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全员参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全员参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主导、主演的独角戏,不再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突破,就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现象,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得不到应有发挥的倾向,改变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改变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益不高的倾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

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渠道来自课堂,只有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新理念,多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多渠道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动力而展开的,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对经验的一种深化和超越;体验是经验中浅出深入、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体验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创造的喜悦。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创设了小猪搬圆木的情景:小猪搬着搬着就忘记了搬了多少根了,只知道每一层少一根。然后问学生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帮小猪知道有多少根圆木?学生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说只要数出第一层的根数,每往上一层就少一根,看看有几层,就能算出有多少根;有的说把第一层的根数加上最后一层的根数的和乘以层数再除以二等等方法。这样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景,学生在新的动机驱使下,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这种方式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有助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熟悉的生活场景,涉及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多角度、灵活地、创造性地思维。

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因此,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课前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行调查实践,收集教学信息,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生活延伸,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他们在所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学习数学,学生会更乐于参与到整个数学学习中来。比如,在教学“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乘法的问题,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长方体和正方体供上课用,因为学生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面以及棱的有关特点,在课堂中就会很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认知方式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同,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标准的理解。通过数学交流,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对问题的全方位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从而逐渐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继承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增加数学交流的成分,充分重视数学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读数学、写数学和做数学的机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使用合理的数学语言进行发言,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步骤,而且要求学生解释思考问题的过程及克服思维定势的策略,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听取同学的发言,使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和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实践教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认识,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圆片,有的用尺子量圆的直径……,最后,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体会到了“说数学”的乐趣。

四、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在学习“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算出自己家庭厨房或卫生间的用砖的数量。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计算粉刷教室用料情况等。通过这样大量的实际运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热爱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培养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富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能够主动求教,自觉进取,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