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黎锦晖与“新课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黎锦晖与“新课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其儿童歌舞艺术思想博大精深。用其“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释我国新课改思想的滥觞,可谓恰到好处,以此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多元;美感;民族;人本

doi:10.16083/ki.i671-1580.2017.04.049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1-1580(2017)04-0171-03

当下新课改中有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即“多元兼收”“美感核心”“民族特色”及“以人为本”,不少学校已将其逐步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理念之中,使现代化音乐教学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这对于克服纯客观主义的旧知识观,以及促进音乐课程知识的更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剧创始人――黎锦晖的创作实践为基点,对四大音乐教育新理念进行相关解析。

一、多元兼收

当代音乐教育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多元兼收”,而这种思想和理念能否与音乐教育相协调,是我们顺利开展新课改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基于音乐教育的学科内涵,我们应该提倡综合性音乐教育模式,即音乐与相关的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整合等。如果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来看,我们还需要以一种更加果敢的开拓性视野来学习、理解和尊重一切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的,他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音乐艺术成果。

黎锦晖根据儿童心理反映整体性强的特点和“学国语最好从唱歌人手”的指导思想,于1921年在开封一师及女师附属小学用国语尝试进行“过渡的教学法试验”,集唱歌、音乐、诗歌(童谣)、舞蹈(自由体操)、即兴创作于一体的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将带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或神话题材,形象地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给儿童提供了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机会。这些生动的艺术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自身发声器官和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的,与今日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奥尔夫声势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孩子们直观地体验音乐诸要素(如速度、力度、音高等)的变化和情感的抒发,促使和提升儿童个体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黎锦晖还亲自编订《小朋友》儿童读物,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歌曲、图画、故事、谜语、戏剧、笑话、小说及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即以“陶冶儿童性情,增进儿童智慧”为主调,把教育由有限的学校小讲台扩大成社会大讲台,将音乐与儿童文学、美术、游戏相结合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

在对待本国音乐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方面,黎锦晖继承了蔡元培先生的“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思想:他借鉴外来音乐的创作技巧以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母体”;在表演形式上,他认为凡是易学易练的(如江湖杂技、民间游艺、武术花招、舞台动作)一概吸收进来,丰富了儿童音乐的表演形式;在学校办学思想上,他“主张教学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授,又要努力吸收外来新兴的音乐艺术文化”。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学活动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一个孤陋寡闻,只懂一点有限专业知识的人,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综合化的音乐教育改革趋势越来越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我国音乐教育实施新课改出现的种种问题,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对于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远离美育轨道的艺术课程改革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二、美感核心

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审美功能。教育部于2001年7月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第一位基本理念。黎锦晖长期从事教材编辑与学校教育工作,对儿童的心理要求,有着较为深刻的揣摩和研究。他本着“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的创作原则,坚持站在儿童审美的角度为儿童编写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所蕴涵的审美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黎锦晖在编写儿童歌舞剧《七姐妹游花园》时曾说:“本剧完全以‘美’为主:人美、服装美、歌声美、姿态美、动作美,剧中人的品性、行为无一不美……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以外的――什么规矩,习惯啊,成见啊,可没有功夫去管”。

黎锦晖所倡导审美内涵的第二个层次,是将音乐与改造国民素质相结合,认为音乐应该提高社会文化的进步。他曾经说过:“我们表演戏剧,不单是使人喜乐、使人感动,使自己愉快、光荣,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使人类时时向上,一切文明时时进步”。因此,“爱”的教育成为黎锦晖儿童音乐作品题材的核心内容,如《麻雀与小孩》中母女之爱;《好朋友来了》中的友情之爱;《可怜的秋香》中的怜悯之爱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通过特定的主题思想,把一些小动物人格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启发引导儿童,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中,培养起儿童对真、善、美的热爱。现代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告诉我们:这种在音乐审美中追求真理,在追求真理中追求民主与解放,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的。

儿童是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具有身心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使儿童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据此,新课改应当充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所蕴藏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对他们适宜的期望与要求,使教学内容更适合他们的需要、教学目的更趋于合理。同时,对于克服专业音乐教育的“技能化”倾向和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专业化”偏向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民族特色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注重发挥各自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我国,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弘扬民族音乐是黎锦晖儿童音乐教学中最生动、最积极、最富有成效的内容之一。因为“自国语运动兴起,那时中国音乐家,均以西乐为正宗,唱中国歌就会被人笑话……可以说,拿民族的东西也是斗争”。为了挽救民心,惟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国民音乐素质教育。因此,黎锦晖先生坚决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认为中国歌应配以中国调,应该用民众喜爱而且能结合现代口语的俗乐形式作曲,舍此别无他途”。于是,他大量运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如各地的民歌、戏曲和民间器乐曲,并大胆尝试运用外国音乐的创作技巧来表现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同时,他还在早期的音乐教学中增加民间乐曲的教学,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达到更加热爱祖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已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正如像黎锦晖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中国音乐应该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因此,怎样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艺术课程资源,从而保持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独特性,是当下我们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有效实现特色开发的重要任务。

四、以人为本

音乐作为一门创造性较强的艺术门类,“突出的不是如何掌握音乐的表演水平,而是诱发和唤醒人原本具有的潜能”。要发展一个人的内在创造能力,就需要我们尊重儿童,以W生为本,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受,通过音乐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在黎锦晖先生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中,发展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音乐才能也是其思想中重要的理念之一。早期黎锦晖在训练学生表演时,根据“儿童的模仿的本能十分发达”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逐步确立“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充分尊重儿童,一切音乐活动以儿童的身心发展为中心。所以,在《麻雀与小孩》卷首语中,他指出“一切布景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这个,除开利用它采人手工,图画,卫生,及一般作业的材料以外,还可以锻炼它们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同时,他作品的表演形式还借鉴我国传统戏曲、说唱艺术的演唱特色,在音乐的和声配置、伴奏织体等方面,表演者均可根据自身的条件、业余爱好去自由灵活掌握,给儿童留下了广阔的二度创作的空间。

其次,视听训练也是其音乐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潜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黎锦晖在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质时,还专门训练孩子一种表演技术叫“琴语”,即将音乐与声音模仿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他在《我和明月社》一书中曾介绍说,观众可以随意写上一句白话文,黎锦晖会根据字母用小提琴拉出相应的曲调,其女黎明晖听了琴音,便可在黑板上写出拼音字母,然后用“词类书”方法结合起来,译成汉文,与观众所写相同。正是在这种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特点的音乐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潜能,使儿童在健康自由的环境中逐步成长起来。

在科技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以人为本”的创新型教学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教育者们共同面临的课题。籍此黎锦晖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先进教育思想理念,从当下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来讲,足以是新思想、新理念之滥觞。因此,研究其价值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我们的目光局限于单个或个别的教育手段上,而是怎样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促进我国当前新课改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改思想是扔向“技术至上”纯客观主义旧知识观念的上手,同道者理应尽快打消等待和观望的思想,大家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尽心尽力、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