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团体凝聚力对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团体凝聚力对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探究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对体育运动成绩影响分析。从团队中运动员之间的相似性、人际关系在运动队队员之间、团队内部协作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方式。为团体在体育运动比赛过程中取得预期成绩目标,客观的发挥出团体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团体凝聚力 体育运动成绩 分析

体育团体凝聚力是一个团体共同追求同一目标的动力过程,是团体人员心理特征的重要指标。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团体项目的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一个团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队队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团体凝聚力。队员之间的情感比较好,在训练或生活中配合比较默契时,才能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因此,团体凝聚力对于运动团队取得很好的成绩非常重要。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从2000年至2015年的《运动心理学》、《体育科研》、《体育科研》、《广州体育学报》、《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报》、《体育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现代管理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博硕论坛》、《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团体凝聚力与体育运动成绩的关系

团体凝聚力是一个运动团体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研究表明:运动团体的凝聚力和运动效率高了,在比赛中就能正常或超常的发挥出比赛水平,拿到一个满意比赛成绩。成员之间若比较喜欢进行交流和沟通,运动团队各个队员参加比赛的主动性越高,就会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二)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1.个体队员间的相似性

研究表明:当运动队的队员在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相似时,它将能使团队凝聚力增高。队员之间兴趣爱好、奋斗目标、性格、价值观等各方面相似,在生活上有共同话题,乐于交往,自然而然地使团体凝聚力会逐渐增强。

2.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心理上的距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多注意建立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增加队员之间在生活、学习、训练、比赛中互帮互助、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从而提高团体凝聚力。

3.团队内部协作

团体能力一个整体的能力,发展团体凝聚力是建立在个体间相互协作的基础上的。团体内部协作是团体成员之间为了满足双方利益的需求,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上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方式。

(三)增强团体凝聚力的途径

1.制定明确的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

确立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承担的角色任务,可以让个人专注于需要完成的目标活动中。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清楚认识和了解自己及其他成员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从而培养每一位队员的主人翁意识。

2.促使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和谐

多项研究表明队员之间的内部沟通与交流是促使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就生活、感情、训练过程感受等问题进行交流,让队员之间彼此更加喜欢和亲近起来。和谐的内部关系可以建造队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增强合作意识的内部环境。从而增强团体凝聚力和提高运动比赛成绩。

3.保持相对稳定的阵容

运动队的整体状态是影响团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发展。较稳定的阵容,有利于增加了教练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运动员彼此之间的熟悉与默契,能够很好地在比赛场地上把运动技能和良好的团队能力表现出来。随意变换队员和教练员,尤其是对队员比较多的集体项目运动,这将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一件事情,坚持相对稳定的阵容和主力,使整个团队形成相对稳定的配合,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三、结论

(一)制定明确的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

制定明确的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是形成团体凝聚力对运动成绩影响的重要基础,把团队目标和各个队员之间的个人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是团队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提高团队信任度

教练员和队员、队员和队员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彼此产生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来提高团体凝聚力。

(三)合理掌控团队规模

教练员应该熟悉掌握团体中每一个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安排合理数量和结构的团队成员,控制团队规模;保持队员在一定的时间相对稳定,鼓励队员之间多进行交流,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感,从而提高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罗军.高职院校篮球训练队团体凝聚力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2013(252).

[2]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6-387.

[3] 李小妮,薛海涛.高校篮球运动队团体凝聚力的培养[J].博硕论坛.2013.3(1).

[4] 李长春,赵效江.高校手球运动凝聚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