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联系生活场景巧解修辞疑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名家名篇很多语言凝练、典雅,如阳春白雪之曲,令人心情舒畅激荡,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深入品味这些经典名篇还是颇有难度的。许多我们认为精彩的句子往往是学生的疑难点。我认为,如果恰当引用生活中的例子,正好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名家之作的妙处。
下面我就以朱自清名作《春》为范本,从联系生活场景、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深入品味语言的角度来对选入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这篇课文进行解读。
一、贬词褒用
例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共和着。”
本句的“卖弄”一词采用了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从感彩上看,词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之分。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类词都必须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但是,某些褒义词和贬义词(包括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感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很大变化的。褒词贬用常见,多用于讽刺;贬词褒用虽不常见,但却更具表现力,用得妥当,就会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从而让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不少学生难以理解这种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我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妹妹穿着美丽的裙子,卖弄着刚学会的舞步,非常可爱。”然后问学生:这句中“卖弄”是在批评小妹妹呢,还是在称赞小妹妹呢?学生马上回答是在赞美小妹妹的可爱,我又问:把“卖弄”换成“走”,句子变为:“小妹妹穿着美丽的裙子,走着刚学会的舞步,非常可爱。”哪一句更好?学生立刻回答:上一句更好,因为“卖弄”仿佛让人看到了小妹妹夸张地扭来扭去的可爱的姿态,更加形象生动。到这一步,回到课文体会鸟儿的“卖弄”基本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使用“卖弄”更令人感觉出鸟儿的快活和叫声的清脆、响亮,也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二、拟人
例句:“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谓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的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效果,同时还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本句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因春天未到而急切的盼望之情。
有的同学难以领会这一句式表达的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父亲曾许诺周末给你买一件你梦想已久的礼物,到了周末,你一定会很期待父亲的归来,你觉得是“父亲走进家门”,还是“父亲来了,父亲的脚步近了”,更能表现你对父亲到来的期盼、激动的心情?学生回答:当然选后一句。此时我让学生再造一两个类似的句式,学生对课文中句式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不再只是流于形式了。
三、倒装
例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本句采用了倒装句中定语后置的修辞手法。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定语后置往往是为了突出它,因而能使句子节奏更明快、更简洁有力,可变长句为短句,有时还可以起到强调、补充作用。在本句中,“嫩嫩的、绿绿的”由起修饰作用的定语变成了判断作用的谓语,强调的意味更为明显。
有些学生不太能理解:“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用在句末?我从生活中找例子,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哪一句的表达更传神:第一句“小妹妹白白胖胖的小手真可爱”,第二句“小妹妹的手白白的、胖胖的,真可爱”。学生立刻发现第二句表达方式更佳。同理,再来看课文中的例句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比喻
例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本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本句中,通过“酝酿”一词准确地写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烈的感觉。
一些学生觉得“酝酿”一词在这里并不显得有什么高明之处。我就从学生生活实际体验入手提问:“酝酿本来是指酿酒的发酵过程,你们家里酿酒需要什么原料呢?”学生回答:“有水、糯米、酒曲等等。”我又问:“这些原料在酒坛里酝酿之后,还是原来的味道吗?”学生回答:“当然不是了,酿出来的可是浓浓的酒味。”我说:“这就对了,课文中所说的那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之后,也都不会只是原来的味道,而是一种全新的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的味道,有的人这辈子都不一定能闻到这种味道,因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学生的思绪也就打开了。
《春》一文的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读起来耐人寻味,使人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作为一篇好的写景文章,它的成功源于多种写景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成功的描写则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这些细致的观察又源于作者对大自然、
对生活的热爱。作者以情生文,所以这篇课文才产生了物外之趣并把如此热烈美好的情感传递给了我们。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多联系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张莉莎.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策略探讨.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