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艺美术行业首次开展普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艺美术行业首次开展普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自2007年9月起,历时一年有余。这次普查,是根据《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2005]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采用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负责,与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协会(公司)共同协作完成的操作模式。

这次行业普查,从工艺美术经济和工艺美术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经济方面的普查,主要反映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整体的经济运行状况;而文化方面的普查,一是反映工艺美术品种的历史起源、传承人物、工艺技法、艺术特点、优秀作品等方面的发展与现状;二是反映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人数、企业数量、产业规模、结构状态、经营效益、存在的问题等综合情况;三是反映行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社会组织、专业教育、科研机构、馆藏设施、刊物网站等方面的社会资源情况。通过开展行业普查,旨在摸清行业家底、促进行业保护、推进行业发展,为研究制定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规划、为实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依据,为全行业、为社会公众、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普查工作在名誉理事长龚学平的关心下,在上海市经委的指导和协会理事会的领导下,以及市政府多个部门、19个区县经济委员会和统计局、相关社会团体、以及新老工艺美术行业内人士的热心支持帮助、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协会普查人员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除按计划完成了全国的普查指标,还对所收集的普查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并提出了本市工艺美术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目标。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在1995年编撰《上海二轻工业志》时曾进行过类似行业普查,据《工业志》记载,当时全市工艺美术行业共有企业190家,职工3.74万人,工业总产值10.42亿元。而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年底,全市工艺美术行业共有企业2072家,从业人员4.38万人,工业总产值312.54亿元,分别增加了9.9倍、0.17倍和29倍。

从两组数字比较,企业数增加了将近10倍,从业人员数没有明显增加,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从197人大幅度下降到21人。主要原因,众多民营企业取国有企业而代之,以更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而成为行业的主力军,从工业总产值大幅跃升足可证明这一点。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也存在共同的弱点,企业个体规模小,收入低、稳定性差,仍然习惯原来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观念保守、自我封闭的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的总体实力比较单薄,产品附加值不高,精品数量少,有些企业的生存状况还不容乐观,因此很难吸引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而调查表明,“生存困难”的产品与“发展良好”产品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后者拥有优秀的、勤奋的经营者,聚集了技艺出众的从业人员队伍,从而组建成一批集聚人气、经营有方的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共同发展。

上海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培养高地,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专业教育事业功不可没。上海工艺美术和相关专业教育规模高居全国之首,共有45所大专院校开设了84个相关专业院系,37所中专学校开设了47个专业。高等教育方面拥有专任教师i890名,其中正高级190名,副高级371名。在校生21100人。中等教育方面拥有专任教师401名,其中正高级4名,副高级54名。在校生10643人。但是“人才培养高地”的上海工艺美术行业没有成为真正的“人才高地”,从普查统计结果来看,本市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数、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人数和高级工艺美术师人数均大大落后于传统工艺美术强省(市),分别排列在第7位、第14位和第9位,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平均年龄63.5岁,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55.6岁;高级工艺美术师60.8岁,中级工艺美术师56.2岁,都已超过了从事这个行业的黄金年龄。上海工艺美术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上海相关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才断层问题已经出现,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既懂得工艺美术专业、又懂得市场运营的人才更是缺乏。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金融业和商业发达,服务门类齐全,特大型城市高成本、高水准、高消费所带来的是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将如何适应客观环境,是这次行业普查的最主要的课题之一。我们以“工艺美术制造业”、“珠宝首饰零售业”、“工艺品零售业”、“首饰、工艺品批发业”和“其他”作为行业分类的类别,得出各类别中企业数量比例,其中从事“工艺美术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仅占26.7%,高成本的客观因素不利于工艺美术制造业的发展,但上海拥有其他优越条件,如何扬长避短,寻找适合上海的产业模式,上海市政府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就是最好的答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优势,产业方向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经营模式由设计制作向创意产业、头脑公司转型,促进上海的工艺美术产业不断向前后延伸,通过发展围绕工艺美术产业的生产业,如中介、咨询、广告、设计、培训、会展来保证工艺美术产业本身更快地发展。比如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能够担此重任的城市不多,而一旦做成以后,则极大地提升了这个城市和相关产业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2006年上海市的钻石进出易额5.73亿美元和黄金交易1282.42吨、金额2045.5亿元的成果表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是上海工艺美术产业的正确抉择,从而实现上海工艺美术产业高端组合、引领时尚、创造国际潮流,不同内地争市场,要与列强争高下的远大目标。

上海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品种生存状况不尽相同,不可能要求每个(种)产品按同样的模式生存和发展,普查中了解到,比较有成效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保护:这类品种有文化传承、有辉煌历史、有社会价值,但很难再形成规模产业,比如“黄杨木雕”、“顾绣”、“绒绣”、“嘉定竹刻”、“象牙二雕刻”等,通过组建博物馆、研究所进行精品收藏、技艺研究和小规模培养接班人。

创新:许多生存状况良好的产品,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升级换代,通过品种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赋予传统产品新的生命力。比如通过品种创新的“琉璃工艺品”、“汉光瓷”,“墨影画”等;通过科技创新的“大汉精瓷”、“黑陶”等;通过功能创新的“珐琅(建筑装饰)工艺品”、“艺术铜门”等。

普及:经济效益不是工艺美术品种求得生存的唯一途径,有些品种以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获得良好发展。比如通过街道、社区、学校开展的“剪纸刻纸”、“软陶比赛”、“手工绒线编结”等群众性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得到普及和发展。

时尚:时尚不但指时尚消费,应该还包括时尚休闲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把欣赏、收藏、制作工艺美术品当作休闲方式的大有人在,发展成为时尚或流行的趋势明显。上海前几年“陶吧”、“玻璃吧”风靡一时,现在有“十字绣”,“绒绣”方兴未艾;至于印钮篆刻、剪纸刻纸、木雕竹刻、手绘草编等等,凡在家庭或办公场所能够完成制作过程的都有人一试身手。这样的发展方向也许最能体现工艺美术原始的本质。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要按照中央对上海提出的“两个率先”和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按照“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融入全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构想,从全球分工的角度结合上海自身发展空间,谋划符合上海经济、社会、文化的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格局。