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翻转课堂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翻转课堂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契合学生需要、注重互动正是翻转课堂成功入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翻转课堂运用的实效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至关重要。然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心理惯性、课堂互动环节设置作为影响翻转课堂实效性的因素,其作用发挥不足已然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瓶颈。本文着力从合理课程内容设置、增强课堂互动性、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翻转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110-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调节大学生心理状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需要探索更适合学生需求,融知识体验与互动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由微课支撑的翻转课堂恰恰适应了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且已经成为不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微课因其教学目标单一、资源多样、应用广泛、易于扩展等优势迅速获得了授课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接纳与认同。翻转课堂以微课为基础加之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教学顺利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给心理健康课程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与动力,对于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依附性的载体与途径。

区别于传统心理课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起的教学模式,在课外讲授知识点,在课堂上更加注重互动,无疑搭建了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有力平台,也搭建了通往学生内心的桥梁。而翻转课堂何以取得心理健康课程的青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 翻转课堂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必要性

1 翻转课堂契合了心理健康课程以生为本的要求

心理健康课程的中心是学生,它以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或心理疑问,从而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课程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讲解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心理健康课程要想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而翻转课堂则实现了课上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课堂互动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的效果。翻转课堂将学生充分放在了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它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变化来开展课堂教学,尊重了学生心理意愿的表达,而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需要的。

2 翻转课堂契合了心理健康课程重实效、重内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以增强学生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因而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特点是注重实效多于注重形式,注重心理素质提升多于注重心理知识掌握,注重心理知识的内化多于注重灌输,注重学生的积O参与多于注重学生的被动接受。本门课程的专业目标与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只有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也能有效深入学生内心洞察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探明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心理问题。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上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与同辈群体有个初步的了解与比较,从而对自己的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向度。事实上,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本身就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益于学生的成长。

3 翻转课堂契合了心理健康课程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参与的整合模式。翻转课堂一方面把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学生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的结合,因而从总体上说,翻转课堂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课程全过程参与的要求,顺利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连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内心世界,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指导与互动。要实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翻转课堂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不是简单的通过灌输手法而是通过内化为学生的观念意识,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展自我心理素质的培育能力。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转课堂更加契合了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

二 制约翻转课堂实效性的瓶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增加学习的互动性方面有着独到的效果。但是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些许制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更需要教师能够灵活专业的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带动整个课堂的运行,因而它对教师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更为严格。教师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是否有效果。翻转课堂运行过程中由于教师将知识点通过视频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相对自由灵活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所花费的大量时间不是在知识点上而是在课堂互动与交流上,通过团体辅导、案例分析与课堂体验、角色扮演等形式与学生互动。这个要求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习惯了传统的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教师要突破自我,突破课堂的硬性束缚,打造一个整体线条流畅、舒张有秩的课堂互动环节,对其来说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就远多于传统课堂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不一定是专业科班出身的心理老师,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良莠不齐,心理专业素养提高和实践技能的机会很少,很多是直接通过短期培训后直接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因而教师控制课堂的实际能力没有达到心理课程的真实需要。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组织与管理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