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州古城区非控保古建筑修复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州古城区非控保古建筑修复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使苏州古城传统风貌较为完好保存,非控保古建筑的修复保护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古建筑的现状问题,指出非控保古建筑修复保护原则,并结合实际提出非控保古建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构思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非控保;古建筑;修复保护;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生命与历史,苏州古城和古建筑,是构成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传基因”,只有加强古城保护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完整保护古城机理和风貌。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建筑文化的命脉,是保持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记载的古城,仍旧在当年的城址上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布局,这在全世界的古城中是罕见的。千百年来,小街小巷一直是与苏州古城相生相伴的“血脉”,如今苏州古城区仍有小街小巷一千一百二十五条,居住着古城十三万户、三十九万居民,大部分老公房年久失修,房屋设施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每天早上都可以遇到白头发的老人出门倒马桶。还有是遍布全市的小巷内的古建筑中租住的外来人员,为了生活尽自己所能经营各种营生。有的在小巷内开小吃店、有的在门口摆菜摊、有的推车在小巷内卖水果、有的回收废品把古建筑作为堆场仓库,幽静的小巷成为了中转站,破坏了姑苏小巷原有的秀美幽静。这些人为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建筑的损害速度,有些一两百年的历史房子更是已风烛残年,经不起折腾,如果没有有利的措施进行抢救的话,说坏就坏。政府的维修资金很难照顾到这些非控保古建筑,目前市辖区常住人口407.4万。两次普查的10年时间,年平均增长率为4.93%。这样的增长无疑会给古城保护和城市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和冲击。

苏州的非控保古建筑大都是传统建筑形式,它们是用传统材料,被传统工艺技术营造出来,也是靠传统维修技术保存下来的。传统工艺技术也是古建筑的价值的组成部分。现代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同样应该首选传统技术,它仍旧应该是延长古建筑寿命的主要技术手段。只有在传统技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可以选择现代技术做一种补充。不能希望用现代化技术来替代传统工艺。

一、非控保古建筑的修复保护原则

1、尽可能保存原物的原则。

在文物保护法有“五原”的执行法则,即:建筑物原来的造型;原来的结构法式;原来的构件质地和原来的制作工艺。同样针对这些古建筑也是适用的,如果是保持一座建筑群的原状,还应该增加一条,就是必须保持原来建筑时期或历史形成的健康的内部环境与周围环境的面貌。

2、最少干预的原则。

最少干预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普遍原则,所有的维修都只是针对建筑的残损,消除隐患,绝不可以随意扩大维修的范围。苏州古城区的古建筑大量是木结构建筑,是尽可能少的干预可以指为了保护和修复木结构遗存而进行的必要的整体或部分拆卸和重新组装。应把古建筑看作一个整体:所有组成部分,包括结构构件、镶嵌板材、挡风板、屋顶、地板、门窗等都应给予同等的重视。原则上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古迹现有遗存。保护范围应该同时包括外表面,如涂层、油漆、墻纸等。

3、首选和传承传统工艺技术的原则。

对建筑风貌一般、质量较差,应该采取更新的保护方式,即按传统风貌改造或重建。按其原有风貌特征进行修缮、改造,立面、屋顶等建筑外观尽量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重建建筑尽量利用原有材料和构件,建筑形式应符合苏州地方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特征,严禁使用铝合金、瓷砖、卷闸门等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的建筑材料。非控保古建筑中的一些危、旧房和严重障碍性建筑以及因道路、河道局部拓宽,需要拆除的建筑。对于新建建筑特别注意体量、层数、色彩与整体的协调,外貌上要与左右旧建筑一致,保证古街古巷的原有风貌,保持了街区的原真性。

二、非控保古建筑可持续开发的对策研究

1、功能转换与结构整合

目前苏州古城区历史街区通过功能重新定位有山塘街、平江路,这些改造相当成功,成为古城的旅游名片,目前还在改造中的桃花坞大街;这些改造主要是针对具有历史古迹或者是依托历史名人风流才子唐寅的桃花坞大街;而针对一千多条古街巷中的非控保古建筑,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商业街定位,特别是针对商业区比较近的街区,进行整体改造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提高商业在整条街区中的比重。对原沿街居住的原住居民进行动迁,将传统民居改造为旅游商业所用,使古街巷的功能发生相应改变,重新焕发生命力。

2、建筑功能置换和完善

老城区街巷内绝大多数建筑外部采用保留或者修缮的方法,大规模的功能置换则必不可免。保持传统的空间格局,按照保留改造的要求进行试点,城市的格局、古建筑进行了保留;对古建筑内的卫生设施进行改造,使老城区告别马桶时代,改造古街区的排污管道等等;另外政府通过古城区居住人口总量控制,对古城区及古建筑居住的外来人员进行普查和有计划的外迁,对确实来苏参加城市建设和服务性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建议政府在古城区开辟新的居住点,而不是无组织地让他们居住在古城区的老街巷的古建筑内。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搞好古城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

3、扩大非控保古建筑保护面

如果只保护控保建筑,对那些非控保古建筑全都拆了,就等于中断历史,而且对古城区的原貌也是破坏,因此需要保留和修复非控保古建筑,以传承历史文化。对于古建筑等级的评定也相应有了更严格更科学的评定等级,对应等级的建筑也有了更为完善的保护措施,希望我们不要再犯“好东西多了就不珍惜”的错误,这些古建筑就像是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一旦毁了,就真的没有了。

4、引入商业运作模式

将商业运作引入到非控保古建筑可持续开发利用,来学习上海新天地石库门改造的成功案例,以政府为主体,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改变了苏州非控保古建筑原有的居住功能,将苏州传统的民居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结合起来,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商业、娱乐、住宅等于一体。使这些街区不仅仅是一个展现苏州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而且是领略苏州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一方面是让古街巷重现历史的商业氛围;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经济的因素,让历史街区繁荣之后,再继续考虑加强保护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护非控保古建筑维修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荫昶: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利用——以北海珠海路、中山路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3(3):10

[2] 黄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刍议──以昆明文明街的改造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245

[3] 沈福煦:重在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保护与建设管理[J],时代建筑,1998(3):84

[4] 李保峰,张卫宁:租界建筑的保护和更新——由武汉租界建筑状况所想到的[J],新建筑,1999(6):18

[5]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王丽梅(项目主持)(1970~),女,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工程造价教学工作。李兰芳、杨惠芬,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苏州市2013年社科课题,课题编号:2013SKL02JZ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