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距离语言”教学手段在讲授课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距离语言”教学手段在讲授课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自身三十余年的教学体会,从“距离语言”的含义、“距离语言”的功能及其在运用中应注意的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讲授课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距离语言” 教学手段 功能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37-01

讲授课是教学形式中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方式不外乎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环境语言和物理空间内的“距离语言”等形式。讲授课中自然以使用口头语言为主,但恰当、正确运用“距离语言”沟通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从教三十余年的体会,通过本文向大家做一介绍,愿与各位同仁一道探索、分享,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 “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的含义

“距离语言”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沟通双方距离远近程度所传递的双方相互亲密和关注程度的一种语言信号,属沟通方式中的物理空间沟通方式之一。据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研究结果认为:沟通双方距离在3米以上,表示双方为公众关系,此距离称为“公众距离”;双方距离在1~3米内,表示双方处于较正式严肃的关系,此距离称为“社会距离”;双方距离在0.5~1米内,表示双方关系属有限密切关系,此距离称为“个人距离”;双方距离在0.5米内,表示双方关系亲密,此距离称为“亲密距离”。可见,沟通双方的距离客观反映了双方的彼此亲密关系和关注程度,可直接影响双方沟通的效果。因此,可以把讲授课堂中师生间的距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即“距离语言”教学手段。

二 “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的功能

讲授课堂中,特别是2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课堂中,“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警示功能

课堂教学特别是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室空间大,教师如果始终站在讲台上讲课,远离讲台的学生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这时,如果教师恰当使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经常有意走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身边,边走边讲,缩小师生间距离,可提醒学生关注教师的讲课,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

2.关注功能

课堂教学中,距离讲台较远的学生,总有未被教师关注的感觉,甚至产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心理,可能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听课,甚至有放弃这门课的想法。教师在讲课中,不时照顾距讲台较远的学生且有意停留在其身旁或俯身关注学生的笔记情况等,缩小师生间距离。使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会有效打消这部分学生的“边缘化”感觉,感受到教师特别关注的激励,从而大大提高授课效果。这是“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的关注功能。

3.鼓励功能

在学生眼中现在虽已没有师道尊严的意识,但教师在学生心中仍有高高在上、不易接近、不便交流、难于提问的感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恰当正确使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自然可大大缩小师生间的疏远感,加强师生间的亲密程度,起到启发、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沟通交友的作用,形成师生间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三 “距离语言”教学手段在运用时应把握的原则

1.公平原则

教师是否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历来是学生评判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运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时,一定要注意公平照顾各位置的学生,走向各位置学生的时间和频率要基本相当,切不可只照顾某一两个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避免在学生中造成不公平待遇的感觉,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严重影响“距离语言”教学手段的效果,还会在学生中造成教师厚此薄彼的印象。这是运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2.不中断教学原则

“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是为了强化教学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在运用此手段教学中,经常因自己不能“脱稿”讲课而不断突然回到讲台査看教案,影响或中断教学过程,不仅不能强化教学作用,反而会耽误时间,妨碍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学识水平的质疑,严重影响教师形象。

3.与异性学生保持适当距离的原则

“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反映沟通双方的亲密程度,教师在课堂使用此法时,一定要注意与异性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切不可使用“亲密距离”进行教学,如俯身耳语、贴身而坐等过分亲密的举动都易使学生产生误解,以致造成不良后果。这是运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时又一个不可忘记的原则。

总之,恰当、正确运用“距离语言”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许多教师可学习和借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此作一简要介绍,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分享。

参考文献

[1]刘豪兴.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