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宜君县城关二小“仁爱”教育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宜君县城关二小“仁爱”教育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陕西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秉承传统“仁爱教育理念,规范学校风气,结合新教育发展模式,开展“仁爱”教育,并进一步将“仁爱教育”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为学校发展寻找支撑点;将“仁爱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塑造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取向;将“仁爱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全面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以期让每个学生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 宜君县;城关二小;学校文化;仁爱教育;实施策略

“地福有福地,君宜来宜君”。宜君县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既因宜君水而得名,又因适宜君王避暑而称谓,距省会西安120公里,北距轩辕黄帝陵27公里,210国道和包茂高速穿境而过,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一道绿色屏障。

宜君历史悠久,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彭祖故里、北魏石窟、姜女泪泉、云梦山道教胜地等人文古迹,还有福地湖、太安森林公园等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这里不光气候宜人,更是一方教育的热土。在宜君县委、县政府和县文体局的关怀领导下,近几年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倾力打造学校自身特色,已呈现出“一校一品”的良好局面。

宜君城关二小作为宜君县城的重点学校,在宜君县委、县政府和教体局领导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学校经过多次提炼、升华,最终确定以“仁爱”教育主题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思想,并以“让每朵花儿灿烂绽放”作为学校永恒的办学理念,力争通过学校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让宜君城关二小全体师生都能感受仁爱文化,真正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完整的教育生活,让仁爱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一、“仁爱”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面对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面对优质教育的不绝呼声,面对教育发展规范化、国际化的世界背景,全面参与社会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资金、生源、师资等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

现代教育学家校长恽代英曾说:教育就是要引导人的本能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促成学生“身心性”各项能力资格的养成。宜君城关二小所倡导的”仁爱“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本能,发展每一个孩子身心性的健全人格,以仁润心,以爱化人,让每一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鼓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茁壮成长,全面发展。

二、“仁爱”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

宜君二小“仁爱” 教育理念要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必须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生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来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1、秉承“仁爱”教育理念,规范学校风气

学校风气具体表现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等。基于以上考虑,宜君县城关二小树立了“以仁润心、用爱化人”的校训,希望用“仁”的思路进行学校管理,规范学校风气。

具体体现在:教师管理方面,首先要严格要求教师,要求树立教师仁义仁爱的表率形象,从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严于律己,肃清教风校风,引导和激励教师内外兼修、品位与品格双赢,真心、真情、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良性互动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学校又要关心教师,在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福利待遇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为教师赢得更多权益,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学生管理方面,让爱成为锻造学生品质、学生习得、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有力武器。学校各方面的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教学反馈、教育成果、德育教育来展开进行,仁爱教育,既是教师教学教研的起点,也是教师教学教研的终点,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

(1)求实、求真、求美的校风。校风是具有鲜明学校个性特征的道德风貌,更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风受社会风气影响,同时校风也能反作用于社会风尚。校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的素质,建设良好的校风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宜君县城关第二小学沿用仁爱教育理念,以“求实、求真、求美”规范校风。就是要求学校广大教师以求实的态度,加强“仁爱”教育的道德之风,求实的工作精神乐教爱生,加强道德涵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真精神,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2)同心、同行、同乐的教风。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宜君县城关二小教风以“同心、同行、同乐”为内容,就是要求教师跟随教育潮流、教育动向,不断提升自我学习意识,施“爱”于生,用爱育人,永葆高尚师德,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尊重学生人格,精益求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至真、至善、至美的学风。“至真”就是要求师生要真诚待人,不虚心假意,包括说真话、走正道。“至善”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至美”就是要求师生去做一个为人好的“美”人。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美人或事物。“至真、至善、至美”要从“心”和“行”出发,将宜君二小学“仁爱”文化主题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到学校日常工作学习之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结合新教育发展模式,开展“仁爱”教育

蓝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说:“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仁爱”教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说校训奠定了学校总的文化基调,教风和学风的配套设置丰富充实了校风校训,教学模式则是教训得以贯穿实现的根本途径。仁爱教育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对策,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价值,让学生感受到重要性,以激励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求上进的愿望,用教师正己立人的表率作用、权威魅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律性和自我决断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

三、学校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步骤

在以文化为关键词的世纪里,构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室内外张贴具有“仁爱”教育理念的标语、板报、文化橱窗,别具特色的学生作品都有助于建设学校品牌形象。

1、将“仁爱教育”与学校整体规划相结合,为学校发展寻找支撑点

在学校的2013年年度学校三年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今年将强化学校走廊文化、楼道文化、部室文化和楼体亮化工程,在这些文化建设项目中,都将“仁爱教育”列入其中,提出明确的达成目标,从而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且在每学期德育计划中,不断加以细化,总结成功与不足,提出调整策略,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达成指标,保证“仁爱教育”有序实施。

2、将“仁爱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塑造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取向

将“仁爱教育”对学生的培育目标,也作为师德建设的衡量尺度,要求教师要先于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重于实践,做学生的示范员,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提高师德形象,营造全员育德的氛围。

3、将“仁爱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全面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在各学科教学中,积极倡导与学科的结合,挖掘学科中“仁爱”思想,努力渗透“仁爱教育”。如相互问候、合作表演等都渗透文明礼貌,全力学习培养团结互助,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砺志求知,勇于践行的“仁爱”思想文化。

四、结语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即命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因为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养成好习惯的结果。

宜君城关二小所“倡导的”“仁爱”主题文化思想,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作为学校,倾力为学生创造仁爱、和谐优雅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的本能与个性都得到发掘与培养,避免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本性弱点的影响与牵制,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最终让宜君城关二小的全体学生都能将“仁爱”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六年的义务教育,全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胸怀梦想,脚踏实地,励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