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速城市建设 护航京北新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速城市建设 护航京北新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昌平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位于北京西北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美称。古有居庸关、龙虎台等险隘以及明代帝王陵寝,今是首都卫星城,区位条件优越,最南端与天安门直线距离约10公里,城区距首都国际机场约3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闻名遐迩的风光古迹,让昌平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昌平的发展水平目前处在北京各区县的中等偏上位置,部分重要指标已进入全市前列。“十二五”时期,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首都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在新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中,昌平占据了“一城”——未来科技城、“一带”——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一高”——中关村核心区。昌平南部地区已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范围,打造新的大中关村概念,以建设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依托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市级产业园,通过科学规划,整合产业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际一流科技人才,形成世界领先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最终成为世界创新中心之一。“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已成为新的历史定位,让昌平这片京北投资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按照新的形势要求,转型升级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昌平发展的主线。而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昌平将通过大范围整合空间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城市建设融合,“提升全区市政市容环境水平,改善城市运行质量”,将是当前和未来区市政市容委的工作重心。任鹏举主任用十六个字总结了区市政市容委的工作目标,“市政市容实现‘整洁优美、和谐有序、服务完善、运行高效’”,全力做好道路建设、环境建设、城市运行保障三方面的工作,为加快建设新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通大动脉,连接小动脉,促进微循环

记者:数据显示,近年来,昌平区道路建设体制日益完善,道路建设速度大幅提升,2011年昌平区共完成各类等级道路建设项目77个,竣工里程169.8公里。请介绍一下建设情况和经验。

任鹏举主任(以下简称任主任):截止到今年3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昌平区道路总里程为2159.98公里,其中轨道34.4公里、高速公路99.3公里、公路1776.36公里、城市道路249.92公里;道路总面积为3435.75万平方米,其中轨道面积34.4万平方米、高速公路993万平方米、公路1722.13万平方米、城市道路689.22万平方米。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59.76公里。这组数据看似普通,却有几代市政人的努力与智慧的付出。

2007年,区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加大城乡道路建设统筹力度,理顺道路建设管理机制,明确了由区市政市容委作为全区道路建设综合协调管理部门,使全区道路建设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道路建设步伐开始逐步加快。“十二五”伊始,我区提出了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来保障和支撑,因而对道路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建设必须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模式、加大攻艰克难的决心和力度,以破解长期阻碍道路建设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推动道路建设更快发展。为此,今年3月26日,我区下发了《2012年昌平区重点道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12年我区重点道路建设任务,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张燕友任总指挥的昌平区重点道路建设项目指挥部,明确了区市政市容委、区发展和改革委等成员单位的职责,同时明确了指挥部及办公室的工作机制,确立了例会制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等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为道路建设“护航”,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对全区道路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昌平确定了 “打通大动脉,连接小动脉,促进微循环”的道路建设总体思路。按照昌平新城规划的要求,以“六纵、八横、十一联络”为主线,本着满足新城与城区主干联络的要求,满足新城基础设施及交通出行的要求,满足重点区域,产业园区交通出行要求,循序渐进地抓好道路建设。在区委、区政府支持和领导下,形成了我区“十二五”道路建设的总体思路:以“突出重点,打通路网大动脉;加大投入,提高规划实现率”为原则,加快推进重点道路建设,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为公众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条件,为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并据此确定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3条重要道路系统。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未来科技城、创新基地等产业园区及巩华城、新城东区等重点功能区路网建设,全面提升路网质量及规划实现率。

今年2月,“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 的召开,让昌平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通往主会场的昌金路被当地百姓称为黄金走廊。2007——2011年期间,我区加强了对各道路建设单位协调力度,及时协调、督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在干线路网建设方面,建设总里程75.4公里,通车里程60.5公里,完成投资近30亿元。在重点功能区路网建设方面,累计建设道路项目32个,建设总里程109公里,通车里程18.6公里,完成投资 48.22亿元。

在打通交通瓶颈改造微循环路网方面,完成了路庄桥改造,同城街改造、北环路东延等疏堵工程也将在近期完成,打通了困扰大学城、回龙观、老城区的重要交通瓶颈。市民称之为打通了的“民心路”。

不仅如此,昌平区为民办实事道路工程及县、乡村公路大修项目全部按预计完成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新改建、大修道路近250公里,完成投资4.5亿元。在保障性住房路网建设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周边路网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在建项目达14个,其中2条道路竣工通车,完成投资1.31亿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技术

记者:昌平区最早提出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现在这个模式已在北京各区开展实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昌平在垃圾管理上还有什么新招?

任主任:昌平区现在共建设了15个垃圾密闭化管理示范村,目前全区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1065吨,垃圾定点消纳率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垃圾分类工作完成129个居住小区、大厦和工业区,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设备133台,涉及居民19.3万户,分类后垃圾平均减量率达到37%,垃圾资源化率20%。2011年全区共清运消纳生活垃圾44.2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7%,无害化处理率达95.2%,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