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皖东地区小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皖东地区小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皖东地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分析其重发原因,并提出了对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小菜蛾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菜蛾;发生规律;重发原因;防治技术;皖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17-02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江淮分水岭南侧,是安徽省油菜生产大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油菜春季小菜蛾发生严重,造成油菜籽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每年用于防治该虫害的费用占油菜病虫害防治总成本的50%以上。笔者从2010年起对小菜蛾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为其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1 发生规律

1.1 年生活史

在全椒县,小菜蛾一年为害13~14代,由于成虫期长,因此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保护地为害无越冬现象,露地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一般年份危害高峰期在春季4—5月,秋季10—11月。

1.2 生活习性

小菜蛾,又名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小菜蛾的寄主有9科16属23种,主要是十字花科和野生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萝卜、芥菜、油菜、雪菜、菜心和各种青菜等,但也有番茄、马铃薯、生姜和药材等。小菜蛾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呈透明斑块,称为“开天窗”,2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呈网状,前3龄食量少,4龄为暴食期,占总食量的78%左右,可将叶片吃穿成孔洞或缺刻,虫口密度高时,可将叶肉全部吃光,只剩叶柄和叶脉。幼虫昼夜均能取食,一般不转株危害,受惊后扭曲倒退,或吐丝下垂。幼虫期5~27 d,老熟幼虫在被害叶面或枯叶、枯草上吐丝作茧,在茧内化蛹,蛹期3~12 d[1]。成虫一般在黄昏前羽化,当天即可交尾,雌蛾交尾1 d后就可产卵,株产卵1~2粒,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7.4、7.7 ℃。成虫具趋光性,对黄色敏感,成虫寿命10~11 d,产卵主要集中在前5 d内。产卵有较强的寄主选择性,喜趋向于甘蓝、花椰菜、白菜等作物上产卵。卵一般单产或数粒聚集在一起,多产于叶背近叶脉处或叶面凹陷处,叶柄上极少,每雌虫平均可产200粒卵,卵期为3~7 d。全代历期15~75 d。

1.3 发生危害情况

据2011年5月调查,有虫株率平均26.2%,最高97.7%以上,百株虫量平均为367~1 655头,单株最高有虫41头。田间多种虫态混合发生, 2龄幼虫取食叶背,留下半透明的白斑,3、4龄后幼虫将叶片咬成孔洞,仅剩叶脉,部分幼虫取食幼荚和籽粒,重发地区菜荚受害率达10.6%,直接造成油菜减产。

2 重发原因

2.1 种植结构

近年来,全椒县油菜、保护地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终年不断发展,种植面积大,且连续种植,食料条件丰富,为小菜蛾越冬、越夏提供了场所和条件,便于虫源积累,加之连片单一种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平衡被破坏,致使小菜蛾猖獗成灾[2]。此外,推广高芥酸油菜品种,易满足小菜蛾的产卵。

2.2 气候因素

小菜蛾发育适宜温度为20~26 ℃,30 ℃以上气温对其繁殖和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每年春季,在此温度下,小菜蛾卵、幼虫、蛹的存活率高,成虫产卵量最高,此时正是全椒县油菜生长期,十分有利于小菜蛾的大发生。湿度对小菜蛾发育影响相对较小,但降雨量对小菜蛾发生量有直接影响,暴风雨或雷阵雨对卵和幼虫有冲刷作用,也能致成虫死亡[3-4]。此虫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据调查,2010年秋季10—11月平均温度15.6 ℃,平均降雨量56.4 mm,2011年4—5月平均温度19.8 ℃,平均降雨量93.6 mm,冬春暖和降雨偏少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小菜蛾的繁殖危害,2010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全椒县小菜蛾大发生。

2.3 抗药性

由于十字花科蔬菜的周年集中连片种植,小菜蛾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得以快速繁殖,同时因为滥用作用机制较为单一的化学农药,小菜蛾对农药的抗药、耐药能力逐渐下降,并使得抗性基因逐代积累,最终导致抗药性的产生,过快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常规用量的化学农药难以控制其危害的情况下,其结果是化学农药的用量不断增加,小菜蛾的抗性不断增强,而防治效果却每况愈下。这不仅使防治成本增加,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而且还因为农药超标使菜籽油丧失了食用价值,给油菜种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2.4 天敌因素

小菜蛾在田间有大量的捕食性、寄生性天敌以及病原微生物,这些天敌包括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及病原线虫等,对小菜蛾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随着广谱性杀虫剂的大量使用,蜘蛛、瓢虫、草蛉、食蚜蝇、绒茧蜂等被杀死,导致菜田生态系统破坏,削弱了天敌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能力,天敌种群的破坏导致小菜蛾的暴发[5]。

2.5 小菜蛾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均较强

小菜蛾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雌雄均可多次,交尾后1~2 d产卵,平均每雌产卵80~200粒。小菜蛾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尤其耐低温,幼虫在0 ℃条件下可忍耐42 d,各虫态在10~35 ℃范围内均可发育繁殖,在-10~42 ℃仍然存活,无滞育现象,小菜蛾的生物学特点是导致其大发生的内因。

2.6 防治方法不科学

一是农民得不到最佳防治信息,错过防治适期,用药不及时。二是小菜蛾在菜叶背或心叶危害,农民防治时喷药部位在叶面,防治不到位,降低了药效。三是防治药液用量少,往往666.67 m2的田块只用1桶药液,防效差。

3 综合防治对策

3.1 防治策略

针对小菜蛾繁殖速度快、活动性强、危害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构建绿色防控体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小菜蛾种群控制在经济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

3.2 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尽量避免连片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实行与瓜类、豆类轮作,破坏小菜蛾的场所。二是及时耕翻灭茬,清洁田园,防止残存虫源在收获后的菜叶上繁殖,清除田边、路边等外杂草,可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三是种植抗性品种,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四是合理施肥,重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蔬菜抗逆力。

3.3 物理防治

一是灯光诱杀。利用小菜蛾趋光性,在小菜蛾成虫盛发期,设置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按每6 670 m2安置1盏,减少田间落卵量。二是利用性诱剂诱杀。按每667 m2设置4~5个小菜蛾诱芯诱盆诱杀成虫,20 d更换诱芯1次,可有效降低成虫基数。

3.4 生物防治

为确保油菜籽质量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必须大力开展小菜蛾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对生态的调控作用[6]。

保护田间黑蚂蚁、蜘蛛、瓢虫、草蛉、食蚜蝇、绒茧蜂和青蛙等有益生物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种群数量,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通过饲养释放小菜蛾绒茧蜂、姬蜂,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生物农药防治,在害虫量少时或者在害虫1~2龄期,运用微生物的细菌、多角体病毒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防治;运用植物源杀虫剂,如天然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防治;运用动物源杀虫剂,如蜘蛛毒素、沙蚕毒素等防治,对环境安全,无污染。

3.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小菜蛾最常用的方法,是其他防治措施的补充,但不合理使用会使小菜蛾产生抗药性,对环境产生污染,对油菜籽产生农药残留。应注意掌握在小菜蛾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防治。防治指标为有虫株率达15%以上的田块。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路农药,确保农药投入的质量安全。重点抓好叶背和心叶的喷雾处理,以提高防效,药液配比要准确,不要随意提高浓度,防治时间一般宜在17:00后使用。据药剂防治试验,卵孵期至1龄前使用Bt乳剂300~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 000~2 000倍液;2龄期,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10%虫螨腈乳油3 000倍液+2.5%甲维盐2 000倍液、2.5%敌杀死800倍液+5%氟虫脲3 000倍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应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确保每个农药品种每年只用1~2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的发生。使用低容量喷雾,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实行从油菜田四周向内的围歼防治方式[7-10]。严格执行施药安全间隔期,收获前10~15 d停止施药,确保油菜籽质量安全。

4 参考文献

[1] 陈善国,刘海南,孙登娥,等.苏北沿海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8):67-69.

[2] 敖成光,王金良,姜伟锋,等.小菜蛾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C]//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昆虫学会,2002:3.

[3] 沈福英,张树发,韩文素,等.张家口地区小菜蛾严重发生原因分析及其综合治理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0(10):23-25.

[4] 姚彩媚,陈绍平.广州地区小菜蛾的发生及药剂防治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1(5):34-36.

[5] 许富祯,郭永华,张艳芳,等.乌兰察布地区小菜蛾的发生、为害与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380-382.

[6] 杨杰,邹建容.务川县小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植物医生,2005(4):7-8.

[7] 陈善国,刘海南,孙登娥,等.苏北沿海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8):67-69.

[8] 郝玥,李佰秋.小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3(3):44-45.

[9] 尚玉儒,石玉侠,王显华,等.冀北坝上露地蔬菜小菜蛾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2):107-108.

[10] 祁生源.油菜小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J].青海农技推广,200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