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信”亦称“信银”,是江门五邑等地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寄给家人的汇款(“银”)和家信(“信”)的俗称,也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和福建侨乡,华侨汇款与家书多被称为“侨批”,银信和侨批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2007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5处、广东省第1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什么能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呢?我们可以通过广东江门五邑侨乡另一珍贵文化遗产“银信”,来了解“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形成原因,透视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理解“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的奥秘所在。

银信的内涵

清末、民国时期开平碉楼的大量兴建,与源源不断的银信流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有银信,后有碉楼。

“银信”亦称“信银”,是江门五邑等地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寄给家人的汇款(“银”)和家信(“信”)的俗称,也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和福建侨乡,华侨汇款与家书多被称为“侨批”,银信和侨批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由于近代金融、邮政、交通和信息传播网络还很不健全,华侨汇款的过程十分艰难,参与银信递送的机构亦庞杂多样。海外华侨把血汗之资寄给亲人,通过家书报个平安十分不容易。晚清民国时期,开平华侨通过传统的金山庄、银号汇款给家人,有银必有信,“银”和“信”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即使通过邮局、银行机构汇款回国,这些机构往往也为华侨提供“随款附信”的服务。

开平与台山、新会、恩平四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面临中国南海,风俗相近,民国以前多被称为“四邑”(加上鹤山,即今日所称之“五邑”)。鸦片战争以后,因为国内政局动荡,天灾人祸不断,人民无以为生,加之美国加州发现金矿,于是四邑的民众被动或主动源源不断地出洋谋生,于是四邑地区便形成著名的“美洲华侨之乡”,尤以台山和开平两县的美洲华侨为最多。华侨在外辛苦劳作,寄回大量侨汇赡养家眷,同时以书信与家人互通信息,维系感情。可以说,银信是民间档案文献的瑰宝,亦是人类珍贵的记忆遗产。

银信与“开平碉楼与村落”形成的关系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最令从事申遗工作专家学者欣喜的是,每当打开一栋尘封已久的碉楼,都可以发现大量华侨书信和其他文物。透过这些书信,能够解开许多碉楼建筑之谜和碉楼背后更多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银信与“开平碉楼与村落”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文化遗产的两个面:银信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形成的物质和思想基础,“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华侨心血“银信”的物化表征。

侨汇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形成的经济基础。清末至抗战时期,国内政局持续动荡,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饥民铤而走险。开平因为水陆交通方便,又是侨乡,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贼匪猖獗,俗语说:“一个华侨三个贼”,贼匪劫掠的对象主要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华侨家庭,有时甚至劫掠学校。开平华侨身在异国,心系桑梓,纷纷汇款回国建筑碉楼供家人、村民和学校师生防避贼匪,如塘口开平安荣里华侨“周荣归家,建一座堡垒式的钢筋水泥石屎大楼防贼,墙厚一尺多,为塘口区华侨建楼之先声”①,又如,1915年,百合区儒东旅美华侨捐款建筑“镇潮楼”供乡亲防贼之用,楼顶装置了德国生产的报警器。碉楼的兴建确实起到了防匪作用,如1921年9月15日,美洲华侨陈以卫给美洲归侨陈以琳的信中说:“内地贼匪日益日炽,正可忧虑。幸得我兄碉楼一座利便,乡民各借欢喜。则兄护福无疆也。然兄汝须要日夜提防,勿被其困。”②1922年11月22日,香港万福同方景堂给陈以琳的信中说:“贼匪猖獗,出入畏途,无事不宜出港、省,总以安居碉楼庭前,训子待其识多些。”③当然,开平碉楼也有防涝和居住等功效。

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开平碉楼主要建筑于清末至抗日战争前的40年时间内,其中绝大部分为海外华侨汇款建筑。鸦片战争之后,开平人大量出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到清朝末年开始陆续汇回血汗金钱。宣统元年(1909年)《开平县乡土志・实业》记载:“以北美一洲而论,每年汇归本国者实一千万美金有奇,可当我二千万有奇。而本邑实占八分之一。”二、三十年代碉楼建筑的高峰时期,开平全县的侨汇收入约有四五百万美元,侨汇成为开平侨乡民众重要的经济支柱,为碉楼的建造提供了资金基础,据调查,1925年建成的百合镇永安村“天禄楼”,费银1.2万元,经费由美洲和澳洲华侨捐献;同年,美国华侨方润文花费6万广东双毫银建成塘口自力村的“铭石楼”。④同一时期建筑的碉楼花费大抵都在1万银元,这在当时是相当不菲的一笔支出,如果没有侨汇作为基础,如此众多碉楼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是不可想象的。

华侨家书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华侨在海外拼搏,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回乡一次,因此,他们主要通过银信保持与家人的经常联系。在家书中,华侨除了问候亲人、报送平安和分配所寄金钱之外,也会描述国外的见闻,有意无意之间,把他们在海外所见到的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景象和观念,倾泻在纸上。加之华侨回国的现身说法,在开平侨乡营造出一种对海外现代物质和文化向往、崇尚、模仿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风尚。如开平侨乡有模范村建设运动,讲究乡村建筑物的布局、采光、排水,碉楼和洋楼掩映在翠竹、碧田、水塘和山色之中,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俨然是一幅幅清丽典雅的山水画卷。

开平华侨在家书中还夹寄国外建筑的照片、明信片或画报等,为乡土建筑师提供了设计和建筑碉楼的模板。在位于塘口镇原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的庄园“立园”内,陈列有当年华侨寄回国内的许多以欧美建筑为主题的照片、明信片,开平许多华侨家庭民居的门楣以及室内彩画,以国外建筑为风光,其中有类似碉楼的外国城堡建筑的形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复合等认为,大多数碉楼是当地工匠根据来自海外的照片或绘画中描绘的建筑形象,按照楼主的要求,加之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建造经验发挥创造的产物。⑤有些华侨直接聘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碉楼样式,“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席专家张国雄教授就推断:“也有个别华侨是自己从国外或香港直接带回设计图纸,交给工匠作为参考。”⑥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最新征集到一件来自美国设计的碉楼图纸就证实了这一点,图纸上写着:PETER CULLEY & ASSOCIATES,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568 Howard Street,San Franscisco CA.很显然,这是由美国旧金山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图纸,很可能由华侨以书信形式寄回家作为建筑图纸,因为在图纸上除了专业英语和数字外,还有手写的“石屎钢墙设计”、“地基及防潮地面设计” 等繁体中文汉字,表明建筑者对原设计方案还需要进行翻译和理解。

一些华侨常常在家书中讨论建筑碉楼事宜。20世纪20年代,开平社会治安极其动荡,除了一些回国的华侨直接组织实施建筑碉楼外,不少华侨关心家人和家乡的治安,通过书信讨论如何建筑碉楼、保障家人安全。前述归侨陈以琳的侄子小吕宋华侨陈宏珍,就曾和其伯父陈以琳讨论如何兴筑碉楼的事情,陈以琳在信中希望陈宏珍与陈炳仕合份起楼,以便节省费用,但陈宏珍表示不太赞同,他说:“侄意思请起小些,抑起少一层,都系自己一人起座,方免日久龃龉。”⑦希望自己单独建筑碉楼,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开平碉楼将国外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构成元素全部作为建筑的装饰元素,加以拼凑、运用,充满了异国情调,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式样,超出了原本单纯防御的目的,更多反映着楼主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乡土建筑大量吸收西方建筑元素,如果没有华侨和侨乡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型和开放的心态,也是不可想象的。华侨家书对侨乡民众观念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是开平碉楼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

银信是解读“开平碉楼与村落”价值的重要文献

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非因其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创新,而是因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银信在解读“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上,就具有独特的意义。

华侨家书反映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蕴藏着的“大历史”价值,亦即“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是时代大背景下各种历史运动交汇影响下的产物,透过碉楼,可以窥见地方、国家乃至世界历史变迁的影子。品味那一封封发黄的华侨家书,我们可以体悟近代开平华侨与他们亲人的内心世界。在近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排华浪潮甚嚣尘上,华侨们大都孤身在外,而家乡的父母、妻儿老小以侨汇为生,常常渴盼银信的到来而望眼欲穿,正如一首歌谣所唱的那样:“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寄回。”开平碉楼形成的时期,正是排华浪潮高涨时期,因此,华侨们仍然怀抱叶落归根的思想,把侨居地看作是他乡,他们寄回大部分血汗金钱赡养家眷,娶妻生子,买田置地,建筑洋楼和碉楼,精心经营家人和自己年老归乡的家园。“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形成,是开平华侨和开平民众应对国际、国内和地方形势的产物,碉楼映照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大历史”。

华侨家书中体现出的开平华侨和民众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吸纳西方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心态,彰显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价值所在。华侨们在家书中往往诉说在国外谋生的艰辛,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西方的现代物质和文化的崇尚。他们一方面不厌其烦地给家人讲述家和万事兴、尊重长辈、与邻居和睦相处、子弟要好好读书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同时,还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让子弟出洋谋生、读书,鼓励子弟学习英文,给家乡寄回西方书籍、画报和新鲜的生活器物。正因为开平华侨通过书信、现身说法等途径的观念灌输和传播,因此,在开平土地上耸立起千百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碉楼,形成一些建筑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教育卫生事业在同时代的乡村中相对发达的村落,就是入情入理的事情了。因此,有学者就认为,开平碉楼“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并不具代表性,但从体现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却是十分典型的。”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沿海开放口岸城市的建筑,由外国直接传入,或者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大,基本上是“文化移植”的产物,上海滩就是典型,而开平碉楼是在中国传统建筑基础上发展和延续而来,并主动吸纳了外来建筑文化以及近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建筑,是“文化承续”的产物。⑧同样是西方风格的建筑,在口岸城市是被动移植、被迫接纳,而在乡村却缘于华侨和乡村民众的主动吸纳、综合中西,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现象值得品味。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52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