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冷水鱼好销老年人热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冷水鱼好销老年人热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徽省休宁县板桥乡全境山高林茂,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山泉资源丰富,泉流四季温度在5~12℃之间。在纯净水质与清凉气候的润泽下,这里特产一种珍稀美味——板桥冷水鱼。板桥冷水鱼早在南宋时就开始养殖了,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冷水鱼因终年少见阳光,生活在海拔300~800米的清冽流动山涧低温水流中,以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植物为食,按照传统自然方式养殖,鱼体通透,体色乌黑,故又称“板桥黑鲩”。板桥冷水鱼因终年在低温下生存,养殖密度极低,生长速度很慢,一年生长量不足0.5千克,从鱼苗长成2千克成鱼至少需要5年时间,故此非常珍稀。

从休宁县城向西1小时车程,便至“泉水养鱼第一村”板桥乡徐源村。放眼望去,只见位于半山腰的零星人家房前屋后、溪涧河边,都有用石块砌筑的池塘。涉过一条小溪,在一位六十多岁胡姓老汉屋旁,笔者见到了传说中的冷水鱼。冷水鱼池挖得很深,水面离地面一般有一两米,四周用青石工工整整地垒砌成岸坝,铺设的台阶从岸边一级一级延伸到水边。水池面积仅为一张乒乓球桌大小,石塘上空,郁郁葱葱的徽杉和葡萄藤架枝叶繁茂,能避免阳光直射,常年荫翳。鱼儿休憩的深凼上方用树枝草帘或低藤植被遮盖,池水清澈见底更显幽静。石塘巧借地势引溪涧上游泉流,利用落差颇似穿针引线般让溪流徐徐打着漩涡注入塘内,进水口对面青石码堆的岸坝上有若干刻意留下的孔洞外通山溪,石塘底部本身也有泉眼渗出,使雨季来临山涧丰水时鱼塘水盈自然溢出,时刻处于“活水流入,活水流出”的交替更迭吐故纳新状态,塘内终年保持两尺高水位。池塘中,二十多条尺余长脊背黝黑的冷水鱼老江湖般从容摆尾游弋,见游客已经习以为常,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更有一大群活力无限的小鱼如影相随,池鱼叠人影,野趣横自生。

在徐源村,穿村而过的小溪两边密布沿溪而建的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鱼塘,塘内放养着几十条至上百条冷水鱼,据村干部介绍,全村52户人家,家家有鱼塘,有的一家甚至建有三四口塘。他还对笔者说,先人建塘的初衷是用于防火消灾,后来才把水塘利用起来养几条鱼,供自家过年时食用。由于养在流动山泉水里的鱼只喂苦荬菜、野草、水草等自然野生植物,绝不用饲料,加上养殖冷水鱼技术简单,当地水质好、水温低,鱼不容易生病,通常放进100条鱼苗,捞出100条成鱼,100%都能成活。以10平方米小塘为例,5年后最高产鱼75千克,由于鱼的生长周期长,一般每千克售价在140元以上,减去成本,最少能净赚三四千元。板桥乡乡长汪佩玲对笔者说,山区山多地少水源丰富,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老人从事冷水鱼养殖,无需花大力气便能实现增收致富。板桥乡冷水鱼养殖户由2012年初的231户,增加到现在的410户,养殖鱼塘面积达四十余亩,年产冷水鱼数十吨。休宁县其他乡镇的村民纷纷效仿,目前全县已发展冷水鱼养殖户三千五百多个、冷水鱼塘四千多口,养殖户年纯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由于生长缓慢、周期长,冷水鱼的寿命相当长,当地个别村民把养鱼和养猫养狗一样对待,对鱼也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从不轻易捕捞。板桥乡梓坞村73岁的汪红珠家中至今还养有一条25千克重的冷水“鱼王”,这条“鱼王”已经四十多岁,身长1.2米,四年前,一个江西游客出价8000元,软磨硬泡想要买走“鱼王”,汪阿姨不为所动,坚决拒绝,现在“鱼王”成了村中一景,游客来了总要慕名看看它。

冷水鱼营养丰富,是富含硒元素的绝佳绿色食品,具有抵抗衰老、软化血管、益肠明目等特殊功效。物以稀为贵,现在板桥冷水鱼有了名气,市场畅销,于是有人浑水摸鱼,用“洗澡鱼”来扰乱市场。山民们说,“洗澡鱼”是少数人急功近利,从山外买鱼放到塘中,养一年半载就冒充“冷水鱼”高价卖出。如此造成冷水鱼的品质大打折扣,买鱼的顾客也无法辨别真伪。但是“洗澡鱼”短期内无法使脊背变深黑,因为山区泉水多含矿物质,只有长年累月才可造成鱼脊变色。为保证板桥冷水鱼的品牌生命力,板桥乡技术人员在包装上使用二维码,从水利修复到鱼塘建设,从鱼苗采购、喂食到成鱼销售等,将全程养殖数据进行登记整理,形成一整套冷水鱼数据库,并与网站进行数据口对接,顾客买鱼时,只需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器对着包装上的二维码图案轻轻一扫,便可看到所购鱼的原产地等详细信息。

鱼好也要会吆喝。为做大冷水鱼与休闲生态旅游产业,休宁县正在着力打造中国休闲养生之都,通过举办“赏呈村花海,尝板桥冷水鱼”民间烹饪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冷水鱼的品牌效应。如今,休宁大山里的冷水鱼声名远播,已游进上海滩、杭州湾、南京城,点缀着都市人的假日盛宴。

作者声明: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上网、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作者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邮政局三孝口中投25#信箱 邮编: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