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竞争引入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竞争引入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把竞争引入课堂是现代教学的新理念,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竞争;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模式,并且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把竞争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竞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作用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精心分配竞赛小组,制定评分规则

合作是竞争的前提,课前教师要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展开学习上的竞争。为了体现竞争的公平,分组要遵循优劣差的原则,各小组综合实力相当,小组长由组内成员决定,可轮流担任,也可推选,一组就是一个竞争单位。小组的优劣由组内所有成员承担。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是得分的主要项目。例如,历史课的教学需要学生的记忆和背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背诵历史知识的平台,并设定合理的评分标准,准确流畅,完全正确加五分,稍有重复但完全正确加四分,能背出主要的知识点并且正确加三分。为了公平公正,各小组交换小组长检查。

二、精心设计竞赛内容,体现竞争的实效性

注重实效性是竞赛应遵循的原则,所以在实际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保证做到以下两点:

1.学生是历史课堂上展开竞争的主体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把竞争引入初中历史课堂,首先要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指导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达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局面。导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反馈,巩固提高是它的设计原则,促进学生学习间的竞争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它的设计宗旨。

以“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为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1)文字的演变;(2)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的成就;(3)诗人屈原。就这三方面内容,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小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展开小组间的竞争。

任务一:猜字游戏。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第一部分文字的演变,随后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一些类似字体的符号,让学生猜意思,比一比哪一组猜对的多。课文中出现了“马”字不同的字体,教师将其打印在卡片上,打乱顺序,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排好序。

任务二:成果展示。让学生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然后大屏幕出示相关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表格填充题,答题可通过小组间成员的合作完成,但板书人由其他小组成员决定,之后全班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答案,评出最优秀小组。

任务三:开展“我最了解屈原”的活动。学生通过预习课文第三部分,诗人屈原,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写出一篇关于屈原的小短文,各小组派代表读小组文章,最后评出最优秀的文章。

任务四:个人竞争。开展“本节课我最棒”活动,激发学生的个人竞争意识,屏幕出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通过抢答和笔试两种方式,评选出本节课的前三名予以个人加分奖励。在以上四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由于竞争机制的介入,所有的学生都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2.教师是历史课堂上展开竞争的主导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导学案教学模式为例,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编写导学案,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又要体现它的实效性,每课时的设计都要遵循“十六字教学方针”,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开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难题,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最后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对学生间开展的竞争与合作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小组内的讨论和小组间的竞争应该是课堂思辨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与小组间的竞争协作,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增强了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效力的信心。

总之,把竞争引入历史教学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从“苦学的地狱”带入了“乐学的天堂”。

参考文献:

[1]林忠奇.在初中历史课上运用小组合作团队竞赛[J].学周刊:B,2012(9):122.

[2]陈春梅.对初中历史“主体性自由竞赛教学法”的认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