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硬新闻“软着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硬新闻“软着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党报发行量呈逐年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作为党报主体的硬新闻可读性及亲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及亲和力,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党报讲究宣传艺术应当做好的一项工作。

一、新闻报道表达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硬新闻“软着陆”,不是指内容上尽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变动中挖掘软性内容,而是指通过报道形式的改进,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及亲和力。硬新闻“软着陆”的关键不是讲究辞藻如何华丽、语言如何生动,而是要改变板着面孔说话的方式,采用平民视角,用具体、平实的话语,与读者进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

在现代社会,读者不仅希望媒体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多元信息,而且希望在愉悦中接受信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8年11月―2009年1月对“北京居民读报情况和读报意愿”的调查显示,“看它是否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已成为读者在自费订阅或购买一张报纸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因此,党报硬新闻不仅要在选材上从读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在表达方式上也必须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按读者喜欢的“口味”“做菜”。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固有的思维方式,导致在硬新闻的写作上仍存在着一些毛病,如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用得太多,传者高高在上、动辄站出来讲话等等,使得文章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二、新闻标题当以读者为主体

标题是新闻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读者在阅读新闻之前,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标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闻媒体的丰富,读者不可能详细阅读每份报纸上的每一条新闻,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读者”在逐渐增多。“先浏览一遍标题,再选有兴趣的看”是当前读者阅读报纸的基本习惯。改进标题的视角,让读者成为标题的主体,增强可读性和亲和力,已成为报纸参与竞争、锁定读者的最重要的筹码之一。

报道的内容不同,使读者成为标题主体的方法也不同。当题材本身讲述的就是读者自己的故事或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具有很明显的贴近性,读者自然成为标题的主体。

美国传播学者VanDijk认为,新闻话语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新闻的主题往往通过标题表达和显现出来。标题是报道内容和传者观点立场的集中反映,传者只要选择读者自己的故事或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作为题材,就很容易做到标题以读者为主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中秋卖剩的月饼哪去了》、《购票不忙退票忙》等。

在题材受限的情况下,可选取适当的角度,千方百计使读者成为标题的主体。

三、新闻话语要具体化平实化

1.话语不具体、不平实是硬新闻缺乏可读性的症结所在。要改变这种情况,作者必须与读者真诚合作、平等对话,密切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需求。目前读者读报不满意的,主要是以下方面:

言之无物。如一些新闻导语常这样写:“某某地区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项工作基本就绪。”“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努力”、“基本就绪”都是抽象层次比较高的字词,读者读了以后不知所云。

套话连篇。如一写到人多,就是“人流如潮”、“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一写到工作进展,就是“初见成效”、“成效显著”、“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是这类词不能用,用得太多,就成了套话、空话,使得整个报道模式化。

高高在上。动辄“应该怎么怎么”、“要怎么怎么”,一副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

2.慎用抽象层次高的字词。新闻中常使用的抽象层次较高的字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概括性比较强的名词,如“民主、集中、爱国主义”等,一类是副词和在抽象意义上使用的形容词(如“红”在指事物的颜色时是具体形象的,指革命或政治觉悟高时则是抽象的)。抽象层次越高,忽略的细节越多,字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联系越不直接,指代的事物越不具体,透过语言世界看清现实世界越不容易;且抽象层次高的字词用得过多,还会给整篇文章蒙上浓郁的主观色彩。

3.抓取细节、进行解释。以抽象层次低的字词为主、慎用抽象层次高的字词,只是新闻走向具体化、平实化的第一步,要使新闻真正可看、可听、可触、可感,至少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用具体语言呈现典型细节、典型场面。在强调以抽象层次低的字词为主的同时,必须注意不能把新闻变成流水账似的现象罗列,否则就会淡化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其次,用抽象层次低的字词解释说明抽象层次高的字词。提倡多用抽象层次低的字词,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抽象层次高的字词,但抽象层次高的字词在运用时须遵循一个原则:必须与抽象层次低的字词配合使用,或对前面抽象层次低的字词进行总结,或后面用抽象层次低的字词解释说明。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也反作用于内容。好的内容只有用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起到好的传播效果。党报硬新闻在坚持内容必读的基础上,应当通过“软着陆”,增强形式上的可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读者所接受。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