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树立县城土地利用的园林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树立县城土地利用的园林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汉阴县为例,简述了县城土地利用生态现状,分析了制约县城土地生态利用的因素,探讨了拓展县城国土绿化的意义及思路。要树立园林城市意识;提高县城土地园林规划设计水准;构建县城植物多样性与合理群落;彰显县城自然文化特色。

【关键词】县城;土地利用园林意识

园林花木在城市中担负着清新空气、美化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园林城市是今后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汉阴县城土地规划利用中,要树立园林城市意识,根据汉阴县城“一湖两岸”不同的功能分区,在县城土地规划利用上,通过扩大道路花木、广场园林、小区园林、民居花园、单位园林、公园绿化面积,将森林花卉引入县城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提高县城生态品位。全面建设“陕南宜居园林县城”。

一、县城土地利用生态现状

1、汉阴县土地利用概况

汉阴县地处陕南,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系横贯全县东西,汉江、月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国土面积134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用地229公顷。2009年耕地保有量5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1.69亩,森林覆盖率达57.6%,总人口29.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8万人、城市人口3.2万人),属典型农业县。全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

2、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情况

为优化县城土地利用,构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汉阴把打造山水园林县城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以城区绿化为重点,加快月河川道、316国道沿线绿化步伐。一是抓好县城北部龙岗园林绿化。依托退耕还林,以菩萨泉景区为中心,按照生态、经济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合理布局的原则,投资600万元,建成退耕还林示范点1005亩,完成千步梯和水窖等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园内植被茂密,鸟语果香、曲径通幽,已成为居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二是城南开发与绿化并举。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加强现有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加快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在省级大木坝森林公园投资近800余万元先期开发了凤凰山庄、龙寨沟等部分景点,突出绿化美化,大力培育农家乐等服务行业。三是加大城区治污力度。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加大县城穿境河流——月河的治污力度,竣工投入使用的一号、二号截流坝打造出的人工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沙鸥翔集,形成了天然的山水美景。四是城区绿化因地制宜。南区开发坚持绿化与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到哪里,新建的凤凰大道、凤凰广场和文化广场采取乔灌草相结合,新建绿草坪2万平方米,栽植桂花、紫薇等名贵树种200余株,绿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北区绿化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扩大林木覆盖面,栽植香樟、紫荆、桂花和垂柳等名贵树种2万株,对北城街、环城路、广场路等主要街道实施全段绿化,对背街小巷宜绿化路段绿化近10公里,面积达5万平方米;滨河世纪花园、憩园小区等新建居民小区绿化率均达30%以上,城区2.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达8.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汉阴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陕西省园林县城”等称号。

二、制约县城土地生态利用的因素

汉阴县在国土生态利用方面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制约县城土地生态利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汉阴县人口增长快,1986年人口有26.65万人,1996年人口增长到28.28万人,2009年人口达29.88万人。人口与耕地矛盾逐年加剧,人口密集的地方耕地少,耕地较多的地方人口少。建设用地需求日渐增大,且主要集中在人多地少,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月河川道地区耕地数量减少幅度大于山区。

2、县城土地利用生态结构不尽合理

县城绿地规模不大,林份质量不高,林木蓄积量少,花卉利用效益差,绿地重植轻养。国土生态规划缺乏超前意识。现有的《汉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汉阴县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2006年)》已经届满,难以适应县城国土开发、“城镇靓县”、园林旅游的要求;《汉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草案)》正在修编之中,县城生态绿化规划设计面积不大,亟待调整、更新、充实、完善,建议方案超前,在未来20年不落后。

三、加强国土绿化的深远意义

1、珍惜土地,造福人民

土地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汉阴人口增长,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耕地减少的趋势,有效预防土地资源破坏现象,务实解决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珍惜土地、绿化国土、持续发展、造福民众,意义重大而深远。

2、绿化国土,生态文明

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协调部门、产业、居民间的用地矛盾,务必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国土绿化区域布局,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有计划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整治、绿化和保护,使汉阴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汉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四、拓展县城国土绿化的思路

1、提高县城土地园林规划设计水准

县城花木不应局限于视觉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县城绿化的生态效益。花木作为县城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县城园林绿化应成为县城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县城土地园林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土地规划与利用,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县城土地园林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县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县城花木规划布局,有效协调县城居民与环境的融合;根据县城气候、土地要求,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搞好县城土地绿化系统规划设计,提出县城功能区花木土地面积分配、树种配置规划方案。

(1)园林花木在县城中担负着清新空气、靓化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园林之城是今后国土利用、人类宜居的方向。建议汉阴在县城土地规划利用上,要拓展园林绿化思路,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旅游景区为契机,巩固“省级园林县城”成果,全面建设“陕南宜居园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