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痤疮形成机理及祛痘产品开发和临床实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痤疮形成机理及祛痘产品开发和临床实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痤疮的临床表现及形成机理

(一)痤疮的临床表现

痤疮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变;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古代称面疮,酒刺、“肺风”“粉刺”或“面疮”,俗称“壮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寻常性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10-20岁)的男女,俗称青春痘。也常见于30-40岁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偶有发生影响美容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只是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病率而已。

痤疮表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点状样痤疮:面部呈现的小点状散在小白点接近于皮肤色,如用手挤压,可挤出条状或米粒大的黄白色,半透明的脂肪栓;还有表现为小点状的小黑点,是经过氧化后所形成。

2 丘疹性痤疮,最常见的皮肤损害以发炎的小丘疹为主,高出皮肤,大小有如米粒到豌豆大,较密集,有的也较坚硬,颜色是淡红色或深红色,有时在丘疹中央可以看到黑头或顶端发黑的皮脂栓,时有痒或疼痛感。

3 脓疮性痤疮:以脓疮表现为主,高出皮肤有绿豆大小,顶部形成白头脓疱,底部色浅红或深红,触之有痛感,脓液较为粘稠治愈后常遗留或浅或深的瘢痕。

4 结节性痤疮: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颜色呈浅红色或深红色,表现不一,有的显著隆起,而成为半球形或圆锥形,可长期存在或逐渐吸收;若脓液破溃后形成明显的瘢痕和色素沉着。

5 萎缩性痤疮:是指丘疹或脓疱性痤疮损害,破坏了皮脂腺体,所引起“凹坑状”的瘢痕,多见于患病时间较长,反复发作,而没有加以重视的患者。

6 聚合性痤疮:它也是皮肤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皮肤的损害呈现多种形态,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窦道,瘢痕、硬结密集发生。

7 囊肿性痤疮: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菌感染,破溃后流出血性胶流状脓液,炎症不重,以后逐渐形成窦道或瘢痕。

8 恶病性痤疮:皮肤损害为小米粒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质地较软,含有脓液或血液,长久不愈,愈后遗留小瘢痕,可转变为疽疖痈,此型多见于体质虚弱者。

(二)痤疮形成的机理

痤疮与皮脂腺分泌过多、细菌过度生长、毛孔堵塞、内分泌因素、情绪因素、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使用不恰当的化妆品等因素相关。

痤疮发生是皮脂腺的快速发育和皮脂的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的。进入青春期后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升高,睾酮在皮肤中经5-α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后者与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此外孕酮和肾上腺皮质中的脱氢表雄酮也有一定的促进皮脂分泌作用。皮脂主要由角鲨烯、蜡酯、甘油三酯和少量固醇及胆固醇酯组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蜡酯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含量的降低可使毛囊周围的必需脂肪酸减少,并促进毛囊上皮的角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粉刺的形成始于皮脂腺毛囊的扩大,这种扩张继发于异常角化的角质细胞。在毛囊漏斗下部,角质形成细胞中板层颗粒减少,代之以大量张力细丝、桥粒和脂质包含体,这种角质细胞不易脱落,导致角质层增厚和角质物堆积,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腺排出障碍,最终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碍易继发细菌感染。毛囊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批马拉色菌,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为最重要,该菌为厌氧菌,皮脂的排出受阻正好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局部厌氧环境,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后者是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诱发或加重炎症。

除上述因素外,部分患者痤疮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等有关,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痤疮如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免疫反应发挥重要作用。

二、痤疮的中医分型

临床上常见的寻常型痤疮(表现为丘疹、黑白头粉刺)多属于中医的肺胃蕴热型(热、火毒);结节型、脓疱型的多属于中医的血瘀型(瘀);囊肿型的多属于中医的痰瘀结聚型(湿、瘀)。

1 肺胃蕴热:

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表现为皮肤油滑光亮,颜面、胸背散在皮疹,针头至芝麻大小,色红,顶端有黑头,可挤出黄白色粉渣,亦可见脓头;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2 气血郁滞:

多见于女性。表现为面色晦暗,毛孔粗重,颜面等部位皮疹经年不消,久治难愈,色红或暗,红肿坚实;多伴有月经不调,经行血块,经行腹痛,经期皮疹加重等。

3 痰瘀结聚:

多见于男性。病程日久,表现为皮肤粗糙,颜面及下颌部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渐成黄豆或蚕豆大小肿物,肿硬疼痛或按之如囊,日久融合,凹凸不平,或部分消退而遗留瘢痕。

三、痤疮产品的开发

开发产品,首先应分析痤疮形成的原因,从切断发生的根源入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中药选材,并依据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进行配方。

治疗与护理结合的药妆理念:治疗与护理结合起来祛痘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它不但能够解决已形成的痘痘问题,更能令肌肤在微粉刺时期就得到彻底的治疗,并起到长期护理的作用。

设计药妆品的思想:药妆品应是功效化妆品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结合,即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妆品。它应以中医理论和中医治疗为指导思想,以皮肤科学为基础,针对肌肤特点设计功效产品类型,细化皮肤类型,关注环境、气候、四季变化对皮肤的影响,解读肌肤问题。同时,它应强化功效,精简配方,寻求合适剂型。以植物添加剂(含中草药)为主,并对所有原料、添加剂进行刺激性测试,保证成品无刺激。

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经过潜心研究痤疮发生的机制,采用中医经典处方,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本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原则,率先研制出应用于痤疮局部的特效外用胶霜制剂――复方丹参酮。

复方丹参酮组方的经典之处还在于依据君臣佐使的思想遣方用药:

君药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含有的中药主要成分深入毛囊深处,消除皮肤油脂和污垢,杀灭痤疮棒状杆菌和其他痤疮相关菌群。

臣药具有促进透皮吸收的功能。可溶解角质层,强力渗透杀菌消炎的作用,控制局部感染。

佐药具有疏通毛孔的作用。可疏通堵塞的毛囊皮脂腺导管,保证皮肤的正

常呼吸。

使药具有修护受损肌肤的功效。均衡毛囊内的生态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修复受阻的局部微循环,平复痤疮后的疤痕。

诸药合用具有彻底清除、斩断体内热(火毒)、瘀、湿的宿主皮肤上的痤疮表象,有的放矢。尤其是臣药具有中药促透作用,可通畅毛孔。切实达到祛痘、修复肌肤的作用。

实验室结果显示,复方丹参酮对从患者痤疮处分离到的五种相关病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四、痤疮临床报告

临床运用中药复方祛痘胶外敷治疗痤疮患者36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66例,男114例,女252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3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部出现丘疹,多数呈黑、白头粉刺样,色红,顶部出现小脓疱或囊肿,自觉轻微瘙痒或疼痛,反复难愈。

2 方法

每日洗面奶洁面后,在痤疮上和易发部位涂中药胶霜适量,早晚各一次。3天、7天、1个月、3个月各统计一次。

3 标准

按痤疮的西医诊疗标准并参照《中医新药治疗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痤疮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

(2)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皮疹部分消退或消失,减小或减少;

(3)无效:临床症状、皮疹未见好转。

4 结果:

(1)见效快,3天、7天有效率可达98.36%,并有一定的治愈率,3个月的治愈率为75.41%。

(2)对寻常型的痤疮治疗效果均显著。

(3)没有一例反应出现过敏、皮肤不适等现象。

中医药祛痘与现代皮肤病学所论痤疮与青春期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瘀积于毛囊形成脂栓相关,同时,皮脂被毛囊中存在的痤疮棒状杆菌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毛囊内容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化脓而形成脓肿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相合。

虽然临床用药物如壬二酸、口服异维A酸类药、局部用维A酸类药、维胺酯、口服避孕药、抗生素类药以及雄激素拮抗剂、微量激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局部外用等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些化学药物和外用品治疗痤疮的同时亦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引起的皮肤问题亦不容忽视。因此,天然中药祛痘产品是祛痘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