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因的生意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因的生意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因测序市场究竟有多火,我们已找不到任何一个词语去形容,据统计,仅中国,从事基因领域的相关企业就有超过600家。一则消息显示,就连从事软件开发的苹果、微软、IBM等国际巨头,居然也开始将业务触及到基因领域。

我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目前已有几百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仅这三地的企业就已约占到全国企业80%以上,且这些企业大部分属初创型企业,大多以有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的企业为主。

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因测序领域融资热度排名前十的公司融资总额就已超过16亿人民币,华大、百迈客、伯豪生物、燃石医学均融资在1亿以上,抢占基因测序市场,市场竞争也逐渐走向白热化。

如今,搭上淘宝、微信等网络渠道,传统印象中主要用于科研及医学领域的基因检测,正转向大众市场,成为极具互联网属性的流行消费。单次服务消费在数百元至数万元之间,庞大的市场前景也使热钱涌向基因检测行业。

寻找一种能够打动更多人的应用

霍永鹏是深圳精准拓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两年前,合伙人找到他想进军精准医疗。在对多家基因检测公司做了大量调研之后,他发现,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和市场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但市面上对基因检测的销售都以电话营销、体检机构代销等比较低端的方式进行。于是,他和合伙人投资了几千万元成立公司,其中建了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生命科学馆,专门用声光电等技术形象科普精准医疗的应用。

事实上,基因检测只是一种检测的工具,如果没有后续新药研发、治疗、干预做支持的话,基因检测只作为入口的价值存在。一脉基因CEO郝向稳表示,基因检测是获取自身信息的手段,但是用户最终想要的是一种针对健康的服务或者解决方案。仅仅提供信息是不够的,有的人觉得检测了不能改变也是徒增烦恼。如果没有后续配套服务,这个产业做不起来。

提供后续服务的公司需要和基因检测公司结合,所以市面上基因检测公司出现了分化,有些仅仅在提供检测,提供生命数据,有些则在对接检测后的服务,如检测后的精准体检,海外医疗,以及靶向药研发等。

高特佳投资集团合伙人王海蛟表示,很多人都想通过基因检测早点预知可能的疾病,现在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精力在肿瘤检测上,各个企业研究方向基本一致,也就是病种量大,适用范围更广的疾病检测。从基因科技的角度来看,各家公司目前都站在起点上,跑得快的最多跑了半步,市场太广阔了,现在就是看谁能跑到终点。

或许整个行业都在寻找一种能够打动更多人的应用,有人说是在肿瘤和癌症领域,有人说是在遗传病领域,有人说在基因大数据开启的新药研发领域,但这些都是今后几年的赛道而已。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对话》中说,我们希望十年之内全中国人民都能做基因检测,个人全基因组并不神秘,就跟现在人手一个手机一样,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基因组测序技术会从每个人自身开始,影响并改变你的生老病死。这种“知过去、明未来”的个人全基因组测序,可以被称为阅读生命的天书技术。但是,对于这本天书,全基因组测序只是做到了阅读,而不是解读。全基因组检测最高的门槛不在于测序本身,而是对基因数据的处理和解读。

客观而言,消费者市场对基因检测产品还处于“冷淡”状态。淘宝上各大基因公司的检测产品销售几乎都为零或个位数。

一家做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公司负责人表示,一般消费级公司每年做几千个样本就不错了,对于价格上万的全基因组测序产品,一年可能只有几百个样本。

现阶段,多数基因检测公司都没能通过销售检测产品实现盈利,更多靠融资烧钱,记者了解到,一些检测位点较多,成本较高的基因检测产品,每卖出一个就要亏一半。

“并不是基因检测技术没有达到,而是市场普及度太低了。”上述负责人说,现在基本是两类人在主动做基因检测,一类是高净值人群,想通过基因检测指导健康,另一类是乐于尝试新事物的高学历人群。

被“娱乐化”的基因检测

尽管消费者们对基因检测产品还相对陌生,但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应用产品。

比如,孕妈们想提前知道的远不只胎儿是否正常。她们中有人想预知宝宝性别,生产后又想知道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潜能天赋,与时俱进的基因产品满足了这些需求。

一家名为“XX香港基因检测”的机构,建立了预约公众号,并推送“7周透过母体静脉血液检测胎儿DNA是否存在Y染色体”的文章。加了工作人员小号后,你会得到“4000元一位”的答复。在国家明令禁止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背景下,微信沟通交易,寄血样或亲自赴香港做基因鉴定,成为买卖双方避开相关监管、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隐蔽之路。

时下流行的基因检测产品更方便,网购相关设备寄去唾液就能完成。国际上最早将基因检测带入老百姓生活的是美国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它通过展示血统混合情况,包括父系母系来自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的比例,将你的祖先划定在某个大陆的特定区域。位于深圳的WeGene个人遗传基因检测服务平台,正在做相似的事情。某中国男性的唾液样本,WeGene的祖源解读是69%南方汉族、10%北方汉族、7%壮族、1.5%东南亚、2.3%日本以及其他。检测结果还表明,该男子适合需要耐力的有氧运动如长距离游泳,因为他的无氧运动能力在100分戎荒艿34分,爆发力也刚过及格线,耐力和运动积极性却是85分以上的好成绩。

基因检测产品的宣传使其看上去“无所不能”。北京基云惠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脉基因”称,能从基因出发定制你的瘦身方案;北京的迪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则称,能从基因里找到你的皮肤一直没有光泽、不白、胶原蛋白少、皱纹多的对策;上海道拓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产品中,还有专门针对厌食、近视、肥胖等烦人的基因的测试。

基因甚至被当作拯救单身男女的神秘红娘。一年前,号称“中国最大严肃婚恋交友网”的“世纪佳缘”宣布,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开展“基因配对”计划,通过检测“性格基因”,帮助人们寻找最合适的另一半,解救“单身基因”携带者。如果你现在突然想领养一条狗,基因检测也有用武之地,看它有没有髌骨外翻、内分泌病、库欣氏综合征等可能,以确定它能健康地陪你生活多久。

这些基因检测服务,每项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基因检测及相关产业将形成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的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降低门槛,跑马圈地,投资变现

在这千亿元大蛋糕中,绝大多数指向诸如情商、才华天赋、身材管理等时髦的生活化话题,而非肿瘤、癌症等病理分析治疗。

“都是怎么怎么来,怎么逗逼怎么说。一句话,讨大家喜欢,跟名人炒话题差不多,围观的比购买的多很多。所以你看,开实体店的并不多。”国内某基因检测公司员工蔡先生说,现在,行内绝大部分大众化服务处于制造噱头的起步阶段。部分提供互联网化基因服务的公司,如WeGene等,亦在公司简介中坦诚强调:报告中的任何项目均不可用作临床用途。

一些明确“不可用作临床用途”的个性化基因检测通过互联网打开市场,这些基因检测产品的水准让人难以猜测,同样一个肥胖基因检测,市场报价从299元到2999元不等,消费者也无从判断检测报告是否靠谱。上文那家检测染色体辨别胎儿性别的“香港医院”,微信公众号认证主体是一家深圳的美妆公司。一位新入职基因检测公司的女网友则发微博感叹,没想到自己有穿上白大褂的一天。并无医学专业经历的她称,上岗前只经过简单的培训,熟悉公司产品名称,方便给消费者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专家曾公开表示:“基因检测绝对还不成熟,现在不是推广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未知数,性价比很低。”

尽管如此,资本的热情却相当高。据华大基因招股书,过去4年内,超过50家投资人为入股华大旗下的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共计投资超过72亿元。其他与基因检测技术有关的初创公司也不嗷竦萌谧剩2016年1月,吉凯基因宣布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天方创新Thorgene A轮获得深创投数千万元人民币;3月14日,基因检测设计平台iGeneTech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同一天,上市公司“西陇科学”宣布对美国基因检测公司Fulgent Therapeutics投资2256万美元,获后者15%股份;4月14日,星舰基因宣布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天使轮融资;5月,海普洛斯A轮融资5000万元人民币……

谷歌投资的23andMe是基因检测创业的先驱,2006年成立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仅完成了两年多。23andMe想用简单低价的方式,为普通人提供个性化信息,如家谱、遗传特征和健康状况。23andMe在初创阶段也遭受监管部门限制,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下令不得再根据客户的基因检测结果来提供个人健康信息(诸如某种疾病的潜在风险),直到两年多后重获许可高调回归――2015年年初,著名制药企业 Genentech 向 23andMe 注资 6000万美元,用于分享后者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基因组数据。

23andMe的成长逻辑正被中国的同行模仿学习着,近年兴起的一脉基因、360°基因、23魔方等互联网化基因检测产品中,有明显的23andMe影子:它们试图用平价个性的产品降低门槛,吸引用户建立强大数据库,再跑马圈地吸引投资变现。

它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活下来。业内人士称,整个行业并不稳定,基因检测专业化程度高,在有巨头领潮的前提下,技术与数据的突破不太可能出现在小公司,互联网渠道现在看上去是自由开放的,掺和进来就能起飞,但一旦监管收紧,没有几个公司能像23andMe那样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