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典诗词鉴赏模块教学方法浅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典诗词鉴赏模块教学方法浅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典诗词是文学殿堂中的一株奇葩,但是古诗词含蓄蕴藉,有些诗词使用大量的典故和代语,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欣赏诗词时产生一种晦涩或雾里看花之感,终是不明诗中真谛,渐渐地就不感兴趣了。我们可以把握好感受诗境、读懂诗情、欣赏诗景、参悟诗理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渐入古典诗词的欣赏佳境。

一、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处的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则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那么如何“入境”呢?可以从视、听、嗅、触等感觉着手,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在头脑中直观地显现出来,从而感知诗的形象。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意境优美。我们可把它当做一幅有声的图画来欣赏: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从大处落笔,用淡墨勾勒全景:秋天的傍晚,山中空旷静寂,山雨过后,远山如洗,愈显苍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接连推出四个特写镜头:明月的清辉洒落松间,淙淙的清泉轻流石上,竹林里隐隐传来一阵阵浣纱女归来的欢歌笑语,莲叶的摆动下正有小渔舟缓缓穿行。这里有明月、清泉、翠竹、红莲、山石构成的色彩美,又有月色笼罩下的朦胧美;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莲动”的动态美;还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写人不见人的含蓄美。体味诗中的诸多形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诗中的一幅幅画面,神游于这种清幽明静、活泼新鲜的境界中,自然也就“入境”了。

二、引导学生读懂诗情

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因时、事、万象而一时感怀的意绪波动,饱含了作者深沉炽热的感情。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所以要想读懂诗情,就需要将作品放入时代的背景下来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储备大量诗词作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能够把诗词放在相关的历史环境中旁征博引。比如李清照的《武陵春》,词人之所以会有这样沉郁顿挫的情感,是因为在靖康之变后,她经历了丧夫失家、四处逃亡、身心颠沛流离之多种磨难,国恨家仇及自身的居无定所、孤苦无依使其词作中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又因当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纸醉金迷,在精神上无所寄托的词人就多以哀婉、沉郁的语调来抒发故国不堪回首的难解悲愤,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旧事的深深眷恋之情,抒发了一位亡国词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重忧虑,却又无力改变国破家已不在的悲凉现实,闲言淡语中却透尽了历尽悲苦磨难后的大怨恨、大悲哀。

三、引导学生欣赏诗景

所谓诗景,是指诗人以其高超的运笔用词的能力,为读者创造出的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首先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然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创造出一幅优美的画卷来。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用词简练,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通过对“溪亭”、“日暮”、“沉醉’、“舟”、“藕花”、“鸥鹭”几个片段的选取,一位情态娇憨、气质优雅、兴致盎然的闺阁少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同时,读者面前也不由地浮现出一幅诗情画意般的大自然美景图:亭台、日暮、小溪、流水、轻舟、醉人,碧水池中的藕花世界,暮色苍茫的天空下,一群因被惊吓一飞而起的雪白鸥鹭,于是人声、鸟声、水声、花声奏响了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也构成了一幅怡人的画卷。

四、引导学生参悟诗理

审美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我们在“入境”“体情”的基础上还必须“悟理”,即对诗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从作品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诗歌的内在美,进而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比如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时近仲秋的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词人所写的“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二句就隐约地表达了物我和谐的意境。在古人眼里“人”即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宇宙的“道心”就体现在“人”的身上。此处词人用了一个“着”字,如同心之附着于体,表达了他如鱼归水般的无比欣喜,其精神境界就显然与众不同。词中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至“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句中则显示了词人之阔大的气派,开广的胸襟!词人要吸尽长江的浩荡江水,把天上的北斗七星当做勺器,而邀天地万物作为陪客,高朋满座地细斟剧饮起来。这种睥睨世人而物我相欢的神态,是词人自我意识的扩张,是词人人格的充溢,又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上环节并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领悟诗美,进而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古典诗词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