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化发展性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它是以现代化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识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为基础,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我们有很多的教师也都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目的是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但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仅仅是按座位就近组合的小组讨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讲,这个学习小组是一个未能有效搭配的整体,造成了小组内成员的不公平参与以及小组之间的不合理竞争。而且,有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调控不当,当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讨论的问题刚刚深入,教师便中止了大家的学习,致使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为此,本人想借此文简单阐述如何通过合理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通过采用问卷法对本校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总结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还能实现课堂民主,培养学生合作技能,激励学生合作创新。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通过合理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我们以班为单位,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固定座位来分

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是教师们普遍使用的,在此不再阐述。

2.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

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孩子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3.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分组,我们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交叉合作。我们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如果交差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困生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如在《索溪峪的“野”》第一课时,在欣赏了索溪峪风光图片之后,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野”性来描写索溪峪。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班上交流,通过几个学生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交差合作的方法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优生的带动,学生们都能得出“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这四点结论。

(2)同等生合作。A“优―优”合作 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使得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B“差―差”合作 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地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困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取这种合作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峪,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对于B类型学习小组的学生,他们可以参照书上的内容来系统回答即可,而对于A类型学习小组的学生,他们要用自己的话,采取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山”的特点。

二、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

1.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2.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

4.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