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0大悲情产品和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0大悲情产品和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在人们欢声笑语走过的20年IT历史中,也留下很多令人缅怀的悲剧人物,他们无疑都是伟大的产品技术,但是或者昙花一现,或者干脆在萌芽时就被扼杀,或者……他们有的是伟大的完美主义者,但是却不能被市场经济规律所接受;他们有的生不逢时,被历史的车轮轻轻碾过;还有的,则是被强大的竞争对手棒打而死……

这里列出的只是这些悲剧人物中的10个,值得我们缅怀的还有很多很多。

1.Alpha被“活埋”

很多人都已经淡忘Alpha这个名字了,但是Alpha之死仍将留给Alpha用户和所有技术迷一个巨大的遗憾,这是一个仍然极富于技术生命力的产品,但是却在活着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坟墓。基于Alpha处理器的服务器将在2006年彻底停止供货。

凡是用过Alpha的用户,都认为Alpha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Alpha有着处理器“性能之王”的称号,其架构设计理念尤为领先,以致现在很多高端处理器都从Alpha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

Alpha诞生在一个显赫家族――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但是却命运坎坷,因为DEC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公司。1957年DEC成立,其创始人和DEC一起开创了业内众多领域的先河,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第一款电脑游戏、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通过成功销售VAX小型机,DEC成为八十年代最辉煌的IT公司,规模仅次于IBM。可是DEC的工程师文化太重,精于制造却不善于营销,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而不重视宣传,所以当90年代IT用户从科技精英转向大批量的商业用户时,DEC没能“跨越鸿沟”。

身在DEC的Alpha自然也难逃经营不善的厄运,它是DEC企图力挽狂澜时诞生的,在1992年才正式推出。不过,Alpha的技术源于1982年开始的RISC处理器研究,当时DEC参与了MIPS3000处理器的合作开发,同时DEC把主要精力放在并行指令集处理器的开发计划PRISM之上,PRISM计划中的产品比当时RISC处理器代表产品MIPS更先进,但是半途而废。Alpha吸收了PRISM的研究成果,采用完全64位RISC设计。

第一代Alpha的正式名称是21064,代号EV4,具备支持多处理器的完善功能。尽管EV4性能出色,定价却非常昂贵,这是DEC在Alpha上一直都在犯的错误,甚至运行在Alpha上的操作系统OpenVMS、Digital Unix都定出了天价。价格限制了Alpha的规模,也就是的Alpha只能充当“贵族”产品。此后,DEC放弃了与Apple合作的机会,再一次错失了扩大Alpha规模的机会。

Alpha在DEC的手里发展了三代,此后分别是21164(EV5)和21264(EV6)。EV6的乱序之性能力非常出众,配合史上最强大的芯片组“台风”(21272) ,性能极为出众。可惜的是,1998年初EV6推出时DEC已经陷入财务危机,数月后DEC就被Compaq收购,真是生不逢时。

Compaq收购DEC后,Alpha开发团队大量精英流失,但是Alpha还是在2000年以前顽强地完成了第四代产品21364(EV7)的设计。EV7的架构也非常先进,这是第一款集成内存控制器的高性能处理器,比AMD Opteron、IBM Power5等领先数年。EV7使用Rambus内存,尽管贵一些,却因为避免内存延迟而获得极大性能提升,成为一个完美的平衡系统。在多处理器系统中,EV7具有多种灵活的处理器互联功能,使得大型服务器从1路至32路处理器可以获得线性的性能提升。

2001年,HP收购Compaq。HP把全部高性能服务器产品都转向了英特尔的安腾,充满技术活力的Alpha不得不走向坟墓,EV79和EV8都胎死腹中。Alpha设计团队已经解散,带着Alpha的灵魂,分别走进了AMD、Sun和Intel等业内的巨头处理器设计团队。祝Alpha灵魂永存。

2. 漂流到中国的Crusoe

2000年1月19日,Transmeta(全美达)公司了Crusoe(克鲁索)处理器。该芯片是能够运行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功耗最低的处理器,耗电量非常低,能大幅延长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计算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使用单块电池运行日常办公软件可以支持8个小时,而当时采用Intel处理器只能使用2个小时。芯片命名借用了著名探险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名字DD鲁宾逊?克鲁索,以示该芯片用于移动计算。

对于移动计算而言,这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技术革命。然而,这项伟大的技术背后有着什么样的传奇呢?David Ditzel是Crusoe的发明者。

Ditze在计算机界享有盛名。1980年他和David Patterson合著了名为《精简指令集(RISC)计算机案例分析》的论文,这是RISC的名称第一次被使用,RISC处理器的运动由此而起。此后,Ditzel教授和Patterson教授一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了最初的SPARC处理器。1995年初,Ditzel担任Sun 公司SPARC业务的CTO,当时考虑在SPARC处理器中加入新的指令集,使x86仿真软件运行得更快。此项目虽然被取消,但Ditzel先生找到了完成这个任务的灵感,于是他离开Sun,成立了新公司Transmeta,着手开发新型处理器Crusoe。

Crusoe处理器使用一个软件层将x86程序转换成能够被简单的微处理器执行的代码。其实,Intel公司和AMD公司在内的一些公司早在几年前已经使用了在处理器芯片内部仿真x86指令的技术,现在Intel Pentium和Xeon家族的处理器芯片都在内部将x86指令转变成类RISC指令,然后在芯片中类RISC的处理器内核上运行。不同之处是所有这些翻译过程都由硬件来实现,而且一次只能翻译一条指令。

Transmeta公司的实现方法是使用一个软件层来进行翻译,并且把处理器的很多功能用软件实现。这一软件包含一个具备优化功能的编译器,它将整个程序段都翻译成处理器内核使用的一种内部格式,再被芯片上的超长指令字(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与安腾的指令方式类似)处理器执行。Transmeta公司把这个新的软、硬件结合体叫做“基于软件的微处理器”,其代码翻译技术称为“代码变体(Code Morphing)”。使用VLIW架构的处理器核心非常简单,这本身意味着低成本、低功耗。当然,任何翻译都会使性能受到一定影响,Crusoe的性能并不高,但是这不影响其成为一款出色的移动处理器。

2000年初,Crusoe第一代产品5400诞生了,不过第一个完善的产品是随后诞生的5600。Crusoe还是业内第一款集成内存控制器的PC处理器。不幸的是,制造工艺决定了处理器命运,Transmeta一直没有给Crusoe找到合适的代工厂,制造出的Crusoe不是太贵就是有缺陷。在强大的竞争对手Intel面前,Crusoe一直没能流行,Transmeta也一直没有盈利,无力继续完善这项伟大的技术。目前Transmeta公司已经逐步淡出处理器业务。

Crusoe失败了,但Crusoe的技术仍然是成功的。在处理器技术再次达到热功耗顶峰的今天,Crusoe的低功耗技术也骤然间变得炙手可热。Transmeta已经将Crusoe新一代低功耗处理器技术(如LongRun2)授权给了索尼,并派了125人的团队帮助索尼降低Cell处理器功耗,另外还有一个30人的团队帮助微软降低Xbox2的处理器功耗。2005年6月,Transmeta将Crusoe授权给了香港文化传信集团,但愿这项伟大的技术也能在中国开花结果。

3.OS/2左手打败右手

2005年7月,IBM宣布2006年底将终止对OS/2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不由得让人们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PC操作系统扼腕惋惜。

开发OS/2的起因是1984年IBM的PCCAT机。由于AT机采用了支持多任务的英特尔286处理器,IBM承诺将向用户提供支持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而当时的DOS并不支持多任务。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OS/2是IBM和微软合作开发的,第一版于1987年12月,是一个字符界面的多任务操作系统。1988年OS/2 增加了图形用户界面Presentation Manager (PM)。1989年OS/2又增加了集成的关系型数据库,这就是DB2的前身。此时的OS/2还支持一种全新的文件系统HPFS,在速度和稳定性方面都超过FAT。由于OS/2能够更好地配合大型主机工作,比1985年的Windows 1.0更流行。不过由于当时的PC硬件性能有限,OS/2和Windows都没能大行其道。

在386处理器来临之际,微软把精力放到了自己独立开发的Windows之上,并且从IBM的势力范围内赢得了大量应用软件开发商的广泛支持,使得1990年微软推出Windows 3.0时大获全胜,赢得了PC市场软件霸主的地位。1991年后,IBM终于意识到不能继续与微软合作开发OS/2,于是分道扬镳。可惜OS/2已经丧失了先机。

IBM一直希望借助OS/2扳回在PC市场上的不利局面,因此在OS/2上寄托了很高的期望。IBM的客户以企业为主,因此OS/2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设计目标都比Windows要高。1994年IBM推出的OS/2 Warp 3.0是OS/2成功的顶峰。在这之前OS/2在IBM手中又创造了很多领先的技术特性。1992年推出的OS/2 2.0是PC上第一个32位操作系统。1994年OS/2 2.11SMP是当时PC上最强大的多处理器操作系统,能支持16路处理器。OS/2 Warp 3.0更是在稳定性、易用性、图形用户界面、丰富的驱动程序等众多方面获得好评,已经不再是一个运行于DOS之上的软件。由于与Windows 3.0完全兼容,OS/2 Warp 3.0上可以运行丰富的Windows应用。不过,这也为OS/2失败种下了祸根,因为软件开发商不必为OS/2专门开发软件,所以无法发挥出OS/2的性能优势。

OS/2 Warp成功推出的时候,微软已经在PC市场上呼风唤雨,而IBM正因为大型主机市场衰败而一落千丈。再加上IBM的特长在企业市场,不善于在个人消费市场推广OS/2 Warp,造成这个成功的软件在PC市场上只有10%的占有率。在Windows NT和Windows 95的双重夹击下,OS/2 Warp没能发展起来。1996年,最后一版OS/2 Warp 4.0推出,也为这个与Windows角斗10年的勇士画上了句号。

扼腕之余,我们也有一丝欣慰,因为OS/2的失败只能说是只是企业之间征战的结果,也只是名义上的失败。事实上,1991年IBM和微软在OS/2上分道扬镳后,OS/2已经变成两家公司共同的技术资产,并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支仍然称为OS/2,并发展成为OS/2 Warp,另外一支则更名为Windows NT,发展成为后来的Windows 2000/XP。IBM与微软分道扬镳前的最后一个版本是1990年的OS/2 3.0。

scape复活

Netscape(网景)是所有资深网民都熟悉的浏览器软件,与微软IE演绎的争霸战也是互联网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故事。尽管Netscape输了,但是人们都会深深怀念它。

追溯Netscape的起源,即使资深的网友也许都没用过 Mosaic 这个浏览器,它就是Netscape的鼻祖。1993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的 NCSA 组织推出了 Mosaic浏览器,它和HTML语言一同掀起了互联网热潮。在这之前,所谓的Web浏览器只能浏览Internet上的文本信息,而能显示图片的Mosaic 令人爱不释手。

1994 年 3 月,Mosaic 开发的核心人物 Marc Andreessen与SGI 公司的创始人 Jim Clark共同设立了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并于1994年12月了Netscape浏览器的1.0版。Netscape浏览器速度非常快,几乎是Mosaic的10倍,于是在互联网用户中迅速流行,成为首屈一指的浏览器软件,市场占有率高达70%。

好景不长,1996年微软开始感觉到了Netscape的威胁,正是对Netscape宣战,宣布要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快、"永远免费的IE浏览器"。1996年8月IE 3.0正式,功能逼近Netscape,并且是免费的。紧接着,1997年微软Windows 95的OSR2版时免费捆绑了IE。Netscape公司向美国联邦政府递交了诉状,控告微软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然而官司是旷日持久的,市场变化却瞬息万变,免费当然是最有力的进攻武器,大量用户迅速倒向了微软。

1998年1月,Netscape公司被迫宣布自己的浏览器为免费软件,并开始了名为“Mozilla”的项目。1998年11月,美国在线(AOL)突然出资42亿美元收购了Netscape公司。奇怪的是,AOL并不积极应战微软在浏览器市场上的进攻。2000年Netscape 6.0推出的时候,早在1999年就已经的IE 5.0已经一统河山。而且仓促推出的Netscape 6.0不仅速度慢,还有很多设计缺陷,导致Netscape从此一蹶不振。2002年,Mozilla 1.0/Netscape 7.0的都无声无息。

不过,2005年Mozilla Firefox浏览器的兴起让人们略感欣慰,似乎依稀见到了Netscape的影子。2003年,AOL与微软就Netscape的官司和解,微软赔偿AOL 7.5亿美元,之后AOL将所有Netscape的浏览器原始代码都送给了开源社区,并协助他们成立了非盈利性组织Mozilla 基金会,负责推进Molilla Firefox浏览器的发展。

尽管Netscape已成往事,但总算留给了互联网一笔精神财富。

最后,请你打开IE浏览器的帮助菜单,选择“关于Internet Explorer”,如下字样赫然呈现在大家眼前:“本软件是在 NCSA Mosaic 的基础上完成的……”。

5.兼容性了断DVD-RAM

最早于1997问世的DVD-RAM,是第一个可擦写DVD标准,它比1999年出台的DVD-RW和DVD+RW早了两年左右。DVD-RAM原本具有令后两种标准垂诞欲尺、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得天独厚优势:很出色的随机寻址能力(类似硬盘的随机寻址)、每次写入数据之后无需封盘操作的能力、在Windows XP系统下支持FAT32文件系统的功能等等,让DVD-RAM在许多方面具备类似硬盘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实时写入、删除和修改等编辑操作响应能力,除了满足多种一般应用之外,还很适合视频编辑等特殊应用;此外,DVD-RAM可支持约10万次的可重复擦写,而这是DVD+RW和DVD-RW的100倍左右;更重要的是,DVD-RAM具有优异的硬件扇区缺陷管理功能,使其保存的数据又具有最可靠的安全性。

当然,在发挥上述某些优点的同时,往往需要损失写入速率,但这并不大碍于DVD-RAM的整体性能优势。那么,导致DVD-RAM失利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缺乏对DVD-ROM的兼容性造成的。

要知道,当前市场上有大量的DVD-ROM光驱和DVD影碟机流行,如果DVD-RAM光盘不能在这些机器中的大多数顺利读取,消费者势必会更加青睐兼容性很强的DVD+R/RW或DVD-R/RW阵营,而厂商自然也会纷纷倒向能迎合消费者胃口的技术标准阵营。这使得DVD-RAM阵营不仅没有吸引更多厂商的参预进来,而且其三大创始成员中的两家厂商发生了动摇甚至完全放弃:Toshiba放弃了将DVD-RAM推广到PC领域的努力;Hitachi与LG的光存储部门合并后将这一担子放在了新成立的HLDS公司肩上,目前LG中国公司倒是对DVD-RAM表现出一定的信心;只剩下Panasonic对DVD-RAM在PC领域的应用还表现得非常坚定。

在新一轮的价格战下,如今刻录速度达到顶级16X、并且同时支持“DVD+R/RW”和“DVD-R/RW”两种DVD刻录标准的DVD刻录机,普遍开始以399元兜售。而这个价位将很可能是DVD刻录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一个临界点,因此也标志着DVD刻录技术可擦写标准之争基本划上了句号:主流刻录机同时兼容DVD-RW和DVD+RW两种标准(即Dual型),而问世最早、优点颇多的DVD-RAM则剩下只由一两家厂商支持(国内市场目前只有LG提供同时支持“+”、“-”和DVD-RAM的Super-Multi机型),几乎已经宣告了它在主流市场上的失败。

6.RAMBUS内存败北

Rambus公司创建于1990年三月,创始人是两位博士: Mike Farmwald和Mark Horowitz。很多精通计算机硬件系统架构的人都知道,从技术上讲目前Rambus公司的Direct Rambus DRAM(简称DR DRAM)仍然是最理想的计算机内存类型,然而9年前开始的一场争斗让Rambus败下阵来。失败的原因也许怪不得别人,主要还是Rambus自己,但是失望的是很多技术迷。

在Pentium III时代,人们已经注意到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前,整体性能受到内存性能的严重制约。内存性能有两方面,分别是内存延迟和内存带宽,这两方面RDRAM都是比较领先的产品。为了把Pentium4打造成新一代性能均衡的PC系统,英特尔在1996年就看中了Rambus内存势,并与之签约,共同开发并致力于将DDR DRAM发展成为一项广泛承认的标准规范,合同规定英特尔在1998年后的Pentium4芯片组中全面支持Rambus。

当时除了DR DRAM之外,业界还在考虑的内存类型包括SDRAM和DDR。在1997年的微处理器论坛上英特尔和Rambus公司宣布将会于1999年联手将DR DRAM技术投放市场。出于考虑英特尔在PC领域的影响力,很多内存厂商和PC公司都认为DR DRAM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当时,以威盛(VIA)等为代表的中国台湾厂商联盟更倾向于PC133的SDRAM。

好事多磨,DR DRAM的制造工艺以一直不过关,无法量产,一直拖到了1999年Pentium 4推出之时也没能解决。而且祸不单行,支持DR DRAM和Pentium 4的英特尔i820芯片组在前后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严重缺陷。恰在此时,威盛推出了Apollo Pro133芯片组,性能表现不亚于当时英特尔i820+DR DRAM的搭配。紧接着硒统(SIS)推出630芯片组支持PC133内存。这些芯片组的成功推出迅速启动了PC133 SDRAM的市场。

2000年前后也正值IT环境极为不景气的时候,内存厂商原本就不愿意花费巨资购买DR DRAM的专利许可和重新购置生产设备,而改造原有设备生产PC133 SDRAM成了内存厂商的一致选择。当时只有三星一家还站在Rambus和英特尔一边,不过三星丝毫没有放慢生产PC133 SDRAM的步伐。

无奈之下,英特尔不得不推出支持PC133 SDRAM的i815芯片组。此后英特尔和Rambus为挽救DR DRAM又继续奋斗了一年多。直到2001年,英特尔决定彻底放弃DR DRAM。从此,Rambus被排除在PC工业界的主存类型之外。SDRAM之后的内存升级换代中,英特尔学会了尊重开放产业标准的规律,一步步地选择了DDR、DDRII。

我们今天仍然不得不承认,Rambus本应是计算机更好的内存搭档,然而却由于生产工艺不成熟就仓促上马,外加昂贵的专利技术背离了PC产业的开放法则,最终与我们无缘。这多么令人遗憾。

现在Rambus主要应用在游戏机、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中,以发挥其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2005年7月,Rambus与索尼签约,与著名的Cell处理器结成搭档,共同缔造索尼下一代梦幻游戏机游戏机PlayStation 3。这总算带给Rambus技术的支持者一点点欣慰,在PC上落败的Rambus也有了个一展才华的好归宿。

7.Infiniband

1999年8月InfiniBand协会成立标志着InfiniBand技术正式浮出水面,协会的主要成员是:英特尔、微软、康柏、戴尔、惠普、IBM和Sun。当时InfiniBand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连接技术(System I/O)被认为会形成席卷计算机产业革命的浪潮,现在却成为很少被大众关注的服务器互联技术。尽管InfiniBand仍然在生生不息地发展,却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InfiniBand代表计算机工业中串行通信技术和交换技术革命,用于取代原来的并行通信技术和总线技术。在成立InfiniBand前,以英特尔为代表的NGIO阵营与以IBM、HP为代表的FIO阵营各持己见,前者侧重于PC内部I/O总线的标准,后者侧重于服务器I/O标准和外部连接标准。两个阵营的相互妥协诞生了Infiniband,却也为Infiniband种下了祸根。

当时PCI总线已经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PC和服务器的性能发展。交换式的高速串行通讯技术InfiniBand确实是当时最理想的替代技术,至少从技术层面上讲InfiniBand是正确的。如果采用了InfiniBand,计算机将完全变成一种模块化的架构,任何扩展几乎都可以在机箱外部完成,灵活度和现在流行的USB相似,速度却比USB块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最高可达30GB/s。不仅如此,InfiniBand还可用于芯片间的互联和高速通信。当时芯片组普遍采用南北桥的架构,InfiniBand可以为南北桥之间提供高速连接。

此外,服务器之间、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InfiniBand直接连接。InfiniBand能够在许多服务器上共享I/O组件,有效地把网络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和服务器相连接,把以太网和光纤通道存域网两个网络基础架构集成在一起。刀片服务器的发展业绩希望于用InfiniBand进行互联互通。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InfiniBand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复杂性过高的问题,结果就是成本太高,而且影响效率――这点对带宽没有影响,但对于延迟有明显影响。

2002年,微软首先退出了InfiniBand协会,使得这一全新技术缺少了Windows的充分支持。2003年,Intel重新拾起自己原来的主张“NGIO”并更名为“3GIO”,也就是现在的PCI-Express。在InfiniBand失去微软的支持后,PCI-Express因为与原有PCI标准兼容而具有软件兼容性方面的优势,因此更容易被业界接受。同时,PCI-Express因为用途单一而比InfiniBand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紧接着HP也退出了,只剩下戴尔、IBM和Sun继续支持InfiniBand。

最终,PCI-Express成为了PC内部I/O总线的标准。而InfiniBand则成为一个开放标准的服务器和存储的集群架构,也用于嵌入式领域。InfiniBand现在仍然很重要,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这个代表新一代I/O技术的天才儿童被太多的期望和使命压垮了。

8.折翼的“蝴蝶”键盘

“蝴蝶(Butterfly)”的故事就像是一本教科书。它的设计是那么惊艳,以至于作为一款失败的产品还被列为笔记本电脑史上的经典。直至今天,看到它时,你还会被那蝶翼中蕴含的那种创意而震憾。

在笔记本电脑史上广为传颂的“蝴蝶”大名是IBM ThinkPad 701C,它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键盘:在亚笔记本电脑中有一个全尺寸键盘,这个键盘是可折叠的,当笔记本电脑打开时就像一对翅膀附在两侧,让笔记本电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翩翩起舞的蝴蝶。

当“蝴蝶”诞生时,它的玉照出现在无数杂志的封面上,获得的奖项足以写满3页纸,人们掀起了一阵“蝴蝶”热潮,IBM PC因此赢得了大量关注和媒体报导。

然而“蝴蝶”在工业化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惊妙完美的设计成了制造厂的一场恶梦。另一处致命伤是,当“蝴蝶”比预期晚了半年多推出时,笔记本电脑正转向奔腾处理器和更大的显示器,而“蝴蝶”小小的身子中因为散热问题而不得不使用486,除了过时的处理器,10.4英寸的显示器也让人觉得太小了。于是IBM采取了当时可以采取的惟一措施:停止订购零部件、降低价格、清除库存。

在亚笔记本电脑发展过程的尝试中,“蝴蝶”是一个高峰。因造型优雅、构思精妙而可以永久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的“蝴蝶”在充分表明高科技产品同样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并不是每种天才性的创新都会有完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