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杜桥镇是台州市最大的省级中心镇,全镇总人口20?郾3万,辖7个办事处、123个村、4个社区。目前,共有党支部280个,其中村级支部123个,社区支部4个,非公党支部80个,其他党支部73个。党员总数5878人,其中农村党员4080人,村两委干部1142人。杜桥镇党委从2001年就开始实施“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使用工程”,积极探索农村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一支数量稳定、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级后备人才备而不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对后备干部态度冷淡、不负责任,认为只要在后备干部名单上“备”上名就行了,用不着组织他们学习,更用不着给他们安排具体工作,一些后备干部备和不“备”一个样,发挥不了作用,不利于他们锻炼成长。而个别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后备人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后备人才在各村发展中作用不明显。各级组织部门在村级后备人才选拔、管理、使用机制上没有统一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各级党委对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不够,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有的村级组织虽然给后备干部安排了一些临时任务,但具体工作不多,培养锻炼不够,不利于后备干部成长。

后备人才管理使用不规范。有的村虽然确定了培养后备干部责任人,明确了培养方向,但是如何培养,缺乏相应的办法;同时对后备干部也缺乏培养、考察和使用的有效措施。

后备人才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村,村级后备干部遴选对象比较丰富,质量相对较好;而经济滞后及一些山区村,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缺乏懂技术、懂政策且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再加上部分后备人才对自己不够自信,对自己上任后能否把村经济搞好存在疑虑,也有部分后备人才认为自己知名度不高,担心得不到村民大力支持等等,缺乏主动参与村民委、党支部职位竞争的意识。

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建设的主要做法

针对上述情况,2004年8月,杜桥镇党委根据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镇全面开展了村级后备人才选拔工作,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要求每个行政村必须保证有3至5名后备人才。同年9月,经过严格的选拔,共有433名同志进入村级后备人才行列。

(一)民主选拔,确保“选好人”。为确保后备人才公开、公正、公平选拔,杜桥镇党委专门成立了公开选拔村级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选拔工作办公室,制定了民主选拔的实施意见和具体目标,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了公开选拔村级后备人才工作,着重在规范选拔程序上下功夫,确保“选好人”。主要是把好“三个关”:

把好“民主推荐关”。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各村开设宣传专栏、张贴考试公告等形式,公布招考条件和办法;广泛动员学历高、年纪轻、有经济头脑的优秀人才踊跃报名参加村级后备人才招考;有意识地扩大选拔范围,把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挑选到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中来。推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召开专门推荐会,由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及村群体组织负责人参加,按照应到会人数的4/5以上进行推荐;另一种是直接由户代表进行“海推”。两种推荐都必须有1/3以上的票数才能进入后备人才初定人选行列,初定人选确定后,再报镇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审核。

把好“公开考试关”。后备人才推荐人选产生后,公开选拔村级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再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环节重在测试参选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环节重在测试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等,最后共有475人顺利进入考察阶段。

把好“考察公示关”。考试结束后,各办事处党委分别成立了考察小组,到考察对象所在村和单位,通过座谈走访、民主测评、支部评价、个别访谈等形式对考察对象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形成书面考察材料上报村级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察结束后,把拟列为村级后备人才的名单在各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并公开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举报监督。公示结束后,再由各办事处党委召开会议,讨论确定村级后备人才。最后共有433人被列为村级后备人才,平均年龄3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0%以上。

(二)多途径培养,确保“育好人”。村级后备人才具有自身素质不一、知识结构差异大、流动性强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镇党委和各办事处党委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培养教育机制,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实行多样化,使每一名后备人才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教育,确保“育好人”。

因材施教,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套餐”机制,即根据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后备人才所在村的干部队伍现状和后备人才的自身特点,开设不同培养班和不同培养内容,供后备人才选择,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常规教育与“点菜”培训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人才的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提高后备人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使其达到参与村级组织工作要求的培养目标。

落实责任人,做好传帮带。建立“1+1”帮扶制度,即1名农村工作指导员或1名村班子主要负责人与后备人才结对,担任后备人才的培养责任人,并规定培养责任人每季度至少与结对的后备人才谈一次心,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并写入自己的民情日记,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其成长。

拓展培养方式,提升工作能力。一是切实加强理论培训。镇党委把村级后备人才培训列入当年的村干部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党校、镇电大、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每年举办两期集中学习培训班。在此基础上,要求后备人才加强自学,鼓励他们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并要求他们在每年年底向办事处、村党委上交一篇学习体会文章,强化学习效果。二是注重实践锻炼提高。挑选部分后备人才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统一安排担任本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或群众团体负责人职务。此举既给后备人才压担子、交任务,拓宽思路,增加从事村务工作的经历,又为优秀的后备人才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顺利进入村级班子作好铺垫。三是积极为后备人才参加村务活动、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要求各村后备人才列席村两委会议,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充分调动后备人才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如在村征地拆迁、村庄整治、村宅基地整理等中心工作中,安排他们与村、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管理,确保“管好人”。镇党委把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民主推荐情况、考核考察情况等进行汇总整理,把所有的后备人才人事档案都收归到镇组织办,建立了全镇村级后备人才库,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后备人才的管理,确保“管好人”。

建立组织谈话和个人汇报制度。镇党委要求各办事处党委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谈话,各驻村指导员要不定期与后备人才谈话,全年与每名后备谈话不少于4次,村党支部书记全年与后备人才谈话不少于6次。后备人才则必须每季度向村党支部、每半年向办事处党委汇报一次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通过谈话和汇报,及时、全面地掌握后备人才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建立考核评议制度。镇党委在年终对后备人才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内容包括工作实绩和党员、群众代表、村干部参加的民主测评情况等,考核结果统一记入本人档案,作为淘汰或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评议,一方面较为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后备人才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另一方面也为后备人才亮相、展示自我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知名度。

建立动态管理制度。镇党委对村级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各办事处党委根据后备人才的现实表现和考核评议情况,在听取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将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同时通过推荐考察补充新鲜血液,使后备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四)科学使用,确保“用好人”。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是基础,使用才是目的,为解决部分村后备人才备用脱节、备而不用的问题,镇党委和各村积极为后备人才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直接参与村内事务,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做到“成熟一个用一个”,特别是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党委和办事处党委积极为后备人才的“转正”创设合法通道,切实加大后备人才的使用力度。

积极为后备人才“腾位子”。为了创造条件推能人,杜桥镇党委对村干部实施村干部职务任期制,掌握在职村干部年龄结构,严格按照“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退线的规定,及时为后备人才腾出位子,从而使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走上村两委岗位,而对于基本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后备人才,根据村实际需要,并结合群众公认的原则,打破界限,大胆提拔任用。在今年村级组织换届时,有部分村干部因年龄、身体状况、不胜任本职岗位或自身素质存在问题等原因,不宜担任村干部职务,镇党委主动与他们沟通,跟他们讲明道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为后备人才上岗腾出空间。

鼓励后备人才“竞位子”。对于特别优秀、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人才,帮助他们分析优势,鼓励他们直接参加村党支部、村民委竞选。对于比较优秀,但因年纪较轻、工作时间短等客观原因,在群众中影响力还不是很大的后备人才,通过规范的程序,安排他们参加村经济合作社等额选举。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共有42名村级后备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7人任支部书记,9人任村委主任。

为后备人才“压担子”。在村级换届选举中,能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后备人才并不是很多,多数的后备人才仍然处在“备用”状态。对此,镇党委和办事处党委进行积极引导,及时帮助他们解除思想顾虑,做好思想工作,同时按照法定程序,努力为他们创造参与村内事务的条件,优先安排他们担任村经济办、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组织的负责人,给他们“压担子”,提高他们参政、议政,参与管理村事务的能力。如有些村直接安排他们参与村里的工作,像每年的防台抗台、森林防火、夏季夜间巡防等,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在村民中的威望。

村级后备人才

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各村两委组织结构明显优化。通过公开选拔,一大批年纪较轻、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人才通过村级换届选举进入了村两委班子,村级班子逐渐向知识化、年轻化方向发展。如今年换届选举中,全镇新一届党支部成员平均年龄47岁,比上届少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8人,比上届提高了26%。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5岁,比上届少3岁,其中35周岁以下的有98人,占15?郾4%,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78名,占34?郾7%,村民委成员高中(中专)及以上的153名,占24%。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中党员293人,占46%。

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由于后备人才积极参与各村的发展和建设,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里其他干部和村民创业干事的热情,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在每年的抗台中,都会出现村级后备人才的身影,他们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村民奋起抗灾自救,协助镇、办事处搞好生产自救工作。

村级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后备人才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思路开阔,发展经济意识强,随着他们进入村两委班子或村经济办等其他村集体组织,必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级干部后继乏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后备人才库,每个行政村都有3至5名后备人才,从而有效缓解了目前部分村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作者系临海市杜桥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