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俗传统文化活动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吴玉华 黄亮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1.基本概述
1.1南安镇基本概况南安镇位于江西南部,大庾岭北麓,章水河畔,北纬25°24′,东经114°21′31″,是大余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纯客家镇,人口8万多,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建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统一全国后,东与大余县黄龙镇交界,南与广东南雄交界,西与大余县浮江乡交界,北与江西崇义县相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镇。
1.2南安镇清泉坊基本概况“罗汉舞”的发源地在南安镇清泉坊。清泉坊是大余历史悠久的街坊之一,位于大余老城东面,沿城墙,旁章水,近郊外,纵横交错的巷路,两边座落着格式不一的古民宅,忠烈牌坊、贞节牌坊、祭祀牌坊等竖立在坊路口,两座雄雌石狮在坊口左右对峙。清泉坊以井水清净、甘甜享有盛名,所以取名“清泉”,至今色味不变,久旱不干。这一带水井甚多,有“百步设井”之称。有水井处必设关帝庙守护(据说是怕龙泉被邪魔破坏),而中心井旁的关帝庙则成了清泉坊民众宗教祭祀的活动中心。
2.南安“罗汉舞”形成的历史渊源及丰富内涵
2.1产生的背景南安“罗汉舞”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正值新旧朝代交替、战争频繁、局势动荡。《大庾县志》载:“兵荒至,里井空虚”。清初,清兵南下,屡犯南安郡城,当时清朝贵族实行“大兵一到,尽行屠戮”等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到处烧杀抢掠。人民死的死,逃的逃,大余城十室九空。人祸使人民苟延残喘,不懂人情的天灾又同时降临,干旱连年,田地龟裂,赤地千里,人民吃野菜、树皮,甚至吃观音土(一种泥土)来延缓死亡。许多老人小孩在饥嗷中死去,饥殍载道,瘟疫流行(瘟疫是指黄肿病。该病是全身发肿,四肢无力的营养缺乏症),《大庾县志》载:“斗米千钱,道相望”,真实记载了该历史时期的悲惨情景。战争与饥饿给大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大余人口锐减,因此,人们产生了迫切发展人口的心理。但面对社会动荡的现实,人们感到绝望,在走投无路之际,为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便狂热地寄希望于宗教神灵,希望有一个安定的局面,找到人丁兴旺的出路,用幻想的幸福来消磨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南安“罗汉舞”就是在祈神求子这种精神支配下产生和形成的。
2.2美好的传说有关“罗汉舞”的渊源民间流传有一故事,说古时南安镇清泉坊世居着吕、张两大姓。吕家多子家贫,而张家多女富庶。两家虽互为邻居,却常在重大节日时互相抬杠。一年春节,张家叫女婿用元宝垫桌子吃年饭,而吕家则叫众儿子用肩扛桌吃饭。后有和事佬出来调解,两家不计前嫌,每逢节日必出节目,敲锣打鼓模仿原来情景。由于他们的祖先信奉大肚罗汉,敬罗汉以求多生子,所以称为“罗汉舞”。“罗汉舞”初期就是由吕张两家凑合起舞的,一向有“吕家的罗汉头,张家的罗汉崽”之说。
2.3丰富的内涵南安“罗汉舞”是一种祈神求子的祭祀。据说唐朝时,佛家与道家相争信徒。佛家为了争取妇女信佛,特塑了一个女菩萨像,即观音像,和一个大肚罗汉十八子像来吸引妇女,意思是说,天上都有女神,你们何不信佛?信佛者会得到大肚罗汉神那么多的子孙,所以后来妇女们也步入佛教庙宇朝拜,并设观音菩萨和大肚罗汉十八子像在家虔敬,以求人丁兴旺。南安“罗汉舞”就是根据上述内容创作演变而成。人们期望通过罗汉上门送子的舞蹈形式,以示多育之兆。
3.南安“罗汉舞”活动内容与程序
3.1南安“罗汉舞”活动内容
3.1.1南安“罗汉舞”表演内容南安“罗汉舞”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表演内容分罗汉头表演、罗汉崽表演、人体重叠造型三部分。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二十多个角色表演(罗汉崽可多可少,根据表演规模大小而定,少则一二十人,多则四五十人),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多为姿态性和模拟性的动作,如“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表演可归纳为:行走似老人,举手挥佛尘,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据“罗汉舞”第四代传人吕世龙说我们人类是猴子与神仙交媾而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足见这种夫妻关系。如其中有猴子与罗汉头碰臀交媾的情节与动作。罗汉崽表演的基本动作是来自民间儿童杂技。表现罗汉崽从天庭降到人间这段神话情节,运用了“打风车”、“倒立走”、“腾空翻”等单人动作及“双狗对爬”、“高车滴水”、“牛屎滚团”双人配合动作,这些动作表现了罗汉崽生龙活虎、精灵好动的气质和性格。其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人体运动惯力,特别是“双狗对爬”、“高车滴水”、“牛屎滚团”双人动作要求配合协调,力度均衡,惯性适度,动作连贯迅速,否则“松架”。人体重叠组合的造型艺术是该舞的精彩及高潮部分,如“搭牌坊”、“观音坐莲”、“罗汉下井”、“骑马回朝”,都是人体重叠这个动作造塑而成,人叠人,人拉人,纵横组合,力量与技巧相融,更是奇险无比。各种造型皆以人的伏、仰、卧、立、拉、骑、支等动作造型组合而成,神形兼备,令人惊心动魄。这些造型艺术在形象上逼真生动,既有古老宗教神话虚幻的意境,又有人间现实生活的情趣,既是生动活泼,热热闹闹的场面,又有和平宁静、庄严肃穆的空间感。
3.1.2南安“罗汉舞”伴奏音乐与服饰南安“罗汉舞”音乐伴奏是民间打击乐,虽较简单,但有固定的节奏鼓点。一为“碎鼓”,来自民间卖艺的“闹台”属于快板鼓点节奏;一为“堂鼓”,是舞中运用较多的鼓点,节奏稍疏,适合动作表演。在音色上低音较浓,采用打鼓、大锣、大钹各一面,声音坚实浑厚,给人古朴粗野的感觉。在力度上有强有弱,节奏疏密得当,在情绪上有热烈与舒展、紧张与休闲的对比。这些都与表演风格联系密切,大大丰富了艺术形象。罗汉头戴大罗汉面具,穿黑布便裤,腰系用白布袋内垫谷壳或芦花制成的“腹臀包”,再穿上深咖啡色绸缎长和尚服,外套淡蓝色绸缎背褂,穿黑布沿白边的短腰靴,靴头缀红绒球;猴子画猴脸,戴猴帽,穿土黄底咖啡色图案的无领对襟上衣,加披肩,灯笼裤,黑布沿白边便鞋;罗汉崽头戴花褐色棉布圆顶帽,穿一套褐色和尚服,灯笼裤,黑布沿白边便鞋。
3.2南安“罗汉舞”活动程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罗汉舞的表演期。大年初一,先要举行请神仪式,罗汉舞的表演者穿好服饰,备好道具到关帝庙前集中请神,由一老者主持执事:用黄泥碗盛满井水,双手奉献在关帝庙台上,并用一双竹筷在碗面上架个十字,以示请神灵消灾治邪(传说表演者被爆竹烧伤,涂上此水即可消除疼痛),这时鞭炮齐鸣,各家贡上三牲肉食,插香点烛,跪拜叩头。仪式结束,罗汉队和龙灯队、花灯队从关帝庙出来,在灯笼、旌旗引导下,浩浩荡荡沿街行走,围观者充街塞巷,家家烧香膜拜,谓之“迎神”。大年初二,罗汉舞按发帖的先后次序到各家表演。由小灯笼和旌旗在前引路,相随两对大灯笼,两对花灯,后面是打击乐队,罗汉队,龙灯队,沿途的群众则烧香“迎神”。表演时,因罗汉是神,所以在表演程序上形成了必须先跳罗汉舞后舞龙灯的习惯。俗称舞罗汉是送喜(即送崽),舞龙灯是麒麟送子,这些都表现了当时民众求子心切的愿望。罗汉舞表演时,主人家要备足鞭炮,在四角鸣放,硝烟弥漫,据说罗汉崽是踏着祥云(硝烟)降到人间的,爆竹放得越多越灵。这时罗汉头罩面具,扮肥硕体态、大腹便便,隆起臀部,似孕妇状,走着老人步,跳着“捧腹”“捧臀”与猴子交媾等动作。然后罗汉头“抖袋”播崽,小罗汉遍布人间。舞蹈风趣幽默,罗汉头稳健慈祥。罗汉崽的的动作都是一组组结构严谨、编排严密的叠罗汉动作,活泼可爱,虎虎有生气,表演场面壮观独特,形象生动,高潮迭起。表演完毕,主人会封送红包,礼金优厚,特别是结婚多年不育者或家无男丁者,礼金更为丰厚,表示对神灵的虔敬,以求添丁。
4.南安“罗汉舞”的复兴与发展
南安“罗汉舞”,始于明末,在清代逐渐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到清末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大余县南安镇客家人春节、元宵节最受欢迎的民间活动。但建国后时断时续,曾一度禁演,在时代变迁中几度濒临失传。“”破四旧给“罗汉舞”带来毁灭性破坏。当时,”罗汉舞“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一些道具也全部销毁。“”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化部门支持下,年近五旬的吕世龙成为“罗汉舞”第四代传人,1981年,大余县举行了一次全县的民俗艺术表演。由吕世龙组织排练表演的“罗汉舞”引起全县轰动;随后在党和政府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重视的环境下,“罗汉舞”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为了让“罗汉舞”得到更大发展,大余县文化局拿出1万多元经费为节目准备原汁原味的服饰和道具。2006年,大余县成功组织了40人表演大型的南安“罗汉舞”。2007年6月,由大余县文化馆牵头,在吕世龙与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以当地梅关中学为依托,组成南安“罗汉舞”表演队,成功大规模复排南安“罗汉舞”。复排后的南安“罗汉舞”在该县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上大放异彩,成为此次表演最成功的节目。2007年12月,“罗汉舞”参加赣州民间民俗演出,成为南安镇标志性民俗文艺表演项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南安“罗汉舞”入选赣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开始,每逢重大节假日,大余县文化馆都组织进行罗汉舞巡回表演,受到了大余县人民的广泛欢迎。南安“罗汉舞”这一来自民间的舞蹈在失传多年后又重新大放异彩。
5.南安“罗汉舞”的文化保护传承价值
5.1客家文化研究价值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源于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它深深地扎根于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客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活化石”。南安“罗汉舞”是最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表达了南安客家人在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祈神求子追求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虽然这种祈求人丁兴旺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逐渐淡化,但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依然清晰可见。所以“罗汉舞”的保护传承对研究赣南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2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罗汉舞”是一项集健身性、艺术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靠民间老艺人身传口授的方式,在实践表演中让下一代学习掌握这项祖辈传下的技艺,使表演艺术一代一代往下传。南安“罗汉舞”是由舞蹈与民间打击乐配合的群体性民俗体育舞蹈,对于道具、伴奏音乐和表演技艺要求都很高,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目前能够懂得“罗汉舞”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急需通过表演活动发现、培养新一代民间艺人,把道具、伴奏音乐和表演技艺传承下来。所以说开展“罗汉舞”活动,能有效推动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3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价值“罗汉舞”表演活动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在大余南安镇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罗汉舞”的表演期,每逢表演活动时,方园几十里的人们,就会相互转告并携老扶幼,纷纷来到表演的地点,饶有兴趣地观看,其目的就是为了娱乐和休闲。“罗汉舞”表演一招一式都是力量与技巧的展示,表演者必须加强体魄锻炼和技巧训练,对表演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一种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方式。“罗汉舞”惊险高难的艺术造型和罗汉崽“健、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高超技艺,以及罗汉头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们在参与和观赏活动中实现自我娱乐的心理满足,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又促进了民众身心健康。
5.4学校体育教育价值“罗汉舞”作为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具有显著的健身、表演、娱乐、审美、教育等功能,是学校开设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很好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有利于打造学校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特色,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性化。既能使学生在动作技能、意志力、身体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还能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使客家传统民俗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
5.5旅游开发价值在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中,南安“罗汉舞”是最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具有很强的娱乐观赏性,可以以此打造出具有客家传统民俗体育品牌效应的旅游热点。“罗汉舞”以民族的独特性、原生性、健身娱乐性符合了现代旅游者的心理,将体育活动的“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了旅游的空间,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把南安“罗汉舞”民俗体育资源纳入赣南旅游资源开发,既娱乐了游客,丰富了旅游资源,同时,又为旅游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可以有效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传统民俗体育保护的“双赢”,并且对开发和利用客家传统民俗体育资源本身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结束语
南安“罗汉舞”是大余南安客家人优秀的民间体育舞蹈,表达了人们祈神求子,期盼人丁兴旺,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表演风趣、幽默,融宗教文化、体育技巧、音乐舞蹈表演艺术于一体,是典型的客家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安“罗汉舞”应该在当今全民健身运动和旅游开发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其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对促进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当地旅游开发,丰富客家文化内涵,弘扬民俗体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