜色来诠释苔丝的性格。苔丝一出场就是以一个白衣少女的形象,与一群身着白色衣裙的少女参加当地乡村的聚会,十分美丽。原文是这样写的:“她那灵动的牡丹一样的嘴唇和天真的大眼睛却给她的颜色和形象增添了魅力。她在头发上系了一条红色的带子——在整个白袍队伍中她是唯一有这样鲜艳装饰的人。”(第10页)白色衣裙显示出她美丽、圣洁,而头上的“红色”也显示出她热爱生活、生机勃勃的性格,就像他在安琪儿的眼里是“含着白雪的玫瑰”一样,美丽可人。苔丝纯洁、活泼的形象就在红白色彩的点染中灵动起来。苔丝和安琪儿相爱的时候,哈代这样写到:“她那双永远闪动的瞳仁深处,那儿闪耀着蓝色、灰色、紫罗兰色的光。”(第151页)蓝色代表女性的颜色,也象征着忠诚;紫色则代表着高贵,苔丝虽然家道败落,但祖上却是贵族;灰色代表着不被喜爱、恐怖残忍和死亡,也预示着苔丝最终杀死了阿历克。这三种颜色将一个忠诚、高贵但又暴力因子的女性形象展示出来了。和苔丝的善良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就是阿历克,他是恶魔的化身。如果我们用白色来形容苔丝的性格,那么黑色就是阿历克。德国作家爱娃•海勒在《色彩的文化》一书中认为黑色代表着保守和无政府主义、肮脏和卑鄙、死亡和结束等。哈代在小说中以“黑色”来诠释阿历克这个反面人物的性格。“此人肤色近于黝黑,嘴唇虽然红润光滑,却肥厚不成样子,年龄虽不过二十三四,却已蓄了两撇修得整整齐齐的黑色髭须,须尖向上翘着,这人轮廓虽然带着几分野蛮,她的面庞和灵活大胆的眼神里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第31页)黑色的皮肤,黑色的胡须和野蛮的轮廓,把一个资产阶级那种无情、虚伪、狰狞的面目勾勒的十分形象。苔丝每次去阿历克的庄园都是穿着白色的衣裙,几乎次次都要受到阿历克的侮辱。苔丝由于贫困,不得不去攀附这个远房亲戚,最终只能是悲剧的结局。白色是一个最容易受污染的颜色,和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个雾色朦胧的夜晚在深黑树林里阿历克强迫了身着白色单衣的苔丝,这是黑色对白色的污染。苔丝生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安琪儿,他出生于一个温文尔雅的中产阶级家庭。安琪儿和阿历克共同造成了苔丝悲剧的命运,一个抛弃了她,一个侮辱了她。安琪儿与阿历克的性格完全不同,哈代也运用了不同的色彩来诠释他的性格。原文是这样写的:“那胡须从靠近面颊处的浅麦桔色逐渐变深,到末端变成了温暖的褐色。他在挤奶时围的麻布围腰下穿了一件深色棉制天鹅绒夹克衫,一条灯芯绒裤子,扎着绑腿,还有一件浆硬过的白衬衫”。(第100页)安琪儿出生在一个信仰宗教的中产阶级家庭,却愿意和农民打成一片,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按照家人的安排去工作和生活。在调遣色彩上,哈代既没有用单纯的白也没有用单纯的黑,而是用了温暖、渐变的色彩。安琪儿是一个多变性格的人,他外表温和,总是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和纯洁善良的苔丝是天生的一对。哈代用浅麦桔色、褐色描写他的胡须,代表他渐变的性格。褐色代表着隐秘的情人、纯粹与愚蠢,“他是保守、男性、权力及残忍的色彩。”

三、结语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绘画艺术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这一目标。哈代通过印象派手法刻画人物外貌,人物如一座座浮雕展现在读者面前;借助色彩,生动地诠释了人物性格;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人物内心世界。借助绘画手法来进行人物描写,增添了文字的表现力,加深了作品的悲剧内涵。绘画艺术的使用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个性,也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爱娃•海勒(德).色彩的文化[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刘川.论哈代小说形式技巧的形成及意义[D].南京:南京大学,2012.

[4]孙演玉.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看张译本《德伯家的苔丝》[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秦玉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