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马古盐道 72小时徒步记 藏匿在千亩石林中的旷世奇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马古盐道 72小时徒步记 藏匿在千亩石林中的旷世奇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一次的徒步线路来源于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报道――《丰都意外发现千亩石林》,这则消息激发起了我们去走一走的冲动。不过,这趟徒步之旅刚开始时,却有了更大的意外之喜――发现了藏匿在野草荆棘之中的红马古盐道。

行走在这条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僻远古道之上,幽深峡谷、擎天石柱、千亩石林、辽阔草场和神秘洞穴相继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徒步线路:重庆彭水棣棠乡东羊角大峡谷石笋寺湛家坪寨门沙坪村盖梨坪灵山石林溶洞七棚子古驿站遗址都督乡

路程:35公里

队伍:6人

历时:3天

方式:背包徒步穿越、攀爬、探洞

线路背景:红马古道曾经是古巴国产盐重镇郁山连接丰都长江口岸的盐茶陆地运输道,它承载着彭水郁山经济兴衰的重任。沿途点缀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寿星石像的传说、隐秘的寺庙、一柱擎天的石笋险峰、寨门天堑、高山草场和石林溶洞,更有古风犹存的盐道驿站。

难度指数

体能指数

风景指数

危险指数

一次前途未卜的徒步之旅

2015年年初的一个深夜,突然接到驴行老友“螃蟹”的电话,他告诉我当天的报纸上登载了一则让我绝对感兴趣的新闻。新闻报道说,央视的外景拍摄组和重庆的探险队在彭水和丰都交界的灵山山脉中发现了千亩以上的高山石林和一处神秘洞穴……听到这个消息,很久没出行的我一阵激动,“还是老友好啊,知道我之所急,通知其他几个朋友,约一下时间,争取早点成行吧!”

没过多久,“螃蟹”、“寒冰”、“梧桐雨”、“珍爱”、“倩雪”和我共计6人背着露营徒步装备便从主城乘车出发,来到了彭水棣棠乡。大家按着预先制定好的线路,朝着丰都都督乡灵山方向开始了一次前途未卜的徒步穿越之旅。

走过横跨棣棠河的简易铁架桥,顺着盘山小道前行。只见竹林遍布山野,间或可以看见农舍的瓦房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翻过一道竹海山梁,队伍又下到了平静的棣棠河边。顺着河岸弯曲的道路,逐步进入到瓦段山的峡谷地带。抬头仰望,只见两岸山岭高耸,直插云霄,气势逼人。

谷底狭长,耕地稀少,山腰上的庄稼地如同悬挂在半空。行进不到2个小时,眼前出现一条上山的岔道。问了附近的老乡,才知道这是以前翻越瓦段山的捷径――红马古盐道。彭水的瓦段山本是与丰都的灵山一脉相连,但因其险峻,现在除了附近的乡民偶尔上山采摘些野山味,几乎没人走了,道路估计早已被茅草荆棘所掩盖。

“是沿着峡谷走平坦的盐道还是翻过这座不知底细的山岭呢?”我自己也有些困惑,于是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七嘴八舌地商议一番,也没有结果。最后老练的“寒冰”说了一句管用的话:“刚才那个老乡的意思,最早的红马古盐道是要翻越瓦段山,作为资深驴友,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有难度的挑战,去找寻一下那条最古老的路才对。”大家立刻心照不宣地听从了“寒冰”的建议。

沿着那条未知的岔道一路上行,越往前走石梯周边越是荒芜,草渐渐已经深过膝盖,走到后来,草已经超过我们的身高,我们不得不用双臂扒开草丛前行。幸好垭口不算太高,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翻过了垭口。但下行的路却更加艰难,很多石梯已经损坏和倾斜,几乎无法立足。路侧边就是悬崖深谷,如不踩稳就会滑落下去。我们只有紧贴石壁,用登山杖拄地,一步一歇地往下移动。费了近1小时的时间,众人才重新下到峡谷主道上,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我们已经达到灵山地界了,沿着东羊角大峡谷的河水行进,转过一道又一道的曲折弯道,峡谷两侧的岩壁越来越高耸,山势也越来越狭窄紧逼,抬头仰望,触目惊心。碧蓝的天空窄得如同一条飘带向前延伸。行不到20分钟,一座巨大的屏障阻挡在我们面前,隐约可见一条盘旋而上的道路朝着高不见顶的灵山层层叠叠延伸而上,如接天际。

探石笋古寺,独登石笋险道

沿着山路盘旋往上,每走过一个弯道,视野就开阔一层,四周奇异的山峰亦随着我们上升的脚步,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这时,走在最前面的“螃蟹”指着我们右侧的山岭,面露惊奇。只见一面笔直的绝壁之上,矗立着一根高达200米的独立石柱,酷似一根冲天直上的石笋。石柱底部是一个巨大的石鼓,并且有着一圈一圈的纹饰,清晰如刻。从侧面望去,石柱身形逶迤,好似一尊俯卧的石狮。如果从正面看去,又仿佛变成了一低头梳妆的仙女头像。在石笋顶端茂密的树丛中,隐约可见一个木制结构的房顶,那就是远近闻名的石笋寺。

大家立即决定前往一探究竟,可没走多久,就发现想到达石笋寺不是那么容易。一条破损不堪的小道沿山脊延伸上去,道路狭窄奇险,两侧陡壁渊深。这时,众人不约而同地打起了退堂鼓,唯有强驴“螃蟹”决定来个铤而走险。

“螃蟹”精简了自己的装备,仅仅挎了个腰包,就小心翼翼地攀行而上,站在原地的我们看到他不时用手触地,以掌握平衡。不一会儿,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云际的薄雾之中,只剩下原地着急等待结果的我们。差不多30分钟后,探路者勇敢的身影才重新出现在我们视野里,不过“螃蟹”的脸和手已经被山顶的风冻透了,彤红彤红的。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以后,他向我们述说起在上面看到的大致情况。

石笋寺外观保存得比较完好,里面的石像近年来也修复了近10尊。由于庙宇地势险峻,平常来的香客非常稀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依稀见到香火。上山途中最险的地方是一处临近悬崖的通道,本来有一棵古木依崖而生,可以作为依靠,但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砍伐掉了,只剩下一截树桩。他经过那里时,被悬空的崖壁惊出了一身冷汗。

末尾他告诉大家,当他站在崖顶向更高处眺望时,发现一个处于云端之上的村落,那个村落被一群红白相间的奇特石群所包围。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我们推算了村落和奇特石群的大致方位,一个想法亦在我们心底萌发:说不定这片奇特石群就是之前新闻里报道的那片新近发现的千亩石林。

沿着原路一路小心翼翼地下行,回到了原来的红马古盐道上,我们朝着更高处的云上村落行进。在翻越山梁的大垭口时,一处巨大的残缺石堡立在路的一侧。从石堡和崖壁上残留的痕迹可以看出,这以前是一个圆拱形的门洞,GPS显示此处为“寨门”。从寨门一侧的崖壁往下t望,深渊之下,整个东羊角大峡谷的风貌尽收眼底。

误闯石林迷宫,意外获知神秘洞穴

过了寨门,我们朝着先前“螃蟹”眺望到的云上村落方向快步前进,毕竟天色已晚。可是,想快却快不起来,全是向上的山坡,顺着山行盘旋,越往上行,气温越低,路面的水洼里结起了冰,岩壁上也可以看见粗大的冰柱。紧赶慢赶地抵达村落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我们只得在一户姓唐的农家旁边扎下营来,主人告诉我们,这个村落叫沙坪村。

一夜风雪,清晨醒来从帐篷探出头来,营地周边已经是白茫茫一片。此时,雪已经停了,四周寂静无声。大家开始商量之后的具体行程。“螃蟹”用手机翻出那篇新闻报道,环看四周,对比了新闻里的照片,很确定地说:“这里就是那片千亩石林了。”于是,接下来的行程就是穿越石林。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朝沙坪村后山一条坎坷不平的机耕道走去。沿路山高谷深,漫山遍野的奇石镶嵌在农家烟叶地上,形成无数的缝隙凹槽,远远看去,白褐相间的奇石如同条条挂在渔网上面的鱼,栩栩如生。

机耕路走到了尽头,顺着一条石阶小道,下到一处狭长的谷地,但到了谷地的最深处,却被一片茂密的森林阻挡了去路。此时天空又飘起了雪花,正当大家无路可走的时候,“寒冰”发现这片森林实际上是生长在一片巨大的石林间隙中,而在石林的间隙里有着一个前人留下的山间通道,不过现在被一些荒草所掩盖。

“寒冰”是野山探路的高手,他用竹棍挑开荆棘遮挡着的巨石缝隙,一条狭窄的通道展现在大家的眼前,6人鱼贯而入。通道阴暗无光,我们只有打开手电或头灯,道路崎岖难行,如同进入了一个迷宫。不久,走在最前面的“寒冰”突然转过身告诉我们:“糟了,我们迷路了!”环看四周,我们又回到了之前经过的一棵枯树前。虽然有GPS定位,知道方向和位置,却找不到具体的路径。正当我们准备顺着原路退回的时候,机灵的“倩雪”在一块形状如巨斧的奇石下面发现了一个圆形的穿洞。穿洞高不及1米,我们只能压低身子匍匐而过,在穿洞的另一边,一条笔直的小道通往半山腰。

沿着小道走出石林,才发现外面是一片宽阔的草场。不远处有一栋破旧的木屋,屋顶的烟囱此时正飘着袅袅青烟,想来有人正在里面烧火做饭。脚步声和喧哗声惊动了家主人,他走出来有些吃惊地看着这群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主人叫罗本文,土生土长的都督乡人,祖上曾以狩猎为生,这个小木屋就是他在山里牧羊时的临时居所。当他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之后,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到屋里。

围着火炉取暖,老罗给我们讲起了一段往事: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追赶被刺伤的野猪,无意中闯入一个神秘的洞穴。按道理说,他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周围的奇石洞穴众多,本应见多不怪了。但令他震惊的是,这些年来他每去一次那个洞穴,发现里面形状各异的“动物”奇石都会变化。

好奇劲再一次征服了我们,在吃了老罗为我们准备的烤土豆、老腊肉和新鲜野伞菌后,大家就起身跟着老罗去探索那个神秘的洞穴。

探旷世奇洞,惊艳天然地宫

队伍悄无声息地走过草地,当穿过一片形状怪异的石林后,一道巨大的石壁出现在众人眼前。石壁之下有个扁窄的洞口,冒着白色的雾气。这就是老罗口中的神秘洞穴了。

洞口非常隐蔽,似乎曾经坍塌过,不注意观察几乎看不出来。洞口扁如鳄鱼嘴,只能容一个人匍匐而进。我们脱下装备,先一人净身进洞,然后在洞口接下其余人的装备后,我们才依次进洞。进洞后是一个倾斜的下坡,最开始,通道非常狭窄,但越往里走,空间越宽敞。老罗手持强光电筒为我们引路,话语很少,看上去像是怕惊动洞内的主人似的。一路下行,直到低处宽敞的大厅,只见周围廊柱环绕,高高柱立的石钟乳整齐地排列着。大厅的中间立着一座高大的佛塔,塔壁上镶满守护罗汉一样的石花,层层叠叠,精巧别致。厅顶垂挂着样式各异的“吊灯”,如钟如伞如鱼如爪……地面则是朵朵盛开的石莲花,与“吊灯”相映成趣。

再往里走又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地上生长着大大小小好些石笋。通道尽头一片空旷,有水声响起。原来前面有一个深渊,强光手电也照不见底,一条暗河从石缝间悬挂而下,形成洞内瀑布。深渊旁边靠着岩壁有一圈天然栈道,环绕而过。栈道薄如脆饼,下面的瀑布飞流直下,回声如同闷雷,此情此景,是人都会胆战心惊。

老罗终于开口了,他说起了一个故事:相传“南极寿星”的石像曾经出现在这个深渊的另一头,寿星老人故意留下一道奇险无比的栈道,考验人的诚心和勇气。只有胆大心诚的人才敢走过栈道,见到真神,得到长生不老的祝福。以前有人找到这个洞,壮着胆子试图过栈道,但走到中间心中发虚,浑身颤抖,险些掉入深渊,抓着崖边一棵“石树”才捡回一条性命。

挑战栈道的重任自然又交给了胆大的“螃蟹”。大家把灯光齐聚在栈道的崖壁上,只见他身子紧贴石壁,手指紧抠凸凹的石\或石缝,脚下也是试探着移步。空气似乎都已经凝固了,大家屏住呼吸不敢眨一下眼睛,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幸运的是,石栈道虽然很薄,但坚硬稳固。不到1分钟的时间,“螃蟹”便移动到了对岸。他独自一人进入到了神秘的内庭,一切又寂静下来。

不久,只见“螃蟹”的灯光又出现了,他快速折回到大家面前。不等我们说话,他就把用手机拍到的景象展示给我们看。原来对岸的那个洞庭也和这边的门厅大小相似,石壁上也是梁柱罗列,奇石嶙峋,但最奇特的是石厅中间的石像。大家一看照片都震惊了:一个披着披风的长发“侠客”正在对视一只巨大的雄鹰。特别是石鹰的嘴型惟妙惟肖,极其传神。“倩雪”叫出来:“这不就是《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大侠和他的雕吗?”大家也异口同声地惊叹起来。

老罗仔细看了看照片,若有所思地说:“石鹰后面有两道竖立的门柱,这应该就是老人们说的出现过寿星石像的地方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有点小兴奋,毕竟传说能见到“南极寿星”石像,都会长生不老。

不过,虽然有意外收获,大家还是决定不能在洞中滞留太久,抓紧时间寻路出洞。洞外雪已停歇,但群山早已是一片苍茫洁白。暮色渐渐降临,告别了为我们辛苦带路的老罗,大家只得不顾疲劳,沿着来路返回沙坪村。

遇耄耋老妪,怀古七棚子驿站

翌日,告别沙坪村淳朴的乡亲,我们踏上去往都督乡的道路。雪后的路面非常湿滑,需要大家牵手而行。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走,大家终于下到谷底。偶遇一位80多岁的老妇人,她告诉我们脚下的路正是红马古盐道的都督段,历史上有名的七棚子驿站就在这段古道上。

随后,老妇人带着我们来到一处残存的建筑基座前,说这里就是以前七棚子驿站的遗迹。只见几根古旧的木桩残存在屋基上,上面依稀残留着雕花,纹路非常精细。传说当年唐朝被贬太子李承乾的护卫马卦经在此处结庐而居。起初,唐太宗要求马馗涸鸨;ず美畛星的性命安全,但太子被贬郁山之后,忧郁过度,过早离世。马睾ε卤惶宗问责治罪,就逃到都督的玉龙天坑的溶洞中躲藏。期间,他和太子的丫鬟可心产生爱恋之情,也携之一同躲藏。后来唐高宗李治大赦天下后,又迁居七棚子修建了吊脚楼,雕梁画栋,承继了巴国遗风。但好景不长,有一次马匦可心到附近的马囟淬逶。从此消失无踪……后人为追念马兀就在他七棚子的居住地修建马孛恚也叫八角庙,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庙的遗址。

告别老妇人,经过一座山形酷似睡佛的灵台山,众人就到了这次行程的终点都督乡。坐在返城的汽车,看着车外景致随汽车一路奔驰,我们这才惊觉已经从历史的隧道深处与大自然璀璨的迷宫中回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