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潘祖荫故居(中路后半部及东路)维修整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潘祖荫故居(中路后半部及东路)维修整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苏州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历史街区内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岁月的变迁,历史建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过时,急需保护修缮更新,使之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生”。应当说这类实践在古城已经相当普遍,但目前相关的研究尚欠系统性和完整性。潘祖荫故居维修整治是针对苏州古城各保护等级的旧建筑改造进行研究。一方面实现科技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共同促进。一方面寻求如何更好地保护旧建筑的各种方法,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干预,还包括宣传、教育、管理等一切为保存文物古迹所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更侧重于建筑的更新实践,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同时延续其原有文脉,唤起人们心中的“城市记忆”。通过这两方面案例的总结分析,试图完善国内关于地域建筑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理论。 全景图:

一、老宅的历史沧桑

潘祖荫(1830―1890),光绪年间官至太子太保、军机大臣。酷爱金石,宅内所藏国之珍宝西周盂鼎、克鼎,抗战时期日寇搜索未果,1951年由潘氏后裔捐赠国家。潘祖荫故居坐落在平江河西侧幽静的南石子街,包括几个大宅院和现已废弃的苏州床单厂招待所。

走进潘祖荫故居,庭院深深,狭长的备弄连接着一户又一户人家。三路五进的格局仍在。昔日的跑马楼下、走廊里盖起了房子,与旧宅连通,陆续住进48户居民。

老宅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它住过显赫的大户人家,藏过国宝,经历过兵燹,又曾经成为工厂,成为宿舍,成为旅馆;老宅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在城市居民大量增加的时候,它一次又一次成为安置居民的场所。

潘宅东路,苏州床单厂招待所已经搬离。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满地瓦砾。昔日的花园建满了房屋,依稀可以辨认出废弃的厂房、食堂……招待所的主楼上红漆斑驳,落满尘埃,还能看出老宅骑楼的模样。而中路和西路,由于被几十户人家分割,旧貌已经很难辨识。

二、工程概况:

潘宅设计基于老宅特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片区保护规划为指导,将老宅的保护与改造目标定位于目前国内酒店业的新兴产业――精品酒店,结合老宅独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区位开发优势等打造具有独特品质和吸引力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精品酒店。

在建筑改造过程中以保护为主,去伪存真。拆除后期加建建筑,根据测绘图对本体进行修缮、复原,重现了潘祖荫故居的原貌。潘祖荫故居有的南北合璧的建筑风格以及其特有的收藏文化,在引入新功能的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潘祖荫故居原为苏州床单厂招待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五进,此次维修整治工程范围为东路及中路后半部,修缮的内容包括中路攀古楼、走马楼、东路第四进书斋;恢复复原的内容包括东路花厅、船舫及花园水池、东路第二进、过楼、东路第五进、廊等部分;新建东路消防水池、附房。

三、设计特点:

1、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整的恢复其历史风貌。设计之初先后走访了潘祖荫的后代和故居内的老居民,组织专家挖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严格遵照1958年著名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对潘祖荫故居的测绘图纸和所拍照片为设计蓝本,以修旧如旧、保留其真的原则进行修缮。

2、修缮和后期利用设计同步,后期的功能设施在修缮中一步到位。维修设计工作一展开,后期利用的内装设计就同步跟上。修缮设计在不违反古建筑保护的法律规程的基础上,尽可能考虑后期的功能需要,提前确定相关功能空间,给排水管道及设施、强电弱电管道及设施,在图纸中予以明确。

3、防火防雷设计与保护古建风貌权衡考虑。在古建筑修缮和现代规范产生冲突时,活用规范,积极和相关部门沟

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4、引入新材料和新节能技术,大幅度提高古建筑的节

能效果和舒适性。工程中除东路第一进竹山堂,在每幢建筑地下都设置了地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房设于西路二期用房中,可供整个建筑一、二层使用;屋面均采用了黑金刚(KK)无机不燃保温材料。木门窗采用了5+6+5中空玻璃、内部隔断运用保温隔音材料等等。

四、结构专业设计主要特点

1、结构体系

苏州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潘宅工程为既有建筑改扩建工程,结构设计尽量考虑原有结构及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小对既有建筑的影响。由于原有建筑资料不全,因此,设计前应查明原有房屋的结构体系及材料性能,查明原有房屋的抗震缝位置及宽度,查明基础埋深,尺寸及配筋,查明现有房屋的平面布置,梁柱截面,混凝土等级,梁柱配筋等情况,并对原有房屋进行安全性鉴定及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提出房屋改造的多种可行性方案供业主选择。

2、基础

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以杂填土为持力层并进行注浆处理。地基土压密注浆布孔间距为1.0mx1.0m,孔径为50mm, 成孔深度6.5m。平面施工顺序:先沿基础注浆,然后进行内部注浆加固,浆液的主要影响半径为 0.5m;浆液类型:浓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水:水泥重量比) 0.6:1。、垂向施工顺序:自下而上注入浆液;、注浆压力:外部围幕:0.1~0.3Mpa, 内部0.3~0.4Mpa,同时结合土层变化适当进行调整;注浆流量15-30L/min;注浆方法:先注外排孔,24h后再注内部孔,采用一隔一跳注、复注、间歇注相结合的方法;注浆应在垫层浇筑完成3天后进行,垫层厚度不小于200mm并应对周边进行封闭处理,且应预留注浆孔。总浆液注入率不小于总加固土体体积的15%。压密注浆顶标高为基础底面,要求加固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100Kpa/m2。

3、加固改造

加固改造工程往往历经多次改造且资料不全,加固改造设计前应对原有建筑现场踏勘并充分了解,进行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及可行性论证。加固改造设计是一个通过加固技术实现结构性能改善及构件承载力提高的整体方案,应该做到整体把握并重点突出,不应仅局限于构件承载力不足和构造不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改造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对新老规范及其原理深刻理解与把握,掌握各种加固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

五、给排水专业主要设计特点

1、生活用水

潘宅工程利用市政压力直供项目生活用水,卫生间热水采用分散式电热水器,运行控制灵活。卫生器具和配件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有关要求的产品。这些措施有利于节水节能。

室内给水主管均为埋地敷设,每处给水点再设支管翻出地面供给用水,有效避免管道重量作用于文保建筑结构上,有利于保护文保建筑的结构强度。

室内: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外:雨污水管网分开布置,雨水、污水分别排入市政预留检查井。雨污分流有利于保护古城区水体的环境保护。

2、消防给水

潘宅项目利用南北两路市政压力设置室内消防软管卷盘系统,软管卷盘箱内置灭火器;另外还利用景观水池储存水量供给室内喷淋用水,消防泵房内设置喷淋给水泵及其稳压装置;这两项措施提升了该文保建筑的火灾安全性能。

室内消防给水主管均为埋地敷设,每处软管卷盘单独出地面接管;喷淋系统则是设置一根小管径支管从地面翻出后伸至房间顶部控制给水供给少数几个喷淋头,这样就避免了大管径的喷淋管悬吊在房间顶部;这些措施都有效避免消防管道重量作用于文保建筑结构上,有利于保护文保建筑的结构强度。

六、电气专业设计主要特点

1、强电

潘宅工程的室外消防水量为25升/秒,消防设备用电按

三级负荷供电设计,自公变引来一路低压电源经计量后配电至终端。其它用电设备如空调、排水泵及照明等均属三级负荷。

工程电源进线采用1kV铠装电力电缆自附近公变/电缆

分支箱穿焊接钢管保护埋地进线。按供电部门要求,计量箱设置在配电间内,配电干线采用放射式。计量表箱电源进线处设防火灾漏电保护。电表采用脉冲电表,表箱内应预留远程自动抄表装置表位。

考虑到本工程为控保古建筑,周围都是民宅,经由当地

供电部门协商考虑,根据供电部门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本工程建筑面积为2531.66平方米,用电量按三相190kW设计。

户内按平面分隔预留吸顶灯座及电源插座,卫生间插座

设单独配电回路.所有出线回路均设置有漏电保护功能。

为了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电气专用房间的增设,

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和走向等都需要仔细考虑,本次设计中改造原先部分走道便于公变进线处设置配电间。

2、弱电

潘宅工程为文物古建筑,设置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

于消防联动,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同时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工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二级保护对象设防,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形式。值班室内应设置集中报警控制器及联

动盘,具体设置如下:

按规范设置感烟,感温等探测器;同时设置手动报警按

钮及声光报警装置,消防设备采用总线制控制模块与多线制控制(如消防喷淋泵)相结合的联动方式。

制造厂应按消防部门要求进行现场联动编程,并对整个

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负责(供应,调试,验收)。

通信进线由电信部门电信网络直埋引入,配电间预留进

线套管,过墙处穿管保护。有限电视网络由广电部门设计施工,配电间预留进线套管,过墙处穿管保护。

七、结语

在苏州市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苏州设计研究院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和良好的人员配备,为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出可行性策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苏州古城的建设,同时也拓展了业务水平,提高了公司的综合实力。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工作和维修整治,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砖雕的花纹、窗户的式样、用材,都保证了原汁原味,潘祖荫故居拂去尘埃,将其深邃的历史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潘祖荫故居(中路后半部及东路维修整治项目荣获2014年7月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